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復旦名師剪影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頁數:275頁
- 開本:16
- 作者:復旦大學老教授協會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復旦名師剪影(醫學卷)》由復旦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復旦大學老教授協會、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編著,《復旦名師剪影》醫學卷即將付梓出版,希望上醫師生都能夠認真讀一讀這本書,從而更加自覺弘揚上醫的優良傳統。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為廣大醫學工作者和醫學生所喜愛,從中汲取營養,讓現代中國大地上湧現大批新時代的醫學大師和名師。
圖書目錄
以“人”為本,敘說復旦——序《復旦名師剪影》 楊玉良
序 韓啟德
為千萬人提供“託命之場”——醫學泰斗顏福慶 錢益民
“正誼明道”身體力行——上醫老院長朱恆璧教授紀事 蕭輔玢
濟世鑄醫魂——記吳紹青教授 李華茵
辦學興業造福民眾——追憶宋梧生教授 宋濤能
奮發有為執著追求——憶谷鏡汧教授 谷伯起
大醫精誠——記沈克非教授 王越琦
孜孜以求,平易近人的生物學專家——緬懷張和岑教授 施大文
為了中國的兒科醫學事業——懷念陳翠貞教授 劉湘雲
為解剖組胚學科奠基——懷念王有琪教授 王蕙仁
大愛無私豐碑長存——憶王淑貞教授 王珏
跨越3個世紀的醫學大家——楊國亮教授 孫國根
醫道傳神師德高尚——記胡懋廉教授 周建瑩
空山獨夜向光明——記榮獨山教授 吳東
別開生面創環衛——我們心中的楊銘鼎教授 寰健
楷模——憶徐豐彥先生 姚泰
銘記師德終生受用——記林飛卿教授 聞玉梅
楊毅教授為我打基礎 周智善
願將此身長報國——追憶郭秉寬教授 趙婧
他與上醫同在——懷念陳同生院長 刁承湘 張浩青
坦蕩蕩上下而求索——憶預防醫學家蘇德隆教授 袁鴻昌
大師的點撥——緬懷張昌紹先生 秦伯益
碧血丹心獻西南——憶錢悳院長 戴鐘英
大師情懷——黃家駟教授二三事 沈亞星
內科元老德澤醫林——記林兆耆教授 張寧萍
我國兒少衛生學的開拓者——記徐蘇恩教授 汪玲
從實踐出發大膽創新——崔之義教授與真絲人造血管 湯釗猷
大家風範——記熊汝成教授 朱延軍
正正派派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朱益棟教授側記 程立
她將一生獻給了腫瘤外科事業——記李月雲教授 王懿輝
謙謙學者溫潤如玉——記何章岑教授二三事余曉波 唐雅婷
獻身醫學崇尚簡樸——懷念導師顧學箕教授 夏昭林
一位重實踐講科學的婦產科專家——司徒亮教授側記 戴鐘英
他為中國麻醉事業而生——吳珏教授側記 金琳 倉靜
病理診斷的先行者與普及者——記顧綏岳教授 王懿輝
住院醫生的好導師——憶顧慶祺教授 郭怡清
追思我的恩師——戴自英教授 張永信
一切為了病人——記吳學愚教授 王薇
中國精神醫學先驅——夏鎮夷教授 江開達 徐韜園
徐達道教授對我的指導和培養 王加生
一個“內分泌亢進”的美麗傳說——記鐘學禮教授 周麗諾 沈稚舟
名醫大家良師益友——憶陶壽淇教授 諸駿仁
“世界斷肢再植之父”——陳中偉教授 邵雲潮
專稿
我們學生編輯出版了Intern's Pocket Book 張金哲
記憶中的上醫 毛江森
上醫往事一二三 韓濟生
溫馨的回憶 楊雄里
難忘上醫師生情 謝基立
大教授的小故事——記蘇德隆教授的幾個小故事 俞順章
豐富生動嚴謹溫馨——感受沈克非老師上課 李華德
我心中永遠的燈塔——想念王淑貞院長 俞瑾
懷念顧綏岳老師 陳忠年
後記 王小林
序 韓啟德
為千萬人提供“託命之場”——醫學泰斗顏福慶 錢益民
“正誼明道”身體力行——上醫老院長朱恆璧教授紀事 蕭輔玢
濟世鑄醫魂——記吳紹青教授 李華茵
辦學興業造福民眾——追憶宋梧生教授 宋濤能
奮發有為執著追求——憶谷鏡汧教授 谷伯起
大醫精誠——記沈克非教授 王越琦
孜孜以求,平易近人的生物學專家——緬懷張和岑教授 施大文
為了中國的兒科醫學事業——懷念陳翠貞教授 劉湘雲
為解剖組胚學科奠基——懷念王有琪教授 王蕙仁
大愛無私豐碑長存——憶王淑貞教授 王珏
跨越3個世紀的醫學大家——楊國亮教授 孫國根
醫道傳神師德高尚——記胡懋廉教授 周建瑩
空山獨夜向光明——記榮獨山教授 吳東
別開生面創環衛——我們心中的楊銘鼎教授 寰健
楷模——憶徐豐彥先生 姚泰
銘記師德終生受用——記林飛卿教授 聞玉梅
楊毅教授為我打基礎 周智善
願將此身長報國——追憶郭秉寬教授 趙婧
他與上醫同在——懷念陳同生院長 刁承湘 張浩青
坦蕩蕩上下而求索——憶預防醫學家蘇德隆教授 袁鴻昌
大師的點撥——緬懷張昌紹先生 秦伯益
碧血丹心獻西南——憶錢悳院長 戴鐘英
大師情懷——黃家駟教授二三事 沈亞星
內科元老德澤醫林——記林兆耆教授 張寧萍
我國兒少衛生學的開拓者——記徐蘇恩教授 汪玲
從實踐出發大膽創新——崔之義教授與真絲人造血管 湯釗猷
大家風範——記熊汝成教授 朱延軍
正正派派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朱益棟教授側記 程立
她將一生獻給了腫瘤外科事業——記李月雲教授 王懿輝
謙謙學者溫潤如玉——記何章岑教授二三事余曉波 唐雅婷
獻身醫學崇尚簡樸——懷念導師顧學箕教授 夏昭林
一位重實踐講科學的婦產科專家——司徒亮教授側記 戴鐘英
他為中國麻醉事業而生——吳珏教授側記 金琳 倉靜
病理診斷的先行者與普及者——記顧綏岳教授 王懿輝
住院醫生的好導師——憶顧慶祺教授 郭怡清
追思我的恩師——戴自英教授 張永信
一切為了病人——記吳學愚教授 王薇
中國精神醫學先驅——夏鎮夷教授 江開達 徐韜園
徐達道教授對我的指導和培養 王加生
一個“內分泌亢進”的美麗傳說——記鐘學禮教授 周麗諾 沈稚舟
名醫大家良師益友——憶陶壽淇教授 諸駿仁
“世界斷肢再植之父”——陳中偉教授 邵雲潮
專稿
我們學生編輯出版了Intern's Pocket Book 張金哲
記憶中的上醫 毛江森
上醫往事一二三 韓濟生
溫馨的回憶 楊雄里
難忘上醫師生情 謝基立
大教授的小故事——記蘇德隆教授的幾個小故事 俞順章
豐富生動嚴謹溫馨——感受沈克非老師上課 李華德
我心中永遠的燈塔——想念王淑貞院長 俞瑾
懷念顧綏岳老師 陳忠年
後記 王小林
後記
《復旦名師剪影》即將出版,作為編委會主任,此時此刻,我首先要深深感謝編委會的全體成員和全體作者的努力,並且向復旦大學和原上海醫科大學的名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復旦名師剪影》,是記錄和闡揚復旦大學和原上海醫科大學文、理、醫各學科名師所創造的輝煌業績、所標樹的崇高風範,是薪傳和弘揚復旦大學優秀傳統的一項校園文化工程。由復旦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復旦大學老教授協會和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共同主持編寫。
楊玉良同志擔任校長以來,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出名師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要求把學校諸多名師在教書育人、做人、治學等方面的事跡作為學校精神文化財富記載下來,以啟迪後人,使復旦大學和原上海醫科大學優秀傳統得以薪傳。一大批名師已經故去,他們當年的學生也已大多年屆古稀,需要尚健在的老教師、老幹部儘快把這些已故名師的事跡“搶救”出來。
楊校長的倡議,引起了校關工委和校老教授協會的重視。兩會負責同志認識到,倡議表達了廣大熱愛復旦、希望把復旦建設得更好的老教授和老幹部的共同心愿。我們的先賢——傑出的教育家馬相伯和傑出的醫學教育家顏福慶創建的復旦大學和上海醫科大學,已經歷了追求民族崛起的百年風雨。百多年來,為國家的科學、文化和醫學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國家各條戰線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關鍵之點在於,復旦和原上醫名師輩出,人才薈萃。他們不僅在科學、文化、醫學各個領域中創造了驕人的業績,而且標樹了優秀的精神風範,孕育了復旦和上醫的優秀精神傳統——名師文化。復旦和原上醫強強聯合,更創造了今天復旦大學新的輝煌。我們不僅要記住和尊重這些名師創造的業績,更要弘揚和薪傳這種名師文化,使之成為建設新復旦的精神動力。
同時,校關工委、校老教授協會認識到,運用學校資源,形塑校園文化,促進學校的發展,是關工委和老教授協會的重要職責;關工委和老教授協會自身凝聚了一支骨幹隊伍,這支隊伍中的老教授和老同志,他們都歷經了復旦和上醫的發展和輝煌,對兩校的優秀傳統飽含熱愛之情;他們置身於廣大離退休老教師和老幹部之中,與廣大離退休老教師、老幹部聯繫比較密切;他們具有組織能力和編寫能力。組織、團結這支力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並取得廣大老教授、老同志的支持,必能完成這一“搶救”性的任務。
基於這樣的認識和考慮,關工委和老教授協會就向楊校長和我寫了報告,主動請纓來承擔這項任務。他們的要求得到了楊玉良校長等校領導的支持。我分管校老齡工作,深深理解這項工作的意義和老同志們的心情,義不容辭給予支持,並應他們要求出任編委會主任。校黨委宣傳部、校老幹部工作處、校退休教職工管理委員會等職能部門也熱情支持。楊校長還為此作了批示並落實了所需經費。
於是,由校關工委和老教授協會牽頭,成立編委會。校宣傳部、老幹部處、退管會加入了編委會,一起承擔了這項任務。
2011年秋編委會開始組織力量,啟動書稿的編寫工作。
首先,經多次討論研究,將書稿命名為《復旦名師剪影》。所謂“剪影”,即不是面面俱到地寫名人傳記,而是截取名師人生事業中最為生動、精彩的片段或故事,以揭示他們所創造的業績和標樹的精神風範。
第二,排摸和確定此番所寫名師對象。編委確定的原則,一是已故的名師,二是貢獻突出,德藝雙馨。人總是生活在歷史長河中的,要以歷史的辯證的眼光來考察和認識名師的人生。三是確定本書分為文理醫綜合卷和文理、醫學分卷,三卷同時出版。四是根據楊玉良校長的意見,闡釋名師的業績精神是學校常態性的工作,今後要繼續做下去,所以本書編寫和收錄的只是部分名師,以後尚有續編。
第三,組織力量撰稿。邯鄲、楓林兩個校區的編委都作出很大的努力,得到各院系、附屬醫院的領導、老教授和新老校友的支持。楓林校區還專門召開了40多人參加的組稿、寫稿動員會,對所寫樣稿進行點評和輔導。編委會還會同各單位領導協助撰稿人召開調研座談會,為寫好書稿創造條件。許多老教授、新老校友揮筆參與,特別是一些年逾古稀甚至歲在耄耋的老院士、老教授、老醫生和老同志,不顧年邁體弱,奮力寫稿,表現出了對復旦名師文化的崇敬。編委會向所有參與寫稿的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第四,多次召開編委會工作會議和審稿會議。匯集書稿編寫情況,解決編寫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審看初稿,提出修改建議。我也多次主持會議,與大家共議編務。編委會今年3月的審稿會議期間,楊玉良校長會見編委會全體同志,並對書稿定稿作了指導。編委會的老教授、老幹部、老同志團結一致,不辭辛勞,周密策劃,組稿、寫稿。陸士清、鄂基瑞、金邦秋、蕭輔玢等同志在審稿、定稿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保證書稿的質量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第五,書稿初定之後,編委會分別呈請校友陳至立、韓啟德為文理卷和醫學卷作序。兩位德高望重的校友都欣然命筆,寫下他們的感想和期望。陳至立校友說:“我讀著《剪影》中的文章,心裡涌動著深深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剪影》生動地記錄了名師們的理想和追求,充分展現了他們的成就和風采。”“編寫這本書,可以使復旦名師的風範薪火相傳,代而有續,意義重大。”韓啟德校友表示十分擁護復旦大學編寫出版《剪影》,復旦大學需要留下這樣的歷史文獻。兩位老校友一致希望《剪影》出版以後,復旦的青年師生能認真學習,以繼承和發揚復旦和原上醫的大師、名師、名醫的優秀傳統,更好地建設復旦大學。韓啟德同志說:“希望上醫師生都能夠認真讀一讀這本書,從而更加自覺弘揚上醫的優良傳統。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為廣大醫學工作者和醫學生所喜愛,從中汲取營養,讓現代中國大地上湧現大批新時代的醫學大師和名師。”陳至立同志以詩的語言表達了對復旦青年師生的期望:“新松沐露高千尺!”
楊玉良校長為本書寫了總序,他從以“人”為本敘述大學的角度,深刻闡述編撰《復旦名師剪影》的意義。他說:“大學敘述方法可以是多樣化的,但我認為,對大學裡的‘人’展開充分的敘說應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就復旦大學而言,是復旦人創造了復旦的歷史,也創造了復旦的精神和傳統;尊重歷史、尊重傳統,並使之發揚光大,使復旦的未來更加輝煌,是我們後輩義不容辭的職責。”“《復旦名師剪影》,向復旦的教師尤其是學生,講述復旦名師的故事,並以此頤養我們新一代的復旦學人。這裡用‘故事’二字有我的考慮:一是因為‘故事’要比‘校史展覽’更加細緻、具體,更加鮮活,也更貼近我們的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學術活動;二是因為我相信‘大學需要故事,有故事的大學才有魅力!”’楊校長希望“復旦的青年教師和莘莘學子,在細讀這本書後將會發現,復旦人是什麼樣的?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復旦人?復旦人應該追求怎樣的人生價值,建立怎樣的人生坐標?我希望復旦的青年朋友們深思之、慎抉之,踐行之。讓我們沿著前輩的足跡,把復旦發展得更好。”
楊校長和兩位校友對編寫出版《剪影》意義的闡述,使我們加深了對這一校園文化工程價值的認識。
在書稿編寫過程中,作者與編委信息聯絡、文稿打字、整理、傳送,諸多繁雜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校老幹部處、退管會、關工委、老教授協會的工作人員等,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復旦求是進修學院也給予了支持。在此,編委會一併深表感謝!
復旦大學出版社孫晶、徐志偉、林驤華、王龍妹等同志極為認真細緻地為本書做了最後的編審工作,使本書能順利面世!我們深表謝忱!
2013年9月
《復旦名師剪影》,是記錄和闡揚復旦大學和原上海醫科大學文、理、醫各學科名師所創造的輝煌業績、所標樹的崇高風範,是薪傳和弘揚復旦大學優秀傳統的一項校園文化工程。由復旦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復旦大學老教授協會和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共同主持編寫。
楊玉良同志擔任校長以來,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出名師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要求把學校諸多名師在教書育人、做人、治學等方面的事跡作為學校精神文化財富記載下來,以啟迪後人,使復旦大學和原上海醫科大學優秀傳統得以薪傳。一大批名師已經故去,他們當年的學生也已大多年屆古稀,需要尚健在的老教師、老幹部儘快把這些已故名師的事跡“搶救”出來。
楊校長的倡議,引起了校關工委和校老教授協會的重視。兩會負責同志認識到,倡議表達了廣大熱愛復旦、希望把復旦建設得更好的老教授和老幹部的共同心愿。我們的先賢——傑出的教育家馬相伯和傑出的醫學教育家顏福慶創建的復旦大學和上海醫科大學,已經歷了追求民族崛起的百年風雨。百多年來,為國家的科學、文化和醫學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國家各條戰線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關鍵之點在於,復旦和原上醫名師輩出,人才薈萃。他們不僅在科學、文化、醫學各個領域中創造了驕人的業績,而且標樹了優秀的精神風範,孕育了復旦和上醫的優秀精神傳統——名師文化。復旦和原上醫強強聯合,更創造了今天復旦大學新的輝煌。我們不僅要記住和尊重這些名師創造的業績,更要弘揚和薪傳這種名師文化,使之成為建設新復旦的精神動力。
同時,校關工委、校老教授協會認識到,運用學校資源,形塑校園文化,促進學校的發展,是關工委和老教授協會的重要職責;關工委和老教授協會自身凝聚了一支骨幹隊伍,這支隊伍中的老教授和老同志,他們都歷經了復旦和上醫的發展和輝煌,對兩校的優秀傳統飽含熱愛之情;他們置身於廣大離退休老教師和老幹部之中,與廣大離退休老教師、老幹部聯繫比較密切;他們具有組織能力和編寫能力。組織、團結這支力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並取得廣大老教授、老同志的支持,必能完成這一“搶救”性的任務。
基於這樣的認識和考慮,關工委和老教授協會就向楊校長和我寫了報告,主動請纓來承擔這項任務。他們的要求得到了楊玉良校長等校領導的支持。我分管校老齡工作,深深理解這項工作的意義和老同志們的心情,義不容辭給予支持,並應他們要求出任編委會主任。校黨委宣傳部、校老幹部工作處、校退休教職工管理委員會等職能部門也熱情支持。楊校長還為此作了批示並落實了所需經費。
於是,由校關工委和老教授協會牽頭,成立編委會。校宣傳部、老幹部處、退管會加入了編委會,一起承擔了這項任務。
2011年秋編委會開始組織力量,啟動書稿的編寫工作。
首先,經多次討論研究,將書稿命名為《復旦名師剪影》。所謂“剪影”,即不是面面俱到地寫名人傳記,而是截取名師人生事業中最為生動、精彩的片段或故事,以揭示他們所創造的業績和標樹的精神風範。
第二,排摸和確定此番所寫名師對象。編委確定的原則,一是已故的名師,二是貢獻突出,德藝雙馨。人總是生活在歷史長河中的,要以歷史的辯證的眼光來考察和認識名師的人生。三是確定本書分為文理醫綜合卷和文理、醫學分卷,三卷同時出版。四是根據楊玉良校長的意見,闡釋名師的業績精神是學校常態性的工作,今後要繼續做下去,所以本書編寫和收錄的只是部分名師,以後尚有續編。
第三,組織力量撰稿。邯鄲、楓林兩個校區的編委都作出很大的努力,得到各院系、附屬醫院的領導、老教授和新老校友的支持。楓林校區還專門召開了40多人參加的組稿、寫稿動員會,對所寫樣稿進行點評和輔導。編委會還會同各單位領導協助撰稿人召開調研座談會,為寫好書稿創造條件。許多老教授、新老校友揮筆參與,特別是一些年逾古稀甚至歲在耄耋的老院士、老教授、老醫生和老同志,不顧年邁體弱,奮力寫稿,表現出了對復旦名師文化的崇敬。編委會向所有參與寫稿的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第四,多次召開編委會工作會議和審稿會議。匯集書稿編寫情況,解決編寫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審看初稿,提出修改建議。我也多次主持會議,與大家共議編務。編委會今年3月的審稿會議期間,楊玉良校長會見編委會全體同志,並對書稿定稿作了指導。編委會的老教授、老幹部、老同志團結一致,不辭辛勞,周密策劃,組稿、寫稿。陸士清、鄂基瑞、金邦秋、蕭輔玢等同志在審稿、定稿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保證書稿的質量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第五,書稿初定之後,編委會分別呈請校友陳至立、韓啟德為文理卷和醫學卷作序。兩位德高望重的校友都欣然命筆,寫下他們的感想和期望。陳至立校友說:“我讀著《剪影》中的文章,心裡涌動著深深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剪影》生動地記錄了名師們的理想和追求,充分展現了他們的成就和風采。”“編寫這本書,可以使復旦名師的風範薪火相傳,代而有續,意義重大。”韓啟德校友表示十分擁護復旦大學編寫出版《剪影》,復旦大學需要留下這樣的歷史文獻。兩位老校友一致希望《剪影》出版以後,復旦的青年師生能認真學習,以繼承和發揚復旦和原上醫的大師、名師、名醫的優秀傳統,更好地建設復旦大學。韓啟德同志說:“希望上醫師生都能夠認真讀一讀這本書,從而更加自覺弘揚上醫的優良傳統。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為廣大醫學工作者和醫學生所喜愛,從中汲取營養,讓現代中國大地上湧現大批新時代的醫學大師和名師。”陳至立同志以詩的語言表達了對復旦青年師生的期望:“新松沐露高千尺!”
楊玉良校長為本書寫了總序,他從以“人”為本敘述大學的角度,深刻闡述編撰《復旦名師剪影》的意義。他說:“大學敘述方法可以是多樣化的,但我認為,對大學裡的‘人’展開充分的敘說應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就復旦大學而言,是復旦人創造了復旦的歷史,也創造了復旦的精神和傳統;尊重歷史、尊重傳統,並使之發揚光大,使復旦的未來更加輝煌,是我們後輩義不容辭的職責。”“《復旦名師剪影》,向復旦的教師尤其是學生,講述復旦名師的故事,並以此頤養我們新一代的復旦學人。這裡用‘故事’二字有我的考慮:一是因為‘故事’要比‘校史展覽’更加細緻、具體,更加鮮活,也更貼近我們的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學術活動;二是因為我相信‘大學需要故事,有故事的大學才有魅力!”’楊校長希望“復旦的青年教師和莘莘學子,在細讀這本書後將會發現,復旦人是什麼樣的?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復旦人?復旦人應該追求怎樣的人生價值,建立怎樣的人生坐標?我希望復旦的青年朋友們深思之、慎抉之,踐行之。讓我們沿著前輩的足跡,把復旦發展得更好。”
楊校長和兩位校友對編寫出版《剪影》意義的闡述,使我們加深了對這一校園文化工程價值的認識。
在書稿編寫過程中,作者與編委信息聯絡、文稿打字、整理、傳送,諸多繁雜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校老幹部處、退管會、關工委、老教授協會的工作人員等,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復旦求是進修學院也給予了支持。在此,編委會一併深表感謝!
復旦大學出版社孫晶、徐志偉、林驤華、王龍妹等同志極為認真細緻地為本書做了最後的編審工作,使本書能順利面世!我們深表謝忱!
2013年9月
序言
一年前,刁承湘學友告訴我復旦大學計畫出版《復旦名師剪影》一書,我十分擁護,並鼓勵她承擔執行主編的任務,因為復旦大學需要留下這樣的歷史文獻,我也相信這本書一定會很精彩,對教育今人起到很好作用。現在這部書已經交付出版,承湘學友希望我為醫學卷寫序,我樂意為之。
收在這本書里的上醫教師都是全國著名的大師、名師,曾經在各學術領域裡獨領風騷,為我國現代醫學和現代醫學教育的發展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中國人的健康都受惠於他們的工作,相信醫學界的同仁們看到他們的名字都會肅然起敬。然而,給人留下更強烈、更深刻印象的,是他們身上閃爍著的人性的光輝。
我注意到上醫這些名師都出生在20世紀初。他們看到過滿目瘡痍、任人宰割的舊中國,經歷過戰爭的苦難和洗禮,也體會過要在落後腐敗的舊中國發展現代醫學的艱難。他們滿懷激情地迎來新中國的誕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用自己的學識、智慧和辛勤汗水建立起屬於我們自己國家的醫藥衛生事業和醫學教育體系。他們親身經歷了20世紀在中國土地上發生的偉大變革,他們與祖國共患難、同歡樂,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出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精神。
這些名師中的多數人曾經到西方已開發國家留學,他們在那裡受到了嚴格的現代科學教育和訓練,在他們後來的實踐中充分體現出可貴的科學精神。追求真理、尊重事實、縝密嚴謹、革故創新成為他們最集中和突出的品格。
這些名師在青少年時代都得到比較好的教育,特別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他們都重名節,負責任;尊敬師長,愛護學生;勤儉敬業,樂善好施;淡泊名利,鄙夷虛華。中西優秀文化在他們身上得到融合,使他們具有溫潤而又富有個性的人格魅力。
這些名師在上醫都有很高的威望,他們的言行自然會對周圍的師生產生很大影響。潤物細無聲,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上醫正誼明道、嚴謹厚實的校風,成為代代相傳的上醫傳統。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身上的美德和崇高品格,已經成為上醫的基因。在優秀上醫學子身上,不管直接還是間接,都能看到他們的影響。
今日之中國較之這些名師在世之時,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總在想,如果他們還活著,看到祖國改革開放30多年後的繁榮富強,看到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該會多么欣慰和高興!如果他們還活著,看到今天新形勢下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看到上醫發展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他們又會是什麼態度和採取怎樣的行動呢?斯人已逝,上醫的後人應有擔當,繼承他們的遺志,櫛風沐雨,迎難而上,力爭有所建樹。把上醫建成世界一流的醫學院校是我們先輩們的理想,也應該成為當代上醫人為實現中國夢的具體行動。
《復旦名師剪影》醫學卷即將付梓出版,希望上醫師生都能夠認真讀一讀這本書,從而更加自覺弘揚上醫的優良傳統。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為廣大醫學工作者和醫學生所喜愛,從中汲取營養,讓現代中國大地上湧現大批新時代的醫學大師和名師。
2013年5月31日
收在這本書里的上醫教師都是全國著名的大師、名師,曾經在各學術領域裡獨領風騷,為我國現代醫學和現代醫學教育的發展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中國人的健康都受惠於他們的工作,相信醫學界的同仁們看到他們的名字都會肅然起敬。然而,給人留下更強烈、更深刻印象的,是他們身上閃爍著的人性的光輝。
我注意到上醫這些名師都出生在20世紀初。他們看到過滿目瘡痍、任人宰割的舊中國,經歷過戰爭的苦難和洗禮,也體會過要在落後腐敗的舊中國發展現代醫學的艱難。他們滿懷激情地迎來新中國的誕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用自己的學識、智慧和辛勤汗水建立起屬於我們自己國家的醫藥衛生事業和醫學教育體系。他們親身經歷了20世紀在中國土地上發生的偉大變革,他們與祖國共患難、同歡樂,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出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精神。
這些名師中的多數人曾經到西方已開發國家留學,他們在那裡受到了嚴格的現代科學教育和訓練,在他們後來的實踐中充分體現出可貴的科學精神。追求真理、尊重事實、縝密嚴謹、革故創新成為他們最集中和突出的品格。
這些名師在青少年時代都得到比較好的教育,特別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他們都重名節,負責任;尊敬師長,愛護學生;勤儉敬業,樂善好施;淡泊名利,鄙夷虛華。中西優秀文化在他們身上得到融合,使他們具有溫潤而又富有個性的人格魅力。
這些名師在上醫都有很高的威望,他們的言行自然會對周圍的師生產生很大影響。潤物細無聲,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上醫正誼明道、嚴謹厚實的校風,成為代代相傳的上醫傳統。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身上的美德和崇高品格,已經成為上醫的基因。在優秀上醫學子身上,不管直接還是間接,都能看到他們的影響。
今日之中國較之這些名師在世之時,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總在想,如果他們還活著,看到祖國改革開放30多年後的繁榮富強,看到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該會多么欣慰和高興!如果他們還活著,看到今天新形勢下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看到上醫發展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他們又會是什麼態度和採取怎樣的行動呢?斯人已逝,上醫的後人應有擔當,繼承他們的遺志,櫛風沐雨,迎難而上,力爭有所建樹。把上醫建成世界一流的醫學院校是我們先輩們的理想,也應該成為當代上醫人為實現中國夢的具體行動。
《復旦名師剪影》醫學卷即將付梓出版,希望上醫師生都能夠認真讀一讀這本書,從而更加自覺弘揚上醫的優良傳統。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為廣大醫學工作者和醫學生所喜愛,從中汲取營養,讓現代中國大地上湧現大批新時代的醫學大師和名師。
201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