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兼三皇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自認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將“皇”、“帝”兩個人間最高的稱呼結合起來,為自己的帝號,從此天子稱為皇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兼三皇
  • 起源秦始皇
  • 產地:秦
  • 性質:歷史
何為“皇帝”,“皇帝”一詞的來歷,

何為“皇帝”

“皇帝”是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稱號。在我國皇帝的稱號始於秦始皇

“皇帝”一詞的來歷

中國古代最早所稱的“皇帝”是對“三皇五帝”的統稱。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傳說中的三個古代帝王;“帝”原來指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主宰者——天帝,後來許多國家混戰,各自稱帝,出現西帝、東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來到人間,成為超越“王”的人間尊號。(也有說是部落時期的黃帝、炎帝、蚩尤等)。
皇帝的別稱
在封建社會時代,“皇帝”雖是一個無比尊貴的稱號,但臣下在皇帝面前,卻不能直呼“皇帝”二字,稱呼皇上常常只用皇帝的別稱。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時稱皇帝為“國家”,這是由於古代稱諸侯為“國”,稱大夫為“家”,人們便以“國家”作為國的通稱,皇帝是國的化身,因而稱皇帝為“國家”,晉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仍然沿襲這種稱呼。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稱皇帝為“聖人”,在皇宮裡面稱皇帝為“宅家”,因為皇權至高無上,“以天下為宅,四海為家”,故稱“宅家”。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曾以廟、祖稱皇帝,如稱宋神宗為“神祖”,稱宋仁宗為“仁廟”。還有稱“官家”、“官里”的,是取“五帝宮天下,三王家天下”的意思。
此外,皇帝的別稱還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飛龍、乘輿、車駕、駕、萬歲、萬歲爺、至尊、人主、聖、家家(北朝)、郎主(遼、金)等,也有以年號作為皇帝別稱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