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其簋

德其簋

簋,是一件盛食器,按照文獻的記載是盛裝稻、粱等飯食的器物,類似於飯盆,比較大一些。它的時代特徵也比較明顯,從商前期出現,一直持續到春秋戰國之交才真正退出歷史舞台,西周時期最為鼎盛。不同時期的簋有一些細節的發展變化。現收藏於吉林大學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其簋
  • 館藏地點:吉林大學體育場東北角
  • 所屬年代:商
  • 所屬博物館吉林大學博物館
  • 所屬地區:吉林長春
  • 用途:盛食器
文物介紹
簋,古代漢族盛食物的器具,圓口,雙耳。自商代開始出現,續到戰國時期。《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寫作簋,而銅器自銘則常為“皀殳”。青銅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樣,變化複雜,有圓體、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一樣無耳,後來才出現雙耳、三耳或四耳簋。流行於商至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用於放置煮熟的飯食。簋的形制很多,變化較大。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圓形,侈口,深腹,圈足,兩耳或無耳。器身多飾的獸面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面狀。西周除原有式樣外,又出現了四耳簋、四足簋、圓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種形式,部分簋上加蓋。簋是商周時重要的禮器,宴享和祭祀時,以偶數與列鼎配合使用。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藏的這件簋肩部飾回雲紋,腹部有五道凸玄紋,雙耳,三足,耳下部下垂,飾有獸頭。圈足回紋,原物應有蓋,已遺失,內壁有“德其”銘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