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窯達摩立像

德化窯達摩立像

達摩頭戴巾帽,虬髯捲曲,面側向右,拱抱雙手。袈裟下部外侈,似被風吹動而翹起。下著裙,左足呈露於外,足下為汪洋大海。達摩明眸深邃,凝視遠方。

基本信息,描述,燒制技術,菩提達摩,

基本信息

德化窯白釉達摩像,高43cm。

描述


德化窯白釉達摩像德化窯白釉達摩像
德化窯佛教人物瓷塑吸收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造像的優秀傳統,表現出超凡絕俗之軒昂氣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聰明睿智,令人仰之彌高。同時,又根據各種神祇的不同特性大膽創新,兼顧了平民百姓的審美取向,和藹可親卻無媚俗之態,融神之品相、人之魅力於一體,令人凜然起敬卻不生畏懼。
在造型卓越外,德化窯白瓷的釉色之美也令人叫絕。地處福建的德化窯自明代起極力追求完美的玉質感,其白釉純淨瑩潤,如脂似玉,被俗稱為“象牙白”或“豬油白”,遠銷海外的德化窯白瓷又被法國人稱“中國白”、“鵝絨白”。從這尊達摩像可以看出,當時德化窯的瓷塑藝術和燒制工藝已達爐火純青的境界。
大概正是因德化窯瓷藝的萃美絕世,其出產的作品中多為禮器與神佛塑像。故宮博物院所藏重寶中還有多座德化窯白釉觀音像等,可見當時人們認為德化窯白釉瓷像最符合超凡脫俗的氣質,最符合他們禮佛時虔誠純正的心境。

燒制技術

德化窯之所以生產出優秀的瓷塑作品,與其使用的瓷土及燒制技術密切相關。
首先,德化窯瓷土中氧化矽含量較高,其在高溫作用下常常呈出玻璃的光澤,胎體細密,透光度好。其次,從釉色上看,一般窯址的胎釉由於氧化鐵的含量較高,所以白瓷或泛黃,或泛青。德化窯使用的胎釉氧化鐵含量低,氧化鉀含量高,燒造時採用中性氣氛,克服了白瓷純淨度不夠的缺憾,其釉色更加純淨,光照之下,尤為明亮。再次,瓷塑家充分掌握了瓷土燒制過程中的收縮度,利用這種收縮度使作品的立體質感更加突出。
此達摩立像色澤單純晶瑩,雕塑的藝術美與材料的質地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以純白為基調,摒棄彩飾,更強化了達摩不同凡響的精神境界。此件立像在有清一代眾多的瓷塑精品中獨具風韻。

菩提達摩

菩提達摩(Bodhidharma),古代南印度僧人,公元6世紀初,他渡海入中國弘揚禪法,曾會南朝梁武帝,後又渡江北上,駐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遞衣缽後出遊。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傳奇人物,被奉為中國禪宗的初祖。這座達摩像頭顱寬闊,虬髯大耳,身披法衣,雙手合抱於寬袍大袖中,赤足靜立在洶湧的浪花上,任襟袂飄蕩,神情高岸深邃。故宮舊藏珍品中有一座潔白的達摩立像。
達摩身披袈裟,前額寬大,鬢髮捲曲,雙眉緊鎖,二目俯視,雙手合抱於袖中,赤足立於洶湧的波濤之上,衣袂飄蕩。通體施象牙白釉,釉質肥厚滋潤。雕工深入銳利,衣紋飄逸流暢,浪花翻卷自如,頗富動感。人像背後刻“何朝宗制”四字陰紋印。
明代德化窯燒造的瓷雕久負盛名,尤以“何朝宗”款最為著名。此像雕刻精湛細膩,線條流暢,更兼以潔白如玉的瓷質,表現出達摩飄洋過海傳播佛法的高僧形象,是德化窯之佳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