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任何疾病的傳染都是在一定的外界環境中微生物及其產物與宿主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外界環境因素對
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經過和結局均有重大影響。
溫度
任何生命現象都須適宜的溫度。溫度對生命過程起重大作用。溫度對感染結果的影響是其通過對微生物和機體兩方面的影響來實現的。外界環境溫度能影響呼吸道的防禦功能及其對微生物的易感性。
臨床統計表明,許多傳染病的流行與季節和地區有關。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寒冷或氣候變化季節。在我國第一個高潮通常在10月,第二個高潮在新年前後,第三個高潮在來年3月。美海軍訓練站記錄表明,腺病毒呼吸道感染在新兵營中全年流行,但體溫增高的病例冬季比夏季高兩倍。實驗表明,在較高溫度環境下能增加某些微生物的感染力,如回歸熱螺旋體感染的大白鼠在較高溫度下潛伏期縮短,發作次數增加,發作時間延長,死亡率增加。又如,10℃條件下蜥蜴對破傷風毒索注射無反應,但在381條件下感染24h後卻痙攣而死。雞染新城雞瘟病毒以後在32℃條件下全部死亡,而在1.1℃條件下死亡只有55%。有時寒冷也能使感染加重,變不易感為易感。把雛雞的兩後肢浸入冰水中使其體溫下降後進行
炭疽桿菌感染,結果使原來不易感變為易感。猴感染流感病毒後在4~6℃環境中病嚴重,4隻死亡3隻;在20~25℃條件下無死亡或發病。2℃冷暴露的小鼠吸人克氏
肺炎桿菌氣溶膠LD為5.6個菌,而1.1℃條件下為56個菌,相差10倍。3℃冷暴露和22℃條件相比,機體對肺炎桿菌、鏈球菌氣溶膠的易感性明顯增加I表現為潛伏期縮短、死亡快、LD下降。國際第四次空氣生物學會議資料證明,冷暴露動物血內激素
5-羥基色胺的含量增高。此種激素的增加能使小鼠呼吸道纖毛活動低下,小支氣管和肺內血管收縮、呼吸頻率增加和對外傷敏感性增高。再加上空氣中陽離子的作用,低溫能增加鼠類
球孢子菌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加速小鼠病毒性和
細菌性肺炎的病程,增加其死亡率。此外,F.hrlirh曾研究過高山環境對吸入委馬病毒氣溶膠影響問題,但結果不夠明確。
大氣污染
早期研究資料證實吸入水泥塵、煤塵、
二氧化碳和
二氧化硫均可提高人體對
肺結核桿菌的易感性。近年來各國對環境空氣污染的危害問題十分重視,進行了許多調查研究並制定一些防禦措施。有些工作已經注意了化學污染對呼吸道感染影響的問題。
用大白鼠每天吸入10×10的
二氧化硫,每天6h共10周。結果發現呼吸道黏液流運動速度明顯下降,由原來的13.5mm/min降至5mm/min。經形態學觀察證明,呼吸道上皮有層細胞變長、核緊縮、
膠原纖維斷裂等。
Douglas證明吸入臭氧能增加猴對流感病毒的易感性。有的人證明吸人臭氧對吸入肺炎桿菌氣溶膠的致病力有加強作用,半數致死量比對照組低17倍。
還有人證明,吸入3.5×10的
二氧化氮的小鼠對
肺炎桿菌氣溶膠變得更加敏感,連續吸人0.5×10NO
2三個月也能增加這種易感。
關於吸菸對
呼吸道感染影響的報導很多。雪茄中的丙烯醛對肺蚵抗病能力有所減弱,促進細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通過試管內試驗證明,煙、臭氧二氧化硫和
二氧化氯能很快殺死
肺巨噬細胞。
有些刺激性強的氣體,如福馬林蒸氣能使小鼠呼吸道
纖毛運動速度變慢或停止並促進
鼠疫桿菌氣溶膠的感染。此外大氣污染還能影響機體抗體的產生,促進流感的發生和發展。
綜上所述,大氣污染物對呼吸道感染作用的機制如下:降低呼吸道物理防禦功能;改變呼吸道內化學和物理的環境;引起呼吸道黏膜水腫和細胞病變;改變肺吞噬細胞的功能;影響抗體的產生和作用;導致病原體的繁殖和擴散。
其他環境因素
生活條件潮濕或乾冷也可影響呼吸道感染結果。有人報告,人工低壓艙(18000英尺高空)環境下生活3~7天后人體對肺炎桿菌氣溶膠的抵抗力有增加,30~90天后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