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累積因果原理是經濟學家繆爾達爾提出的,他認為經濟發展不僅僅是產出增長,應包括整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制度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由產出與收入,生產條件,生活水平,對待工作與生活的態度,制度,政策等六大因素組成,各種因素是互為聯繫,互為因果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循環累積因果原理
- 出處:《地球科學概論》
循環累積因果原理是經濟學家繆爾達爾提出的,他認為經濟發展不僅僅是產出增長,應包括整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制度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由產出與收入,生產條件,生活水平,對待工作與生活的態度,制度,政策等六大因素組成,各種因素是互為聯繫,互為因果的。
循環累積因果原理是經濟學家繆爾達爾提出的,他認為經濟發展不僅僅是產出增長,應包括整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制度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由產出與收入,生產條件,生活水平,對待工作與生活的態度,制度,政策等六大因素組成,各種因素...
因此發展快的地區將發展得更快,發展慢的地區將發展得更慢,這就是循環累積因果原理。這一原理的作用就導致“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的形成。繆爾達爾用循環累積因果關係解釋了“地理上二元經濟”的消除問題,他認為,循環累積因果關係將對...
循環累積因果理論,亦稱“累積因果理論”。由瑞典經濟學家繆爾達爾1957年提出,後經英國卡爾多、迪克遜(R.J.Dixon)和瑟爾沃爾(Anthony Thirlwall,1941— )等人發展並具體化為模型。該理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在空間上並不是同時產生和均勻...
二、循環累積因果關係 三、內生的非對稱 四、突發性聚集 五、區位黏性 六、駝峰狀聚集租金 七、疊加區和自我實現的預期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資本創造模型 第一節 對稱CC模型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 對稱的CC模型 一、基本假設 ...
1.岡納·繆爾達爾的循環累積因果論 該理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在空間上並不是同時產生和均勻擴散的,而是從一些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始,一旦這些區域由於初始優勢而比其他區域超前發展,則由於既得優勢,這些區域就通過累積因果過程,不斷積累有...
納克斯(Ragnar Nurkse)的《不已開發國家的資本形成問題》(1952)是以楊格的“循環累積因果原理”為開篇展開討論的;綱納·繆達爾(Karl Gunnar Myrdal)在《經濟理論與不發達地區》(1957)中所提出的地區或國際間的“貧因的惡性循環”...
(1)納克斯(Nurkse)於1953年提出“貧困惡性循環論(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2)納爾遜(Nelson)於1956年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理論;(3)繆爾達爾於1957年提出“循環累積因果論”。這些理論認為...
1957年繆爾達爾提出循環累積因果原理:在市場力量的作用下,發達區域表現為一種上升的正反饋運動,不發達區域經濟表現為一種下降的正反饋運動。在這種循環累積過程中,存在著擴散和極化兩種效應。擴散效應是指發達區域強大經濟勢能向周邊區域的...
這一現象背後的機制可以用瑞典經濟學家綱納·繆達爾(Gunnar Myrdal)提出的循環積累因果理論結合來解釋,即“貧窮是一種惡性循環,既是原因又是結果”。例如富人可以為他們的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包括私立學校、輔導班等,這使得他們...
累積因果理論 累積因果理論,由著名經濟學家繆爾達爾提出,後經卡爾多、迪克遜和瑟爾沃爾等人發展並具體化為模型。繆爾達爾等認為,在一個動態的社會過程中,社會經濟各因素之間存在著循環累積的因果關係。某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另一...
15.3 循環累積因果理論 16 新結構區域經濟政策與實踐 介紹世界各國經濟結構變遷的過程與驗證新結構區域經濟政策理論的有效性.課時 16.1 亞洲四小龍經濟結構變遷 16.2 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結構變遷 16.3 南美和非洲地區的經濟結構變遷 17 ...
第七章 循環累積因果理論 第一節 循環累積因果理論的提出及內涵 第二節 循環累積因果理論的套用與評價 參考文獻 第八章 區域產業結構理論 第一節 區域產業結構的演變 第二節 區域產業結構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區域主導產業的選擇 第四...
1、經濟系統內生的循環累積因果關係決定了經濟活動的空間差異 巨觀的經濟活動空間模式是微觀層次上的市場接近效應和市場擁擠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追逐市場接近性優勢的微觀經濟的主體的行為產生了聚集力,即價格指數效應和本地市場放大效應,...
第三章著重分析了三類主要問題區域的一般形成原因和機制、基本特徵及其相互區別,以深化對問題區域的認識,為問題區域識別提供重要的現實依據;爾後,從循環累積因果理論、中心—外圍理論、區域相互依賴理論和問題區域識別動機論四種理論出發,...
繆爾達爾則主要運用經濟、社會“整體性因果”分析方法,對社會和制度現象進行綜合分析。他提出“社會過程理論”,該理論依據“循環累積因果關係”原理來分析和解釋社會的演化和變遷。80年代以後,該學派思想還遠播歐洲,在歐洲成立了“歐洲演進...
大體分為兩類:無時間變數的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理論,如增長極理論、循環累積因果理論、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等;有時間變數的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理論,如倒U形理論和鐘形理論等。
繆爾達爾(G.myradal)在其《進退維谷的美國:黑人問題和現代民主》中提出“循環的或積累的因果關係”原理,即“累積的地區增長和下降”理論,並在《經濟理論和不發達地區》(1957年)和《亞洲戲劇:各國貧困問題考察》(1968年)等著述...
3.3.3 循環累積因果理論 3.3.4 佩魯增長極理論 3.3.5 波特競爭優勢理論 3.4 生產性服務業集群的主要動因 3.4.1 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發展 3.4.2 現代製造業的服務化需求 3.4.3 人力資本累積和知識創新的驅動 3.4.4...
四、循環累積因果理論 五、回流及擴散效應理論 六、增長極理論 七、點軸開發理論 八、核心—邊緣理論 第八章 流量經濟理論與城市聚散效應及城市圈理論 第一節 城市發展中聚集效應的經濟學分析 一、聚集效應對城市經濟成長的影響 二、...
三、循環積累因果聯繫理論 關鍵字 思考題 第十四章 貨幣學派與供給學派:古典經濟學範式的復歸 第一節 貨幣學派 一、思想淵源 二、現代貨幣數量論 三、貨幣分析 四、“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理論 第二節 供給學派 一、供給學派的理論...
社會資本的循環 循環累積因果關係 循環生產與縱向整合 階級 世界資本主義的階級分析 階級進程 家庭的階級結構 資本主義的階級 階級與經濟發展 古典政治經濟學 社會集體財富 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經典文獻 商品拜物教 公共財產資源 康芒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