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工業園區(德令哈循環經濟工業園)

德令哈工業園區

德令哈循環經濟工業園一般指本詞條

德令哈工業園區,全稱為德令哈循環經濟工業園,是2005年10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批的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四個試點園區之一。工業園總規劃面積92.67平方公里,分為鹽湖化工、石油化工、有色金屬三個循環經濟專業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德令哈工業園區
  • 所屬地區:青海德令哈市
  • 面積:92.67平方公里(總規劃)
  • 全稱 :德令哈循環經濟工業園
  • 設立時間:2005年10月
  • 性質:循環經濟產業試點園區
園區概況,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發展循環經濟優勢,

園區概況

2005年10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批准柴達木地區為國家首批十三個循環經濟產業試點園區之一。該試驗區是國內面積最大的區域性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也是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數民族地區的循環經濟試點園區,試驗區提出了"一區四園"的發展模式,德令哈工業園區為其中的鹽鹼化工工業園。2010年3月15日,《青海省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總體規劃》正式通過了國務院批覆,標誌著試驗區循環經濟建設由探索起步階段邁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德令哈工業園區
德令哈工業園位於市區以南。近期規劃占地面積約16.5平方公里,遠景用地面積規模達到56平方公里,按照產業鏈分為南北兩個功能區,北部為純鹼循環經濟產業區,南部為氯鹼、氧化鎂、電力循環經濟產業區。其中,純鹼循環經濟產業區占地7.3平方公里,氯鹼循環經濟產業區占地9.2平方公里。

區位優勢

德令哈市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有利於州、市兩級黨政機關形成推進合力,共同促進地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德令哈地處溝通青海東部與西部的結合點和青海省三城市的中心點,可同西寧和格爾木實行雙向輻射,同時又足溝通海西東、西、南、北的紐帶。德令哈是海西東部經濟區的中心,也是海西西部三個工業重鎮開發和興起的重要支撐點;德令哈是青海省走“西口”的前沿基地,青藏鐵路、315國道橫貫市區,德令哈已經並將進一步成為青海省連線廣大西部,並與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自治區發展橫向聯合的交通樞紐。是實現青海“東進西出”開放戰略,打通西域走“西口”的前沿基地。比較優越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區位優勢,將為德令哈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德令哈循環經濟工業園,依託德令哈及周邊地區豐富的鹽湖、煤炭、石灰石等資源,以鹽湖鈉鹽、鍶鹽綜合開發利用為重點,構建兩鹼化工、新型建材產業鏈,著力發展兩鹼化工、鍶化工、新型建材產業,輻射帶動烏蘭、都蘭、大柴旦、冷湖等地區的工業發展,構建國家重要的鹼化工、鍶化工產業基地。

資源優勢

境內的石灰石、石英岩、煤炭及周邊的鹽湖資源,可為發展鹽鹼化工業提供充足的原料。市區以北柏樹山石灰石儲量10億噸以上,品位高達97.5%;懷頭他拉歐龍布魯克石英鹽儲量達1億噸,二氫化矽含量大於98.85%,符合工業要求的含量達到7000萬噸。由於我市具有政治、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區位優勢,使全州比較突出的資源成為我市可開發利用的優勢資源。這些資源包括質優量大的烏蘭縣柯柯鹽湖和茶卡鹽湖的鈉鹽、格爾木市察爾汗鹽湖鉀鹽、大柴旦行委大煤溝及魚卡動力煤、大頭羊煤礦白煤、天峻縣木里焦煤、茫崖行委大風山天青石等。

政策優勢

中央出台的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成長的十條政策和省上制定的扶持企業發展的九項綜合措施,將為我市加快項目建設,扶持企業發展,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國務院結合我省等藏區實際,出台了一整套支持青海等省藏區發展的的政策,確定了一批重大項目,適逢國家加大投入,擴大內需的良好時機,必將會產生出更大的效應,釋放出更大的能量,也將為我們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提供有利條件;隨著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建設步伐的加快,省、州不斷加大對我市的支持力度,將為我市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強大的外部動力。

發展循環經濟優勢

循環經濟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為基礎,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即以儘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儘可能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使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相互和諧,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的一種經濟成長模式。紮實推進發展循環經濟,也是加快德令哈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現實需要和必然選擇,州委、州政府重視發展“循環經濟”,提出了“依託交通幹線,圍繞優勢資源,培育特色產業,建設一區四園,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思路,提出在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下設德令哈鹽鹼化工工業園,為我市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