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區域識別研究

外文題名

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of problem regions

論文作者

彭澎著

導師

張可雲指導

學科專業

區域經濟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區域經濟 經濟政策 識別

館藏號

F061.5

館藏目錄

2010\F061.5\1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問題區域識別研究
  • 外文名: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of problem regions
  • 論文作者:彭澎
  • 導師:張可雲
簡介,研究方向,種類,

簡介

經歷了二戰前後來自區域經濟發展領域的眾多挑戰洗禮後,“問題區域”在西方學者和政界人士看來早已不再屬於新鮮概念之列。問題區域識別的直接目的是明確區域政策的作用方向,增強區域政策的空間針對性,從而充分發揮區域政策在改善問題區域發展狀況和促進區域間協調發展方面的積極的空間效應。
因此,在識別問題區域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有效的區域經濟政策已成為發達世界內廣泛認可的政策實踐行為。 對於剛實現人均GDP超2000美元的關鍵性跨越的中國而言,伴隨發展階段的躍進,各種區域問題和問題區域的相繼呈現,對中國進行問題區域識別也提出了客觀要求。
無論是從解決中國突出的現實區域經濟問題、加強和完善中國的區域管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是從更巨觀尺度的全球化背景下增強中國國際綜合競爭力的角度看,問題區域識別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國際上關於問題區域識別的研究較少,尚未形成清晰的、系統的一般研究架構體系。問題區域識別在中國則屬於嶄新的、亟待全面深入研究的領域。
因此,問題區域識別研究是一個既富有重大而深遠的實踐意義又具有豐富而深刻的理論意義的課題。 本文嘗試按照一定的邏輯關係較為系統地建立起問題區域識別研究的基本框架。
在研究過程中主要立足於問題區域識別的實踐經驗和一般原理,並重點從落後區域、蕭條區域、膨脹區域三類典型的問題區域出發,運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法、歷史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動態分析法、圖像顯示法等多種方法對問題區域識別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探討。

研究方向

研究圍繞“如何識別”這一條主線展開,由三大部分構成一個邏輯體系:
第一部分,問題區域識別的基本問題,重點是界定、剖析問題區域識別基於的重要概念以及通過對問題區域的成因與基本特徵的分析為問題區域識別提供現實依據;
第二部分,問題區域識別的一般操作問題,主要從問題區域識別的基本前提與制度保障、指標與方法選擇、典型的國際經驗三方面內容闡述如何識別問題區域;
第三部分,中國的問題區域識別實踐問題,轉向對中國如何進行問題區域識別的現實思考。 本文的研究內容共分為八章。
第一章主要闡明了本文的現實與理論研究意義、研究思路與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創新點與研究難點,並重點對國內外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綜述。
第二章重點對研究涉及的幾個重要區域概念——區域、勻質區域、功能區域、規劃區域、問題區域、標準區域及其相互關係進行了界定和闡釋,並在指明問題區域識別的含義與特點的基礎上,就區域管理體系、區域政策程式兩個層次從一般意義上闡明了問題區域識別在區域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其中,對區域特徵和勻質區域、功能區域、規劃區域的理論分析,是深入進行問題區域識別研究的極為重要的抽象基礎。

種類

本文認為在界定問題區域時可以分廣義和狹義兩種。
廣義的問題區域是指區域問題突出的地域空間。對問題區域的狹義界定是指通過賦予問題區域更為明確的內涵,體現問題區域在區域政策框架下的根本屬性。本文採用狹義的界定,所論及的問題區域是指由中央政府區域管理機構依據一定的規則和程式確定的受援對象,是患有一種或多種區域病而且若無中央政府援助則難以靠自身力量醫治這些病症的區域。同時,本文對問題區域識別的研究主要從落後區域、蕭條區域、膨脹區域三類典型的問題區域出發。本文認為問題區域識別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其一,以“自上而下”為主導,具有較強的剛性;其二,是套用型經濟區劃而非認識型經濟區劃。
第三章著重分析了三類主要問題區域的一般形成原因和機制、基本特徵及其相互區別,以深化對問題區域的認識,為問題區域識別提供重要的現實依據;爾後,從循環累積因果理論、中心—外圍理論、區域相互依賴理論和問題區域識別動機論四種理論出發,較為深入地論述了問題區域識別的原因與重要意義。重要觀點為:落後區域是有史以來經濟從未發達過的區域,其核心特徵是發展極不充分狀態下的“落後”;蕭條區域是曾經達到較高或極高的經濟發展水平但由於未適時調整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而陷入困境的區域,其核心特徵是結構性衰老背景下的“蕭條”;膨脹區域是人口和經濟活動密度過大的區域,一般是一個國家的首都或核心城市區域,經濟發展已達到一定水平,其核心特徵是增長與發展在空間上過度集中而引發的“膨脹”。
第四章主要從職能機構的設定、標準區域的劃分、問題區域識別程式的確立和相應法律法規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四個方面討論了問題區域識別的基本前提與制度保障問題。本文認為問題區域識別應主要從前述四大方面滿足對前提條件與制度保障因素的要求。
其中,標準區域劃分的一般原則應包括:勻質性或稱區內一致性;內聚性;行政可行性;規模平衡性;歷史沿承性;國土全覆蓋性;層級性;非重疊性;生態性。問題區域識別應遵循目標導向性原則、簡潔性原則、行政區界相對完整原則、規模適當原則、靈活性原則、動態調整原則這六項基本原則。
在識別原則的引導和約束下,問題區域識別的程式以直線形式漸次推進,然後通過一個迴路循環往復,並由此保持長期的穩定性。一般而言,其程式由明確問題區域類型、特徵與賦予統一的名稱、選定基本空間單元、確定識別指標、標準與識別方法、規定空間覆蓋程度、具體進行識別並得出初步的識別結果、對初步的識別結果進行分析調整(公眾參與反饋)、以法定程式和立法形式確定問題區域框架七個步驟構成,通過動態調整機製得以循環。 第五章著眼於方法論層面。
首先,提出了問題區域識別指標選取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即科學性、可獲得性、簡潔性、可接受性、可比性和動態性原則,並以此為基礎,從三類主要問題區域的一般特徵出發,結合問題區域識別中指標選取的國際經驗以及相關指標的適用性,重點探討了三類典型問題區域的識別指標選取問題。基本觀點為:識別落後區域的主要指標為人均GDP或人均收入,一般採用一定連續的年限內相對於全國平均水平而言低於某一個標準線的方法對其進行識別;識別蕭條區域的主要指標為失業率、傳統衰退產業所占的比重、人口遷移率、經濟成長率、經濟參與率、就業百分比變化、收入水平指標以及反映土地撂荒、大氣與水污染程度的指標等;在相對粗略的層面上識別膨脹區域時,採用的最主要的指標為人口總量、人口密度和經濟活動密度指標(通常以企業密度反映經濟活動密度),在更為細緻的識別層面,則通常運用人口總量以及各種特定的流指標。
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演進,對應於指標的具體的判別標準需要不斷調整。 然後,基於勻質區域和功能區域的識別路線,主要從原理和套用的角度分別闡釋了三類問題區域的識別方法,並簡要概括了問題區域識別中指標權重值賦予的方法。從勻質區域出發識別落後區域、蕭條區域等問題區域時,套用頻率較高的有加權指數法、量圖分析法、聚類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社會地區分析法等,其技術難度逐漸增大
同時,多種方法相結合、相補充是勻質型問題區域識別研究和實踐中日益明顯的技術方法套用趨勢。功能區域的劃分主要有兩種基本方法,即流分析和空間相互作用分析。在流分析方面,除簡單的流分析之外,圖論方法、分組分解聚類分析方法和模糊聚類分析方法在識別膨脹區域方面較具代表性。在空間相互作用分析方面,以引力分析為核心,西方學者先後提出的引力模型、潛能模型以及在空間相互作用模型的一般框架基礎上新近提出的黑白相互作用模型等是識別膨脹區域的重要方法。 第六章選取區域政策實踐較早、問題區域識別經驗較為豐富且政治架構各具代表性的歐盟、英國、美國進行了具體的案例分析,從而為問題區域識別實踐提供了更具有現實性的經驗指南。
通過具體展現案例國家問題區域識別的歷史過程,並對其實踐特點和得失經驗進行評析,一方面體現了前述問題區域識別的基本要素與一般規律,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了其在問題區域識別中較富啟示性的、或優或劣的獨特之處。 第七章轉向對中國問題區域識別問題的現實思考。在分析中國區域問題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重點總結了中國在問題區域識別方面的現有特點與經驗,主要是扶貧背景下的貧困地區識別歷程及其得失經驗,並進而根據前述幾章對問題區域識別的一般操作問題的研究與典型案例分析,針對中國區域管理的現狀基礎與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演變特徵等,提出了未來中國進行問題區域識別的初步構想。
目前中國較不完善的區域管理制度基礎尚無法使問題區域識別進入統一、規範的實際操作階段。 第八章概括了本文的主要觀點、研究結論,並闡明了在本文的研究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