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從16位到32位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從16位到32位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從16位到32位》是2014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從16位到32位
  • 作者:喬志偉,張艷兵,李順增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
  • 開本:16 開
  • ISBN:978711534342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4篇,共14章,內容包括:計算機的硬體組成、8086彙編語言程式設計、8086 CPU特性及其匯流排操作、存儲器配置方法、接口和中斷技術、常用接口晶片及其套用、80386 CPU特性、32位彙編語言及其程式設計。
  本書既有16位彙編語言與微機原理的內容,又有32位彙編語言的內容,可以作為非電類和電類相關專業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微機、單片機、DSP以及嵌入式系統的科研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篇 16位彙編語言部分
第1章 微機系統基礎知識 
 1.1 微機的發展、分類與套用 
 1.1.1 微機的發展過程 
 1.1.2 微機的分類和套用 
 1.2 微機系統的組成 
 1.2.1 微處理器 
 1.2.2 微型計算機 
 1.2.3 微型計算機系統 
 1.3 二進制數及運算 
 1.3.1 二進制數 
 1.3.2 二進制數的運算 
 1.3.3 數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3.4 帶符號數的溢出 
 1.4 編碼 
 1.4.1 BCD碼 
 1.4.2 字元的表示(ASCII碼) 
 本章小結 
 
第2章 計算機硬體組織的邏輯結構 
 2.1 8086 CPU的邏輯結構 
 2.1.1 CPU的基本功能 
 2.1.2 8086 CPU的邏輯結構 
 2.2 8086存儲器的邏輯結構 
 2.2.1 信息存儲 
 2.2.2 8086存儲器的分段結構 
 2.2.3 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 
 2.2.4 8086的存儲體 
 2.3 連線埠空間的邏輯結構 
 本章小結 
 
第3章 8086指令系統 
 3.1 定址方式 
 3.1.1 立即數定址方式 
 3.1.2 暫存器定址方式 
 3.1.3 直接定址方式 
 3.1.4 暫存器間接定址方式 
 3.1.5 暫存器相對定址方式 
 3.1.6 基址變址定址方式 
 3.1.7 基址變址相對定址方式 
 3.1.8 隱含定址方式 
 3.2 指令系統 
 3.2.1 數據傳送指令 
 3.2.2 標誌位設定/處理器控制指令 
 3.2.3 算術運算指令 
 3.2.4 串操作指令 
 3.2.5 邏輯運算指令 
 3.2.6 移位指令 
 3.2.7 控制轉移指令 
 本章小結 
 
第4章 彙編語言程式設計 
 4.1 程式設計語言與彙編語言 
 4.2 彙編語言源程式 
 4.2.1 彙編語言源程式結構 
 4.2.2 彙編語言程式設計過程 
 4.2.3 彙編語言中的語句 
 4.2.4 返回DOS 
 4.3 偽指令 
 4.4 DOS系統功能調用和BIOS功能調用 
 4.4.1 概述 
 4.4.2 系統功能調用方法 
 4.4.3 常用DOS功能調用 
 4.5 結構化彙編語言程式設計方法 
 4.5.1 程式設計的基本步驟 
 4.5.2 順序、分支與循環程式結構 
 4.6 子程式結構及參數傳遞方法 
 4.7 宏彙編 
 本章小結 
 
第2篇 16位微機原理部分
 
第5章 8086 CPU 
 5.1 8086 CPU的外部特性 
 5.2 8086 CPU的工作模式及其配置 
 5.2.1 8086 CPU最小工作模式下的典型配置 
 5.2.2 8086 CPU最大工作模式下的典型配置 
 5.3 最小模式下的匯流排操作 
 5.3.1 時鐘周期、匯流排周期及指令周期 
 5.3.2 匯流排操作 
 本章小結 
 
第6章 存儲器 
 6.1 存儲器概述 
 6.1.1 存儲器的分類 
 6.1.2 半導體存儲器主要性能指標 
 6.1.3 存儲器晶片的一般結構 
 6.2 隨機存儲器 
 6.2.1 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 
 6.2.2 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 
 6.2.3 雙口RAM 
 6.3 唯讀存儲器 
 6.3.1 紫外線擦除可程式唯讀存儲器(EPROM) 
 6.3.2  電擦除可程式唯讀存儲器(E2PROM) 
 6.3.3 快速擦寫存儲器(FLASH Memory) 
 6.4 存儲器地址選擇 
 6.4.1 線選法 
 6.4.2 全解碼法 
 6.4.3 部分解碼法 
 6.5 CPU與存儲器的連線 
 6.5.1 CPU與存儲體連線時需解決的問題 
 6.5.2 8位CPU與存儲器的連線 
 本章小結 
 
第7章 接口及其編程策略 
 7.1 接口概述 
 7.1.1 接口電路的必要性 
 7.1.2 接口電路的功能 
 7.1.3 接口的邏輯結構 
 7.1.4 接口電路的硬體設計方法 
 7.2 I/O程式設計方法 
 7.2.1 初始化連線埠 
 7.2.2 傳送數據 
 7.2.3 連線埠結束設定 
 7.2.4 後續數據處理 
 7.3 DMA傳送 
 7.3.1 DMAC功能 
 7.3.2 DMAC結構 
 7.3.3 DMA工作方式 
 7.3.4 DMA工作過程 
 本章小結 
 
第8章 中斷技術及中斷控制器 
 8.1 中斷概述 
 8.1.1 中斷的基本概念 
 8.1.2 中斷的功能 
 8.1.3 中斷處理的一般過程 
 8.2 8086中斷系統 
 8.2.1 8086中斷類型 
 8.2.2 8086中斷優先權 
 8.2.3 中斷向量與中斷向量表 
 8.2.4 中斷服務程式 
 8.3 中斷控制器8259A 
 8.3.1 8259A的內部結構及外部引腳 
 8.3.2 8259A對外部中斷的處理過程 
 8.3.3 8259A的擴充及套用 
 本章小結 
 
第3篇 接口套用部分
 
第9章 8255A可程式接口晶片及其套用 
 9.1 8255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特性 
 9.1.1 8255內部結構 
 9.1.2 8255A的外部特性 
 9.2 8255A的控制方法 
 9.2.1 8255A的控制字 
 9.2.2 8255A的工作方式 
 9.3 8255A在鍵盤設計中的套用 
 9.4 8255A在LED設計中的套用 
 本章小結 
 
第10章 定時器/計數器8253 
 10.1 8253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特性 
 10.1.1 8253的內部結構 
 10.1.2 8253的外部特性 
 10.2 8253的工作方式 
 10.2.1 8253的編程 
 10.2.2 8253的工作方式 
 10.3 8253的套用 
 10.3.1 8253與系統匯流排的連線 
 10.3.2 IBM PC機中的8253 
 10.3.3 8253的編程 
 10.3.4 8253的套用 
 本章小結 
 
第11章 模/數及數/模轉換 
 11.1 模擬設備測控概述 
 11.2 D/A轉換器 
 11.2.1 D/A轉換原理 
 11.2.2 D/A轉換器的性能指標 
 11.2.3 常用的D/A轉換器 
 11.2.4 D/A轉換器套用 
 11.3 A/D轉換器 
 11.3.1 A/D轉換原理 
 11.3.2 A/D轉換器的性能指標 
 11.3.3 常用的A/D轉換器 
 11.3.4 A/D轉換器套用 
 本章小結 
 
第4篇 32位基於Windows控制台的彙編語言程式設計方法
 
第12章 80386 CPU 
 12.1 內部結構 
 12.2 外部特性 
 12.3 暫存器結構 
 12.4 工作模式 
 本章小結 
 
第13章 32位CPU指令系統 
 13.1 定址方式 
 13.2 指令系統 
 13.2.1 數據傳送類指令 
 13.2.2 算術運算類指令 
 13.2.3 邏輯運算類指令 
 13.2.4 串操作類指令 
 13.2.5 控制轉移指令 
 13.2.6 處理器控制指令 
 13.2.7 高級語言指令 
 本章小結 
 
第14章 基於Windows控制台的32位彙編語言程式設計方法 
 14.1 上機環境及上機過程 
 14.2 簡化形式的源程式框架 
 14.2.1第一部分——模式定義部分 
 14.2.2第二部分——包含檔案定義部分 
 14.2.3第三部分——數據段 
 14.2.4第四部分——代碼段 
 14.2.5 其餘說明 
 14.3 Windows API函式調用方法 
 14.4 控制台下鍵盤輸入和顯示器輸出的常用API介紹 
 14.5 WIN32控制台程式舉例 
 本章小結 
 
附錄1 DOS系統功能調用 
附錄2 BIOS功能調用 
附錄3 ASCII字元表 
附錄4 常用DEBUG命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