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鼎八簋
- 館藏地點:鄭州博物館
- 所屬年代:夏朝
- 象徵:九州
- 釋義:詳見正文
- 拼音:jiǔ dǐng bā guǐ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京,商朝滅,周朝興...
銅九鼎八簋是湖北省隨州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鼎高35--36厘米。文物特徵 鼎 高35--36厘米,重19.7--20.7公 斤 。簋 高30.8--32.3厘米,重11.4--13公 斤 。食器。 鼎 供奉牲肉, 簋 供奉食糧,是最重要的祭器。鼎是用來...
1996年9月至1997年12月,考古工作者配合中國銀行新鄭支行基建工程進行科學發掘,發現出土了大量青銅禮樂器和殉馬坑,此套九鼎八簋即為當年所出土的震驚國人的眾多春秋時期鄭國王室青銅重器的一部分。九鼎的傳說在中國由來已久,為國家政權...
九鼎八簋是最高等級,為天子所用,其餘依次遞減。器物裝飾 器身的主要紋飾是竊曲紋,竊曲紋由兩端回鉤的或“S”形的線條構成扁長形圖案,有的中間填以目形紋,在銅器上往往連線成帶狀。《呂氏春秋·適威》:“周鼎有竊曲(一作...
與鼎一同出現的還有簋,通常為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在西周中晚期的墓葬制度中,鼎為單數而簋為雙數。青銅鼎隨著時代的發展,形制也在發生變化。商代早期多為圓腹尖足,也有方鼎。到了中期出現了扁足鼎等等。商...
墓中隨葬以九鼎八簋(guǐ,音軌)和編鐘、編磐為主的禮樂器,遵守了周代諸侯的身份,反映出先秦社會嚴格的禮樂制度,以及人們對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十二律俱全的64件青銅雙音編鐘(不包括楚王所送鎛鐘)、玲瓏剔透的尊盤和完整地...
九鼎八簋 九鼎八簋,春秋時期。九鼎分別為:口徑45.5~51.7cm、體高35.4~42.3cm、通高47~55.2cm。重11.95~17.75千克。八簋分別為:口徑19.2~19.6cm、通高20.7~22.7cm、重3.15~4千克。肩輿橫桿銅包頭 肩輿橫桿銅...
中國春秋晚期的鄭國青銅器群。1923年在河南新鄭發現。推測為一座大墓的隨葬品。已知有鼎、簋、鬲、尊、壺、罍、舟、洗、盤、匜、鐘、鎛和兵器等,共百餘件。其中有大牢九鼎、七鼎各一套,簋8件一組,與禮書所記九鼎配八簋的...
湖北京山相當於王國君的高等貴族墓,隨葬九鼎八簋;上村嶺虢國墓中,相當於公卿大夫的中等貴族墓,隨葬七鼎六簋或五鼎四簋;同地相當士的末流貴族墓,隨葬三鼎二簋或一鼎一簋。與此相配合的是:五鼎或五鼎以上的貴族,可隨葬真車真...
曾侯乙墓共出土9件銅升鼎,搭配8件銅簋,以九鼎八簋的規格象徵國君的身份。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1號墓。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考古發現,曾國的升鼎,為東周此類青銅器升鼎的源頭。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東周文物。通高35.2...
周朝形成更系統的文化體系和政治秩序,九鼎八簋的秩序、官僚政府的體制、詩書禮樂的文化、忠孝仁義的道德觀,周王朝的宮室制度、埋葬制度以及禮樂制度在各諸侯國普遍實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原王朝對周圍廣大地區實行穩定控制的局面。 [97-98...
虢仲墓出土青銅禮樂器120餘件,其中44件銅器的銘文均標識器主為虢仲,墓中隨葬九鼎八簋,還出土了兩套編鐘,一套為8件甬鐘,一套為8件鈕鐘,銘文長達60餘字。虢季墓出土七鼎六簋和一套8件帶有銘文的甬鐘,虢季夫人梁姬墓、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