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2.0:從環境治理到綠色增長

循環經濟2.0:從環境治理到綠色增長

《循環經濟2.0從環境治理到綠色增長》是2009年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諸大建。

基本介紹

  • 書名:循環經濟2.0:從環境治理到綠色增長
  • 作者:諸大建
  • ISBN:7560841678, 9787560841670
  • 頁數:385頁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尺寸:22.8 x 14.8 x 2 cm
  • 重量:481 g
  • 版次:1
  • 叢書名:循環經濟與中國綠色發展叢書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諸大建,管理學博士,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985工程同濟大學城市研究創新基地學科帶頭人,同濟大學公共管理系主任,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4-2005年為美國哈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高級研究學者,1994-1995年為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可持續發展與管理、城市發展與管理、巨觀政策與管理等。兼任上海市政府特邀決策諮詢專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管理學部委員、建設部可持續發展與資源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聯合國環境署全球綠色新政報告諮詢專家、瑞士達沃斯《世界資源論壇》國際專家委員會專家,以及多份國際SCI雜誌的編委。

內容簡介

《循環經濟2.0:從環境治理到綠色增長》內容簡介:作者多年來從事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的研究,在國內最先引進了循環經濟的理論,提出了現在被學術界和決策層廣泛套用的有關循環經濟的概念和方法。《循環經濟2.0:從環境治理到綠色增長》選集了作者1998年以來有關循環經濟的代表性論文。強調了循環經濟研究需要從環境治理導向升華到綠色增長導向。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指出對循環經濟的經濟學理研究與政策意義思考有兩種不同的路徑,一種是基於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路徑,還有一種是基於1980年代以來在國際上異軍突起的生態經濟學的研究路徑,指出後一方向的研究更符合自然資本稀缺條件下的中國發展情況。二是不同於許多僅僅將循環經濟等同於各種形式和各種規模的垃圾經濟的研究,認為循環經濟的操作形式。按照非物質化水平的依次提高,應該有廢棄物的循環、產品的循環和服務的循環等三種方式.發展循環經濟的最高目標是要通過物質產品的服務化,實現產品功能與物質消耗的脫鈞,實現經濟成長與物質消耗的脫鈞。這正是中國的循環經濟與德國和日本的垃圾經濟的重要區別。三是認為發展循環經濟的目標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消耗的脫鉤,但是減物質化戰略需要區分兩種不同的經濟類型,提出了到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與自然資本消耗在人均生態足跡保持在世界平均水平的基礎上實現相對脫鈞的C模式,這既區別了經濟成長導致自然資本壓力持續增長的傳統A模式,又區別了國外針對後工業社會發展提出的絕對減物質化的B模式。

目錄

叢書序/1
前言/1
0 導論循環經濟的10個觀點/1
第1篇 界定循環經濟/35
1 從可持續發展到循環型經濟/37
2 環境革命時代與生活方式變革/58
3 循環經濟的對象-主體-政策模型/70
4 生產者責任延伸制的SOP模型和激勵機制/84
5 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與管理的生態經濟學/104
6 生態文明:需要深入勘探的學術疆域/122
7 循環經濟深化研究的一個框架/137
第2篇測量循環經濟/151
8 作為政策工具的可持續發展/153
9 資源生產率的理論、方法與套用/169
10 生態效率與循環經濟/178
11 生態效率是循環經濟的合適測度/189
12 城市循環經濟規劃的分析工具及其套用/202
13 作為循環經濟測度的生態效率及其實證/217
14 基於脫鉤發展的兩型社會城市的理論與研究方法/231
15 上海經濟的直接物質投人和市內物質消耗/242
第3篇 實施循環經濟/257
16 循環經濟理論與全面小康社會/259
17 C模式:自然資本約束條件下的中國發展/271
18 基於三重底線的我國生態文明政策變革/281
19 1980-2005年:中國經濟成長對福利的貢獻/302
20 上海建設循環經濟型國際大都市的思考/317
21 基於循環經濟理論的上海水資源治理模式/330
22 上海發展低碳經濟的內涵、目標與對策/349
參考文獻/3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