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電系統多尺度力學問題研究與實驗驗證》是依託吉林大學,由徐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機電系統多尺度力學問題研究與實驗驗證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徐旭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微機電系統多尺度力學問題研究與實驗驗證》是依託吉林大學,由徐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微機電系統多尺度力學問題研究與實驗驗證》是依託吉林大學,由徐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微機電系統(MEMS)是當前的研究熱點問題之一,但基礎理論研究遠落後於製造加工,是阻礙其發展的瓶頸。尺寸微小是MEMS的基...
《微機械摩擦副接觸力學行為跨尺度耦合分析方法研究》是依託昆明理工大學,由楊曉京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地區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微機械摩擦副接觸力學行為直接關係到微機電系統的設計、製造、使用壽命等諸多方面。它表現出不同於巨觀接觸力學的新特性,有許多特殊現象和規律有待進一步探索和研究,需要發展新的分析理論與方法...
2、張向軍,《微機電系統力學基礎》.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2, 7 獲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專利情況 1、 張向軍,徐濤,索軼平等. 一種用於體外循環的人工肺(發明專利202010449330.4)2、 張向軍,徐濤,索軼平等. 一種用於血液氣體交換的體外循環系統(發明專利202020898538.X)3、 張向軍,徐濤,索軼...
《微機電系統(MEMS)工藝基礎與套用》是2016-2-1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邱成軍,曹姍姍,卜丹。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從基本理論和具體套用方面闡述MEMS工藝。主要介紹MEMS的概念、發展現狀與趨勢及力學相關知識;重點闡述MEMS實現工藝,主要有刻蝕(包括各向同性和各向異性刻蝕的原理、實現的方法、以及刻蝕自停止技術和乾法刻蝕...
力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同時又是一門技術學科。它研究能量和力以及它們與固體、液體及氣體的平衡、變形或運動的關係。力學可區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三部分,靜力學研究力的平衡或物體的靜止問題;運動學只考慮物體怎樣運動,不討論它與所受力的關係;動力學討論物體運動和所受力的關係。現代的力學實驗設備,諸...
《微機電技術》是2014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文超、婁利飛。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微機電技術基本內容、分析方法和主要套用,包括微機電系統概述、材料、工藝、典型器件、套用RF MEMS及重構天線MEMS力學問題等。書中包含大量圖、表,研究成果及相關結論,內容豐富。本書可供高年級本科生和...
機電系統分析動力學是機電耦聯繫統最有效和最基本的建模與分析理論基礎之一。本書主要從演繹分析的角度給出機電耦聯繫統的分析和套用方法,歸納總結並用統一的觀點和方法研究機電系統的力學、電學行為,建立力學問題與電路、電磁場問題相結合的模型方法,研究機電耦聯的相互作用規律,並套用於工程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機電...
實驗室將以廣西汽車零部件與整車製造企業的深度合作為背景,立足國內外科學技術前沿,在汽車零部件模組化設計與先進制造技術、汽車輕量化與NVH技術和電動汽車動力系統關鍵技術等研究方向和技術領域進行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使之成為我區汽車新技術研究的創新中心、高層次人才培養中心、學術交流中心。並逐步將廣西汽車零部件...
1993年,任西北工業大學振動工程研究中心主任;5月—9月,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機械系做ARC訪問研究員。1993年3月—1996年9月,任西北工業大學教授。1995年,遴選為博士生導師。1996年9月—2000年10月,任佛山大學副校長。2000年11月—2008年12月,任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歷任上海交通...
暨南大學套用力學研究所、力學與土木工程係為系所合一的教學科研單位,1992年經國務院僑辦批准成立了暨南大學套用力學研究所,2000年6月建立力學與土木工程系。本系在讀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7人、碩士研究生46人、本科學生315人。工程力學為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重大工程災害與控制”實驗室為教育部重點...
謀劃建設國家實驗室及其基地,支持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形成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綜合性科學研究基地,匯聚一批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團隊。 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突出優勢和特色,圍繞未來科技的新領域、新方向,在人工智慧、高端晶片、超級細菌等方面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研項目,加快解決一批重大科學問題。銜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
(1)微機電系統在武器中套用的發展戰略研究;(2)微機電模組化引信的概念研究;(3)彈侵徹混凝土目標的動力特性研究;(4)結構非線性隨機動力回響研究 個人觀點 相對其它學科,力學是新中國成立後發展最快的,以幾位元老為代表,組建中科院力學所到形成力學學會。發展快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從原來單純的工程套用...
姚英學,白清順,Bex Phillip,Zhang Grace. PCD刀具加工強化複合地板中磨損行為的斷裂力學分析與實驗研究. 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 2004, (1): 1-4.白清順,姚英學,Bex Phillip,Zhang Grace. 聚晶金剛石刀具加工強化複合地板時的切削性能及磨損機理研究. 摩擦學學報. 2003, 23 (2): 81-85.教材與專著 楊凱, ...
微流控晶片中微粒的力學“尺度效應” 常洪龍 尋文鵬 (397)微納米尺度下麥克斯韋方程的適用性 黎永前 (399)仿生微納結構表面氣動減阻行為和原理 苑偉政 王聖坤 周子丹 何洋 馬志波 (405)微納結構形貌對潤濕行為的影響規律 何洋 周慶慶 苑偉政 姜澄宇 (408)微機電系統製造中的黏附問題 謝建兵 郝永存 苑偉政 (412)如...
電氣工程與物理科學間的緊密聯繫與交叉仍然是今後電氣工程學科的關鍵,並且將拓寬到生物系統、光子學、微機電系統(MEMS)。21世紀中的某些最重要的新裝置、新系統和新技術將來自上述領域。3、快速變化。技術的飛速進步和分析方法、設計方法的日新月異,使得社會必須每隔幾年對工程問題的過去解決方案重新全面思考或審查...
1.強化未來產業基礎研究。加大未來產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支持湖北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重大創新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加強未來產業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供給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實施6G創新工程、人形機器人突破工程、腦機接口融合套用工程、合成生物創新引領工程、人工智慧大模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童秉綱提出,智慧型可變形飛行器研究可以從自然界生物的飛行和遊動得到重要啟示,因此要高度重視仿生學等基礎性研究,包括昆蟲和鳥類的飛行原理,抗風穩定飛行的能力,乃至生物材料和結構等。有些問題雖然很難,但不能因為難就放棄,要從實際需求出發,用系統工程的觀點加以安排。對...
2001年,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金屬研究所作訪問學者;同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002年7月,任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主任。2007年,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2015年7月,任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席教授。2018年,在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分子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作訪問學者。2023...
我國的燃燒與爆轟研究與國外相比仍存在許多不足,主要包括:無法採用先進的計算方法進行三維燃燒與爆轟的計算;燃燒與爆轟試驗研究的實驗設備落後於國外已開發國家;燃燒與爆轟發動機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七)含能材料技術 在含能材料設計與合成、火炸藥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等基礎技術方面,國內與國外的差距較大,缺乏系...
孫博華,1963年12月出生於 江蘇徐州,力學家和微 系統技術專家,南非科學院院士,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力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首席 科 學家。孫博華於1983年7月獲得西安公路學院工程力學專業工學學士學位;1986年6月獲得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結構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學位;1986年6月—9月任西安冶金...
2014年2月—2018年12月,任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9年7月7日18時,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市病逝,享年56歲。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曾攀的研究領域涉及材料成形數值模擬、複雜力學問題高精度建模方法、複雜裝備結構分析以及超輕結構設計及套用等多個領域。學術論文 截至2019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