《德國史:1918-2008》是201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瑪麗·弗爾布魯克。本書深入淺出地追溯了德國自1918年以來驚心動魄的社會、文化和政治動盪。
基本介紹
- 書名:德國史:1918-2008
- 頁數:399頁
- 裝幀:平裝
- 語言:簡體中文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2月19日)
開本: 16
ISBN: 7208104344, 9787208104341
條形碼: 9787208104341
尺寸: 24 x 16.8 x 2 cm
重量: 558 g
作者簡介
瑪麗·弗爾布魯克,倫敦大學學院德國史教授,曾任《德國史》雜誌的第一屆編委會成員、英國德國史學會主席。在德國歷史和比較歐洲歷史研究領域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德國簡史》(2004年第二版)、《兩個德國之解讀(1945-1990)》(2000年第二版)、《對專政的解析:東德內幕(1949-1989)》(1995年版)、《大屠殺之後的德意志民族認同》(1999年版)、《史學理論》(2002年版)、《人民的國家:從希特勒到昂納克的東德社會》(2005年版)。
內容簡介
瑪麗·弗爾布魯克編著的《德國史(1918-2008第3版)》包括魏瑪共和國的自我毀滅、納粹統治時期駭人聽聞的種族大屠殺和軍事侵略、冷戰時期以民族分裂為代價的別具一格的政治試驗,以及民主德國的崩潰和崩潰之後兩個德國於1990年在實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聯邦德國主導下的統一。不僅如此,本書還評述了冷戰結束後的德國歷史,認為直到今天德國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是一個分裂的民族,並探討了這種無形的分裂的原因。
《德國史(1918-2008第3版)》已出過兩版。在這個第三版中,作者做了大量的增補和修改。增改的重點,一是增加了20世紀早期歷史部分的篇幅;二是大量吸收了近年來有關納粹時期的歷史的研究成果,特別是有關大屠殺問題的學術爭論;三是就1990年統一以來的當代德國歷史專寫了一章。這一章所特別關注的是在進入21世紀之際,德國人重溫自己的歷史、紀念往日的冤魂所具有的與時俱進的意義。
目錄
譯者序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謝辭
第一章 德國歷史導論
第一部分分 裂的社會:魏瑪共和國與第三帝國
第二章 魏瑪共和國:起源與特質
20世紀初期的德國
“最後一次自上而下的革命”
不徹底的1918年11月革命
魏瑪憲法和《凡爾賽和約》
政治動盪和經濟混亂
表面上的穩定,1924—1929年
黃金的二十年代·魏瑪共和國的社會和文化
第三章 民主的崩潰與希特勒的崛起
先天不足的妥協
納粹黨的崛起
經濟危機和民主政治的瓦解
希特勒通往權力的道路
第四章 一個民族共同體嗎?1933 1939年的國家、經濟與社會
一體化與希特勒統治下的國家
社會、文化和日常生活
經濟和社會
政權的激進化
第五章 戰爭、種族滅絕與戰敗
大規模的滅絕和大屠殺
抵抗運動與德國的戰敗
第二部分分 裂的民族:兩個德國(1945—1990年)
第六章 占領與分裂(1945 1949年)
盟國與政治生活的框架
德國政治的民主化?
非納粹化與再教育
經濟的恢復與改造
冷戰與德國的分裂
第七章 塵埃落定(1949—1961年)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憲法與政治制度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憲法與政治制度
失去的機遇(1949—1961阜)
兩德的對外關係
阿登納的德國
鳥布利希的德國(1949—1961年)
第八章 變革與穩固(196l—1988年)
60年代的民主德國
“東方政策”和互相承認
70年代和80年代的聯邦德國
昂納克統治下的民主德國
第九章 分道揚鑣的兩個社會
生活水平
兩個德國的教育和社會化
兩德的婦女和家庭
第十章 政治與國家
民主德國的政治制度
聯邦德國的政治制度
國家、軍隊、法律與秩序
第十一章 政治異議與反對派
民主德國的異議人士與反對派
民眾抗議與被孤立的知識分子
教會與政治異議的擴散
聯邦德國的異議人士與反對派
第十二章 文化分殊與民族認同的糾葛
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
分裂的民族:兩個德國的民族身份與歷史意識
政治文化的變化模式
結論:兩德的民族身份與政治文化
歷史依然拒絕走開嗎?
第十五章 20世紀德國的內部張力與變革
第三帝國的歷史地位
兩種轉變:1945 1989年的兩個德國
英文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