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尺度塑性力學

微尺度塑性力學

《微尺度塑性力學》是2009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材料微尺度力學行為的尺寸效應實驗現象,重點介紹了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微尺度應變梯度塑性理論及對微尺度實驗現象的解釋,以及對裂紋尖端微尺度範圍內解理斷裂的套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微尺度塑性力學
  • 類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文庫
  • 頁數:280頁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序言,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叢書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文庫
平裝:280頁
正文語種:英語
開本:16
ISBN:9787312022685
條形碼:9787312022685
商品尺寸: 23.6 x 16.6 x 1.6 cm
商品重量: 481 g
ASIN:B002EFJ4TC

內容簡介

書中融會貫通地介紹了國內外學者的原創性工作和創新性學術思想。全書共8章。第1章介紹了應變梯度塑性理論的套用背景及經典微極理論;第2章介紹了金屬材料典型的微尺度力學實驗現象;第3至7章介紹了幾種典型的應變梯度理論及其套用;第8章介紹了應變梯度理論在微觀斷裂力學中的套用。《微尺度塑性力學》適合從事固體微尺度力學、先進材料的微結構設計與力學性能最佳化、微機電和微電子元件力學行為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及工程師使用和參考,也可供力學專業及材料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閱讀參考。

編輯推薦

《微尺度塑性力學》是陳少華等編著的,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出版。

目錄

Preface to the USTC Alumni's Series
Preface
1 Introduction
1.1 Brief introduction of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1.2 An overview of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theory
1.3 Micro-polar theory
2 Micro-scale experiments
2.1 Torsion experiments on copper wires
2.2 Micro-meter thin-beam bending
2.3 Micro-meter particle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
2.4 Micro and nano-indentation
3 Theories proposed by Fleck and Hutchinson
3.1 Couple stress theory (CS)
3.2 Strain gradient (SG) theory proposed by Fleck and Hutchinson (1997)
3.3 Torsion of thin wires
3.4 Bending of thin beams
3.5 Micro-indentation hardness
3.6 Size effects in particle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4 MSG and TNT theories
4.1 A law for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4.2 Deformation theory of MSG
4.3 Bending of thin beams
4.4 Torsion of thin wires
4.5 Micro-indentation hardness
4.6 Size effects in the particle-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
4.7 Taylor-based non-local theory of plasticity (TNT)
5 C-W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theory
5.1 A hardening law for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theory
5.2 C-W couple-stress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theory
5.3 Verification of C-W couple-stress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theory
5.4 C-W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theory
5.5 Thin wire torsion and ultra-thin beam bend
5.6 Micro-indentation hardness
5.7 Size effects in particle reinforced metal-matrix composites
6 Strain curl theory
6.1 The continuum theory of dislocation
6.2 Plastic strain curl theory
6.3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micro-indentation tests
7 Strain gradient theory based on energy non-local model
7.1 Classical non-local theory of elasticity
7.2 A new framework of non-local theory
7.3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strain gradient theory
7.4 Thin wire torsion and ultra-thin beam bend
7.5 Analysis of micro-indentation
8 Cleavage fracture near crack tip
8.1 Steady-state crack growth and work of fracture for solids characterized by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8.2 Fracture in MSG plasticity
8.3 Application of C-W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on the cleavage fracture of crack tip
8.4 Prediction of strain-curl theory on plane-strain crack tip field

序言

大學最重要的功能是向社會輸送人才。大學對於一個國家、民族乃至世界的重要性和貢獻度,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畢業生在社會各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來體現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校只有短短的50年,之所以迅速成為享有較高國際聲譽的著名大學之一,主要就是因為她培養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志向高遠、基礎紮實、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在國內外科技、經濟、教育等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為中國科大贏得了“科技英才的搖籃”的美譽。
2008年9月,胡錦濤總書記為中國科大建校五十周年發來賀信,信中稱讚說: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依託中國科學院,按照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方針,弘揚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風,努力推進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改革創新,為黨和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原創性科技成果,為推動我國科教事業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據統計,中國科大迄今已畢業的5萬人中,已有42人當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同期(自1963年以來)畢業生中當選院士數最多的高校之一。其中,本科畢業生中平均每1000人就產生工名院士和700多名碩士、博士,比例位居全國高校之首。還有眾多的中青年才俊成為我國科技、企業、教育等領域的領軍人物和骨幹。在歷年評選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作為科技界、科技創新型企業界青年才俊代表,科大畢業生已連續多年榜上有名,獲獎總人數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