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微歷史,顧名思義用
微博體寫史。涵蓋了國學大師的真性情、文人風骨、
軍閥的趣聞逸事、小人物的話語等
百年語錄精粹。並配有大量稀見圖片,影像連綴,儼然1911—1949歷史剪影,現代版《
世說新語》。
編輯推薦1
2000個經典段子再現史實真理,200張稀見圖片重溫歷史現場。
編輯推薦 2
作者簡介
黃一鶴,上世紀70年代生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履歷豐富,曾在內蒙古自治區人事廳任職多年,後又從事高校講師、出版社編輯、廣告公司文案等職。而立之年後專注於中國歷史和官場文化,深諳古代官員的進退之道。其作品善於剝絲抽繭,追根溯源,從紛亂無章的史料中理出清晰的條理脈絡,讓人不禁產生原來如是的感慨!已出版文史著作多部,著作權遠銷至台灣、韓國等地
目錄
總統皇帝只在一瞬間:袁世凱的“小站”人
⊙1915年,沈佩貞率領十餘名靚裝艷服、盡態極妍的婦女膩友,至北京東四七條胡同“醒春居”參加宴會。眾膩友換上繡花拖鞋,坐臥海棠花下,搔首弄姿。眾人喝到飄飄然時,有人提議用“聞臭腳”做酒令。當日只有一個人沒有聞到臭腳,第一個罰聞臭腳的便是慶親王奕劻的大兒子載振。
請叫我老師:段祺瑞的學生們
⊙段祺瑞有個毛病,一發火,鼻子便向一邊歪斜,經過按摩才能正過來。人送綽號“歪鼻子將軍”、“段歪鼻”。據傳,段祺瑞有四次被氣歪鼻子:一次是袁世凱堅決不同意他推薦的心腹任國務院秘書;一次是他的得意門生在天津被殺害;一次是他得知他的三姨太與兒子有染;還有一次是他帶著《對德參戰提交國會案
》要黎元洪蓋章,黎不同意蓋,並怠慢了他。這幾次歪鼻子都是經過按摩才正過來的。
哥仨好:馮國璋、吳佩孚、曹錕的圈子
⊙辛亥革命時,馮國璋攻打漢陽,部下王占元親到前線指揮,王給官兵們叩了一個頭說:“弟兄們捧俺姓王的一場!”
在基督和猶大間徘徊:馮記西北軍
⊙1918年2月,段祺瑞派馮玉祥去閩援助抵抗護法軍。馮不願,於是,假裝墜馬摔傷了腿。曹錕和吳佩孚來看他,他就拄著個拐杖上火車迎接。曹說,你不要去福建啦,到湘西去吧!我推薦你做湘西鎮守使。馮一聽,扔下拐杖,就跳下了火車。吳見狀大喊道:“你拐杖忘在火車上了!別裝了,快把常德和桃源拿下!”
在三個雞蛋上跳舞:閻老西兒的圈子
⊙閻錫山做了軍政府大都督後,軍政府門前掛的不是五色旗,而是一面八卦太極圖旗。閻認為,辛亥革命是真人出世的“湯武革命”,就應該掛太極八卦旗。
老子英雄兒好色:關不住的東北虎
⊙吳俊升認為自己是“黑熊投胎”,平時養著幾隻大狗熊,走路時經常模仿大狗熊的樣子;張海鵬稱自己是“張飛再世”,出門碰見關帝廟就進去磕頭,見關羽像就大喊“二哥”;湯玉麟說自己是“猛虎投生”,酷愛老虎,坐著談話時,把緊握的兩個拳頭撲到桌上,以展示“虎威”。
迷惘的諸侯:滇貴系的圈子
⊙袁世凱命湖南地方長官查抄蔡鍔家,蔡沒有不動產,母親和妻子也已躲藏起來。只有一個辦木廠的兄弟,兩人早已分了家。
⊙岑春煊在廣東反腐時雷厲風行,窮追猛打。一個叫裴景福的官員因貪污被革職監管,想不到這小子通過其他貪官逃到了澳門。岑春煊勃然大怒,居然派出了軍艦追到澳門,當時占領著澳門的葡萄牙政府哪裡見過這樣的清朝官員,為了一小貪污犯居然出動軍艦,急忙笑把裴景福交出引渡回廣東,岑春煊將其發配充軍新疆。
一心北上的華南虎:沒了老大的粵軍團
⊙陳濟棠聽信其兄陳維周之言,以高價買得花縣芙蓉嶂洪秀全祖墳,安葬其母,說這裡是出天子的聖地。1935年,其兄特地去浙江奉化察看了蔣介石的祖墳,回來後,陳維周興高采烈地對陳濟棠說:“蔣介石的祖墳不如芙蓉嶂的龍勢遠甚。”從而進一步堅定了陳濟棠反蔣的決心。
⊙范紹增,出身綠林,曾為袍哥中人。因為從小生就一副憨眉憨態,逗人喜愛,人稱“范哈兒”。他在戰場上作戰頗為勇敢,在情場上更是春風得意,喜歡把中意的女子收為己有。短短几年下來,他的姨太太就有了四十位之多。著名游泳冠軍“美人魚”楊秀瓊就被迫於19歲時做了他的第十八房姨太太。
⊙蔣介石倡導“新生活運動”。在“新生活運動期間”,蔣介石偕宋美齡飛抵濟南,韓復榘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備“新生活飯”招待,黃米窩頭加白菜、豆角、魚、蝦四個菜。同年,孔祥熙來濟,韓仍用“新生活飯”招待之,小米飯加大明湖產的蒲菜、蘆葦等。蔣、孔等直憋氣,卻又說不出什麼來。
我們的辮子能換錢:辮帥的堅持
⊙張勛帶兵入宮,拉起熟睡的溥儀讓他登基。瑾妃等認為不可,張說:“今日之事,得聽我的,有不從者,莫怪老夫無情!”溥倫責備說:“你這番舉動不是學曹操嗎?”張答:“曹操逼宮,那是弒後驚主。我今日逼宮,是擁君即位,哪能一概而論。”
⊙袁世凱在太和殿舉行大總統就職典禮(按理應在國會宣誓)。禮成,觀禮者、拜賀者均從東華門、西華門步行,獨國務總理熊希齡坐二人肩輿,雜行人叢中。湘籍議員羅某大呼:“秉老,你在紫禁城乘二人肩輿,是欽賜呢,抑或自備呢?”熊答:“你猜猜看。”另一湘籍議員說:“我看是從清室借來的。”聞者皆大笑。
太太的客廳:宛在北京文藝圈中央的林徽因
⊙1933年10月,冰心寫了一篇《 我們太太的客廳 》,發表於天津《
大公報》文藝副刊。小說描寫了一群自命不凡的學界名流聚集在女主角家的客廳開沙龍的故事。文章一改冰心晶瑩透至的文筆,對人物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林徽因也不甘示弱,據林徽因的好友李健吾回憶說:“她(林徽因
)恰好由山西調查廟宇回到北平,帶了一壇又陳又香的山西醋,立即叫人送給冰心吃用。”從此,二人結怨。
我的朋友胡適之:胡適的圈子
⊙一次在胡適家裡集會,徐志摩一進門就從袖裡掏出一件東西給別人看,原來是一具小小的木製的棺材,長約四五寸,紅漆爍然。打開棺蓋,裡面裝有香菸數十支,徐拿出煙來一一遞給大家抽。
活到老,罵到老:革命青年導師周樹人
⊙有個日本人到北京大學來講中日文化合作,周作人說:“談到中日文化合作,我沒有看見日本人的文化,我倒看見他們的武化,你們都是帶著槍炮來的,哪裡有文化,只有武化。”
⊙蔣介石、宋美齡去看望張恨水,張客氣接待,臨走時,卻只招呼用人送他們出門。張學良請他做文化顧問,不用上班,月薪一百大洋,張恨水卻以“君子不黨”婉拒。
“
學霸”傅大炮:傅斯年的圈子
⊙1926年,蔣夢麟聽說自己上了張宗昌的“死亡黑名單”後,趕緊逃到了東交民巷六國飯店,以避風頭。蔣對美國使館的朋友說:“我天天叫喊打倒帝國主義,現在卻投入帝國主義的懷抱來尋求保護了!”
在“洪水”與“野獸”之間:蔡元培的圈子
⊙1919年,陳獨秀的兒子延年、喬年來北大看望他,但他們不被允許直接進家,而是像其他人一樣,各自準備一張名片,上書“拜訪陳獨秀先生”,下署名號,方得見。
⊙上海三大亨之一的黃金榮1900年到上海法租界巡捕房上班,級別是三等華人巡捕。為了向上攀爬,黃金榮與上海的黑社會古惑仔建立關係,並且廣設線人。有時,他會讓眼線去號召些人到法租界犯罪。黃金榮事先得到訊息,迅速告訴他的主子,法國人提前做好埋伏,往往是一網打盡。黃金榮得到的金錢都會給線人,“榮譽”則歸自己。
最後的貴族:唯美詩人邵洵美的圈子
⊙邵洵美身世顯赫,祖父邵友濂做過清朝的上海道台,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母親是盛宣懷的女兒,妻子是自己的表妹、盛宣懷的孫女。邵在英國留學時,和謝壽康、徐悲鴻、張道藩四人結拜為兄弟。邵常接濟窮兄弟徐悲鴻,花錢從來不放在心上,卻批評徐沒有才氣,只是“國外三流畫家”。
命中注定頑固地愛你:清朝遺老的圈子
⊙梁鼎芬做過溥儀的老師,
民國後以遺老自居,曾積極參與張勛復辟。早年,廣雅書院想請梁做院長,有人說梁太年輕了,才二十八九歲。梁說:“這容易呀,想年輕些很難,想老一些容易。”於是選了個日子,開始留鬍鬚,各界名流都來祝賀,稱“賀胡會”。從此,一縷長須就成了梁的標誌。
書評
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圈子”
微博誕生以後,不但部落格冷了,而且歷史也流行微縮版了。這不,各個版本的“微歷史”層出不窮,黃一鶴的《微歷史:1911~1949
民國圈子》便是其中之一。與路衛兵的《微歷史:1840-1949歷史現場》有所不同的是,這本微歷史是以
民國以來
軍閥派系的“圈子”為線索的,正是這些“圈子”的存在,改變了中國歷史。
《微歷史》說白了,就是用一句話,表述一個細小的歷史,而且,這裡的“歷史”,很少有先入為主或者蓋棺定論的價值評判,相反,更多的是歷史人物的真情流露和生活點滴,透過形形色色的“微歷史”,我們可以了解教科書背後的歷史細節,可以用平常人的心態來體味歷史人物的喜怒哀樂。無論以什麼為基本單元,這一點差不多是共同的。我對微歷史這種題材,是有所保留的。如果作者(嚴格的說,應該叫編輯,因為微歷史,無論內容,還是圖片,差不多都是從塵封的史料或者中文百科中,剪貼過來後稍加分類加工形成的)的選題或者構思,有一定的思想或者價值取向在裡邊的話,還有一點歷史價值,否則,如果只是簡單地剪貼堆砌,充其量就是一本歷史趣聞軼事集,根本不值得推崇。不過,以“圈子”為基本單元來回顧這段歷史,還算有些創意。至少,讀者能夠了解到近代以來的
軍閥派系,甚至能夠看到軍閥派系分裂給國家民族帶來的災難。
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是中國歷史的基本矛盾之一。如果中央強大到可以對抗地方割據時,往往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盛世,一旦中央勢微無法對抗地方之時,則是社會動盪改朝換代之日。近代以來,在對抗內憂外患的過程中,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滅亡,湘軍、淮軍、北洋、革命軍先後崛起。辛亥革命後,北方的北洋軍分裂為直皖奉,南方擁護革命的“革命軍”,更是
軍閥滿地,桂系、粵軍、滇軍、湘軍、川軍等。國民政府北伐後,雖然形式上統一了中國,但是這僅僅是形式上的,蔣介石雖然是國家元首,但勢力僅僅限於江浙地區,東北的張學良,西北的馮玉祥,山西的閻錫山,山東的韓復榘,桂系的“李白”,雲南的龍雲盧漢,四川的劉湘劉文輝,廣東的陳濟棠,都是掌握軍事新
軍閥,此外,還有汪精衛,胡漢民等代表粵系勢力的國民黨元老,以及青海等地的馬步芳馬鴻逵等。即使在國民黨內部,留日的與旅歐的;黃埔軍校的,講武堂,士官學校的,都是派系林立。可見,國民政府內部事實上是四分五裂的。因此,
軍閥派系其實就是
民國政府的“圈子”,這些“圈子”基本上以地域為主,以師承出身為輔。
政治軍事層面的“圈子”多了,對國家民族來說,往往意味著無窮無盡的內耗。由於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天人合一的“大一統”思想,始終缺乏通過協商談判解決分裂的基因,因此,解決內耗的辦法,便是通過政治鬥爭和
軍閥戰爭消滅異己。這樣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地方
軍閥為了保護自身力量,習慣性的選擇損害國家和民族利益,“九一八”事變,便是如此。然而,日本的入侵,在摧毀國民黨
軍閥割據,派系林立的同時,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近代化進程。可以說,1911-1949年大大小小的“圈子”,是日本敢於“蛇吞象”而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也是國民黨“三民主義”失敗並敗走大陸的根本原因。
這是用微博體的格式書寫《微歷史2:1911~1949
民國圈子》,全部內容寫作格式繼續延續著《一》中的別具匠心的排版和布局,用簡單明了的文字,大量的珍貴圖片,再現了民國那段人文、社會、生活景觀,通過這樣的微博將民國政治、文化圈子、名人軼事加以描述,本書涵蓋了民國小人物如何選擇並積極開拓最佳化自己的人脈圈子,大人物如何經營和駕馭自己的人脈圈子,超級人物如何平衡自己的人脈圈子等語錄精粹。並配有大量稀見圖片,影響連綴,儼然1911—1949年歷史剪影,可謂是現代版《
世說新語》,構成了這部微歷史2。
說到
微博就是要體現它的短小精悍,簡單明快,讓人迅速把握住主題、故事情節和核心內容,在高速發展的現在用最快節奏來完成對歷史的描述。微歷史就像食物中的快餐,快餐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不講究環境、不講究什麼吃飯習俗,可以邊走邊吃,可是快速打包、更加便於攜帶,從而受到大眾的喜歡。所以歷史這樣本來就容易被寫的長篇大論的,那么在當下這個社會中顯然讓很多想了解一些歷史的人感到很無奈,要花大量的時間去仔細閱讀,而且還要抓緊時間,否則會造成看了後面的忘記了前面的,有時還要時不時翻看前面的章節。捧著一本專著閱讀者多數是歷史學系的人,而這樣的歷史書籍絕對不能當做歷史快餐來品嘗。
因此,這本微歷史恰恰可以說滿足了上面讀者的需求,作者將每個故事編寫的短小幹練,讀起來所花費的時間很短,你可以在公車、捷運中閱讀。而且故事與故事之間沒有太多的必然聯繫,即便你看了沒記住太多也無所謂,因為這根本不影響本書的閱讀。這就是快餐歷史,它的出現將改變歷史書籍大而全、重而繁雜的特點。
故事的選擇上作者也下了一番功夫,選擇的故事不是像記錄流水賬,而是按照它的關係進行分類,選擇較為重要的故事加以微型化,從而起到閱讀後,可以知曉當時社會各方面。看著老照片憶起早期的中國社會風貌,看著文化的變遷,體會著歷史的點點滴滴。我們不一定是要做歷史學者,但是我們可以做個懂點些微歷史的民眾,總歸是很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