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牆而走,漢語成語,拼音是xún qiáng ér zǒu,意思是沿著牆走。形容恭順謹慎。出自《左傳·昭公七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循牆而走
- 拼音:xún qiáng ér zǒu
- 釋義:沿著牆走
- 來源出處:《左傳·昭公七年》
循牆而走,漢語成語,拼音是xún qiáng ér zǒu,意思是沿著牆走。形容恭順謹慎。出自《左傳·昭公七年》。
1.謂避開道路中央,靠牆而行。表示恭謹或畏懼。2.為沿牆。出處 《春秋左傳·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共。故其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晉·杜預註:「言不...
循走,讀音是xún zǒu。意思是謂循牆而走。表示恭謹。解釋 謂循牆而走。表示恭謹。出處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上遣 太宗 與 俶 敘齒爲昆仲, 俶 循走,叩頭泣謝曰:‘臣燕雀微物,與鸞鳳序翼,是驅臣於速死之地...
◎ 循 xún 〈動〉(1) (形聲。從彳,盾聲。彳( chì),雙人旁,與行走有關。本義:順著,沿著)(2) 同本義 [along]循,行順也。——《說文》循道而趨。——《莊子·天道》循牆而走。——《莊子·列禦寇》率循大下。——...
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⑥。值於是,粥於是,以糊其口。”其恭儉也若此。’臧孫紇⑦有言:‘聖人之後,若不當世,則必有明君而達者焉。孔子少而好禮,其將在矣。’屬臣曰:‘汝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先王之遺制,考...
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左傳》3. 〈動〉通“嫗”( yù)愛撫;撫育[show tender care for;foster]以下傴拊人之民。——《莊子·人間世》傴伏其子。——《新論·貪愛》又如:傴拊(憐愛撫養);...
正考父一命而傴,再命而僂,三命而俯,循牆而走,孰敢不軌!如而夫者,一命而呂巨,再命而於車上儛,三命而名諸父。孰協唐許!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內視,內視而敗矣。凶德有五,中德為首。何謂中德?
又與奏同。《詩·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歸趨之也。《釋文》奏,本亦作走。音同。又《韻補》葉子與切。《左傳·昭七年》正考父鼎銘: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又葉養里切...
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是,鬻於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孫紇有言曰:『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今其將在孔丘乎。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孟僖子說...
走詳細釋義 編輯 播報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奔跑。 run 《左傳·昭公七年》:“循牆而走。” 走馬觀花;奔走相告 逃跑。 flee 《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前往。 go;tend to 《淮南子·說...
故其鼎銘雲:‘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是,鬻於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孫紇有言曰:‘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今其將在孔丘乎?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使...
鼎銘·一命而僂 《鼎銘·一命而僂》是先秦時期的一首古詩,出自《左傳·昭公七年》,收錄於《古詩源》中。作品原文 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
鼎銘,是漢語辭彙,拼音是dǐng míng,解釋為鼎上鑄刻的銘文。解釋 鼎上鑄刻的銘文。出處 《左傳·昭公七年》:“故其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唐...
出處 《左傳·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共,故其鼎銘雲:'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杜預注:"考父廟之鼎。"
成語資料 【釋義】喝了能醉一千天的酒。比喻好酒。【結構】偏正式 【押韻詞】大杖則走、七郤八手、神龍見首、嘵音瘏口、無風作有、循牆而走、田父野叟、不為戎首、無所可否、革面斂手 成語舉例 你敢喝這千日醉酒嗎?
余又疾夫今之說曰:“以煦煦而嘿,徐徐而俯者善之徒;以翹翹而厲,炳炳而白者暴之徒。”今夫梟鵂晦於晝而神於夜;鼠不穴寢廟,循牆而走,是不近於煦煦者耶?今夫鵠,其立趯然,其動砉然,其視的然,其鳴革然,是不亦...
再命而僂。——《左傳·昭公七年》僂巫跛覡。——《荀子·王制》正考父一命而傴(曲背),再命而僂(彎腰),三命而俯,循牆而走,孰敢不軌!——《莊子·列禦寇》同行則僂身自卑。——《後漢書·鄧後傳》(3) 又如:僂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