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循環經濟倡導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廢物排放的最小化為目標。循環型經濟發展模式被認為是從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衝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最佳途徑。企業作為社會生產和經濟成長的主體,在循環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全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發展循環經濟離不開企業,企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決定了全社會循環經濟建設的成敗。因此,研究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本文首先討論了循環經濟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可持續發展理論、工業生態學理論、系統科學、企業演化論、生產責任延伸制等,這些理論為深入研究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循環型企業的模式提供了理論支撐。傳統體制下企業行為與循環經濟下企業行為有著很大的差異:經營目標從追求自身利潤最大化轉變為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結合,循環經濟下企業要自覺地把環境資源價值納入到生產核算體系中去,作為制定企業決策和衡量企業效益的重要依據,循環經濟下企業必須更多地套用減量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等循環利用的先進技術,環境質量的改善與循環型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是可以同時實現的。循環經濟下,資源環境因素被內生化到企業生產函式中,計算資源成本和環境成本條件下的企業行為最最佳化與傳統企業有很大的不同。
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對於社會具有正的外部效應,也面臨一些難題:成本上升、技術限制、價格障礙等。發展循環經濟,必須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調節作用、政府的引導和監督作用,把各方利益當作連線各主體的重要紐帶,建立相應的利益協調機制。本文分析了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動力機制,構建了政府、消費者和企業多主體博弈模型。通過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外部主體的行為選擇(政府和消費者的策略)決定企業生產行為的選擇;由於消費者對綠色產品和偽綠色產品存在著逆向選擇,因此政府必須對消費市場進行干預,政府還可以採取補貼和有效的激勵、監督等手段推動企業發展循環經濟。
國外已經形成了企業循環經濟成功模式,如杜邦模式和卡倫堡模式,對推動循環型企業的發展具有一定借鑑及指導意義。循環型企業模式的共同點在於:清潔生產是核心,循環技術是關鍵,資源循環利用是目標,產業鏈是紐帶。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一些企業針對行業特點和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成功地運用清潔生產技術,建立了產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