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厚村

德厚村

德厚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文山縣德厚鎮,地處馬塘鎮北邊,屬於壩區。東鄰朝陽村,南鄰樂龍村,西鄰以奈黑村,北鄰感古村。轄德厚街上、下寨、芷車等16 個村民小組。距離鎮3.00公里, 國土面積15.56平方公里,海拔1420.00米,年平均氣溫13.80℃,年降水量102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蔬菜、花生等農作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厚村
  • 隸屬:雲南省文山州文山縣
  • 地區:山區
  • 面積:15.56平方公里
  • 人口:3100人(2014年)
  • 海拔:1420米
  • 年降水量:1020毫米
  • 耕地總面積:3352.00畝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52.00畝(其中:田1062.00畝,地2290.00畝),人均耕地1.10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蔬菜、花生等作物;擁有林地7314.9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3畝,主要種植梨、柿子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7361.4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35戶通自來水,有1戶飲用井水。有15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2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0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部分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拖拉機 2輛,機車14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戶。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74.1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08.71萬元,畜牧業收入1389.91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139頭,肉牛339頭,肉羊1182頭); 林業收入3.25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518.07萬元, 工資性收入134.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26.00元,農民收入以餐飲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0.3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 ,在省內務工3人,到省外務工17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58戶,共鄉村人口3209人,其中男性1630人,女性1579人。其中農業人口2758人,勞動力1964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1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1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5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9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德厚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德厚中學。該村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64人,中學生9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6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848.08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680個(勞均10個)。有固定資產177.5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3個,黨員總數67人,黨員中男黨員42人,女黨員25人。 團員3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農民觀念落後。主要表現:一是受傳統思想束縛,不願調整結構。二是對市場經濟認識不夠,不敢去發展;2、發展條件太差。主要是生產投入短缺,民眾發展非農產業時資金困難,信貸融資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引導農民更多地從事非農產業,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銷等行業,加快改造傳統工業,積極發展商業、運輸、飲食服務等勞動密集型產業。 2、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充分調動投資者、經營者的積極性,引導鄉鎮企業加快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加快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名、優、特、新產品,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提高鄉鎮企業的科技水平和競爭能力。 3、鼓勵、支持和組織農民開展勞務輸出。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把農村富餘勞動力組織起來,到大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務工經商,加快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步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