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of Fudan University)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託管,是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項目試點高校、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高校、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創始成員。
學院始建於1927年,創立時名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是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1932年獨立為國立上海醫學院;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醫科大學;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併辦學,組建成為新的復旦大學;2012年,新的上海醫學院成立,作為復旦大學黨政的派出機構,行使相對獨立的管理許可權;2018年12月21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約,共建託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及其直屬附屬醫院。
據2022年4月學院官網數據,學院設有直屬院系所10個,附屬醫院18所(含籌),開設10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專業博士學位授予類別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類別6個;有專任教師713人、專職科研人員153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具有高級職稱573人;有在校學生1096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477人,碩士研究生3338人,本科生414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 外文名: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of Fudan University
- 簡稱:復旦上醫
- 創辦時間:1927年
- 創辦人:顏福慶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保留獨立法人資格)
- 學校特色: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項目試點高校(2012年)
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創始成員單位(2018年)
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高校(2022年) - 主管部門:復旦大學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袁正宏、院長:金力
- 專職院士數: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 - 本科專業:10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3個
二級學科12個 - 院系設定:直屬院系6個
- 院訓:正誼明道
- 院慶日:10月22日
-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醫學院路138號
- 院校代碼:19246
歷史沿革
- 源起蘇州
- 創校吳淞
- 獨立建院
- 抗戰西遷
- 心繫家國
- 繼往開來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師資力量
學科建設
- 學科體系
- 重點學科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 教學成果
附屬醫院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獎項 | 成果名稱 | 第一完成人 |
---|---|---|
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基於液體活檢和 組學平台的肝癌診斷新技術和個體化治療新策略 | |
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內鏡微創治療食管疾病技術體系的創建與推廣 | |
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外科術式改變腦血流的基礎與臨床創新 | |
201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了解青光眼 戰勝青光眼 | |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中樞神經系統重大疾病CT/MRI關鍵技術的創新與臨床套用 | |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多學科綜合治療 | |
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專家答疑 腰間盤突出症 | |
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腦組織修復重建和細胞示蹤技術及轉化套用 | |
2012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人腦動態建模、定位與功能保護新技術及其在神經導航中的套用 | |
2012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肝癌肝移植術後復發轉移的防治新策略及關鍵機制 | |
2011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新型可降解塗層冠脈藥物洗脫支架的研製 | |
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肝癌轉移機理的新發現及其意義 | |
201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腎陽虛證的神經內分泌學基礎與臨床套用 | |
200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建立外科新技術治療顱內難治部位的病變 | |
200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肝癌門靜脈癌栓形成機制及多模式綜合治療技術 | |
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雙氯芬酸類解熱鎮痛藥生產新工藝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 | |
200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近視眼手術微型角膜刀系統的關鍵技術及套用 | |
200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轉移性人肝癌模型系統的建立及其在肝癌轉移研究中的套用 | |
200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血管內超聲和都卜勒技術在冠狀動脈疾病診治中的套用研究 | |
200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全長膈神經移位與頸7移位治療臂叢根性撕脫傷 | |
200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耳外科神經功能的保護和重建 | |
200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影像學和介入放射學新技術在肝癌診斷和治療中的系列研究 | |
200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病毒性心肌炎與擴張型心肌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 |
200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乳腺癌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 |
200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蛋白激酶在阿片類物質介導的信號轉導和耐受依賴中的作用 | |
2001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A型肝炎減毒活疫苗保護效果及免疫策略研究 | |
200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重組鏈激酶(r-SK)研製、開發與臨床套用 | |
參考文獻: |
獎項名稱 | 獲獎機構 | 領銜人員 | 獲獎項目 |
---|---|---|---|
上海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許劍民 | 規範化的結直腸癌全過程診療體系的建立與推廣 |
上海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 趙晨 | 致盲性視網膜變性疾病的機制研究與干預新策略 |
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丁小強 | 急性腎損傷防治理論和技術創新與推廣 |
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呂遷洲 | 精細化全天候患者安全合理用藥平台的構建與實踐 |
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曾蒙蘇 | 小和微小肝癌的診斷及其生物學行為的系統影像學研究 |
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樓文暉 |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董智慧 | 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難治性重度肢體缺血的療效與機制研究 |
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馬昕 | 足踝部複雜畸形的功能矯形技術創新與套用 |
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陳亮 | 腦膠質瘤分子特徵可視化的創新研究及套用 |
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 李凱 | 兒童難治性脈管性腫瘤的臨床診治及相關基礎研究 |
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 盧水華 | 結核感染免疫診斷分層解決方案 |
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 徐秀 | 社區開展孤獨症譜系障礙早期篩查和早期干預適宜技術推廣 |
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王春生 | 胸主動脈病變的病程進展早期預警及診療規範研究 |
上海醫學科技獎成果推廣獎 |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 遲放魯 | 開口型人工耳蝸電極的套用及推廣 |
上海醫學科技獎成果推廣獎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姜建元 | 基於國人解剖學研究的腰椎退變性疾病診療關鍵技術的推廣套用 |
資料來源: |
合作交流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院徽
精神文化
- 院訓
- 院歌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院歌》 詞:黃炎培;曲:徐希一 人生意義何在乎?為人群服務; 服務價值何在乎?為人群滅除病苦。 可喜!可喜!病日新兮,醫亦日進。 可懼!可懼!醫日新兮,病亦日進。 噫,其何以完我醫家責任? 歇浦兮湯湯,古塔兮朝陽;院之旗兮飄揚,院之宇兮輝煌。 勖哉諸君,利何有?功何有?其有此亞東幾千萬人託命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