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德勝橋位於
攝政王府西南500米
德勝門內大街。建於明初,橋將
積水潭一分為二,橋西稱積水潭(又稱西海),橋東稱
什剎海。清代北京著名的"
鎮海三寶"之一的鎮海神牛就在德勝橋下。鎮海神牛是由德勝橋四周寺廟規制最小的永泉寺,於清
同治年間聯同橋西
真武廟,兩家集資在德勝橋西橋洞上嵌刻的迎水獸,高約60厘米,探出橋洞近60厘米。橋存留至今,仍在使用,迎水獸已無存。
得名
德勝橋位於德勝門內大街什剎海後海與西海交匯處。始建於明代,為閘橋合一的單孔石拱橋,因地近德勝門而得名。橋面原為拱形,1919年改為平緩的橋面,並增設步行道。1943年改石欄板為城磚砌築的宇牆式欄板。老德勝橋西接夾城巷,東連長板巷,為雙曲拱橋,建於上世紀70年代。該橋因南宋江名將
韓世忠“追兩叛將苗傅、劉正彥於此誅之”而得名。歷史上的德勝橋“橋上蓋亭”,每逢十五,有一刻,月亮剛好落在橋上的亭子後,人從橋上走過,仿佛“人在月中”,故名“德勝伴月”或“德勝望月”。據此,設計人員在橋墩位置設定了一個可供人們休息、觀景的平台,在橋樑兩側欄桿及橋涵標等處設計了月、雲、星光、
旌旗等圖案,以體現“得勝”、“夜月”的意境。
地理位置
德勝橋位於
德勝門內大街,是
後海與
西海的分界橋,始建於明代。橋將積水潭一分為二,橋西稱積水潭(又稱西海),橋東稱什剎海。德勝清代北京著名的“鎮海三寶”之一的鎮海神牛就在橋下。鎮海神牛是由德勝橋四周寺廟規制最小的永泉寺,於清同治年間聯同橋西真武廟,兩家集資在德勝橋西橋洞上嵌刻的迎水獸,高約60厘米,探出橋洞近60厘米。橋存留至今,仍在使用,迎水獸已無存。現存德勝橋單孔,磚砌石拱,長約18米,寬約11米。東西兩側各有望柱6根,高1.2米,方形。欄板5塊,高1米,寬3.1米。望柱與欄板為磚砌,外包水泥。
歷史
明代開始,德勝橋東曾有大面積稻田,至清代尚有記載稱此地“稻田八百畝,以供御用,內官監四十人領之。”橋兩側“縹萍映波,黍稷稉稻”的風光在北京城內十分鮮見。達官顯貴紛紛於這裡興建名園,如定國公園、米氏漫園、楊園等,但今俱無遺蹟可考。釋家對這裡的環境亦頗感興趣,“橋東有永泉庵,北有佑聖寺,唐遺剎也。少東為壽明寺”(《光緒順天府志》)。
清《日下舊聞考》轉引《燕都遊覽志》:“德勝橋在德勝門內。西有積水潭,潭水注橋下,東行。橋卑不能度舟。湖中鼓人抵橋俱登岸,空舟順流始得渡,復登舟東泛。”可知當年德勝橋畔設有碼頭。
德勝橋上原有一鎮水獸,系清同治年間永泉庵住持法明聯合橋西真武廟僧人,共同捐資在橋洞上方嵌刻的。獸刻成後,取名“鎮海神牛”。高約2尺,探出橋洞,頭如麥斗,二目圓睜,角似鐵塔,牙像排刀,鼻竇深,大有吸盡海水之勢。舊時此“鎮海神牛”與匯通祠下的“鎮海石螭”以及崇文區鎮海寺的“鎮海鐵龜”,在北京並稱“鎮海三寶”。1952年月牙河改造工程開始時“鎮海神牛”尚存,工程進入修築堤岸階段後,不知去向。
1984年對德勝橋大規模修繕。1987年在橋東建後海兒童樂園,並立
康克清一九八七年五月題寫的“西城區什剎海兒童樂園”、“西城區兒童樂園興建記”。並在兒童樂園立有“向資助什剎海兒童樂園的單位和個人致敬”碑,以示紀念。德勝橋於1989年8月1日被列為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環境
元代初時,積水潭與什剎海(又稱
後海)是一片海子。建元大都城設水關,積水潭的水位有所下降,積水潭水域與什剎海水域漸漸地分開,此時可能已有木橋。明代修築
北京城,把木橋改建成石橋,德勝橋全長18米,寬11米,是單孔石拱橋。根據清《日下舊聞考》一書的描述,過去這裡水中有浮萍;水邊有稻田,岸邊綠柳古槐。德勝橋下的水比現在多,西邊積水潭的水向東流。橋拱券距水面近,渡船過橋有困難,過橋的船必須是空船,慢慢地地從橋洞穿過,船上的人要上岸,須從陸地繞過,等船過橋後再登船東去。每年的
陰曆六月六,有吹鼓手引路,列隊牽來大批馬匹到德勝橋旁湖邊刷洗。德勝橋呈現出橋上過人走車,橋下行船渡舟,湖邊刷洗馬匹的景象。
老舍先生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描述:“到了德勝橋。西邊一灣綠水,緩緩地從淨業湖向東流來,兩岸青石上幾個赤足的小孩子,低著頭,持著長細的竹竿釣麥穗魚。橋東一片荷塘,岸際圍著青青的蘆葦。”這是民國時期德勝橋四周環境的寫照。
德勝橋護牆
目前看到的德勝橋為單孔石拱券緩坡石橋,據橋北端小賣點的女老闆講:她十幾歲就嫁到這裡,在橋旁居住了60年,她來時德勝橋就是這樣,變化不大,幾十年來德勝橋從沒有對橋基礎部分進行過大修。早年橋上全是大條石鋪面,長時間走馬車,石面被壓出條條
車轍,有的馬車上橋坡可費勁了,拉車的牲口四蹄在橋面石上直打滑。後來加高橋兩側路面減緩橋面的坡度,鋪
柏油路面,用城磚砌了橋護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