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療看中國史》是201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建民。
基本介紹
- 作者:李建民 主編
- ISBN:9787101082838
- 頁數:636
- 定價:92.00元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2-7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生命醫療史系列
- 叢書: 生命醫療史系列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的主軸在“中國史”,期待藉由醫療、養生、疾病、衛生等史學新領域,重新反思中國歷史發展核心的政治、社會、文化變遷等等。醫療介入歷史中的生老病死,涉入不同時代與地域的生活態度與對健康的追求,包含人們對宇宙的想像及其政治的意涵,同時也呈現過去的醫生團體與其他團體之間的關係,展現中國歷史多層次的獨特風貌。
作者介紹
李建民,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專業是中國古典醫學史,曾在長庚醫學院、台灣清華大學、台北大學任教。主要著作有《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等。
作品目錄
導言 在風中——作為中國史的醫學史
第一章 花東卜辭的病與死
一、前言
二、花東卜辭所見的疾病
三、治病的方法
四、花東卜辭卜疾病的文例
五、花東卜辭的死
六、結語
第二章 論早期中國醫學論述之性質與目的——張家山《引書》結構研究
一、前言
二、古代中國寫本中的清單
三、法律與行政目錄
四、《引書》
五、結論
第三章 先秦兩漢病因觀及其變遷——以新出土文物為中心
一、引言——作為病因的鬼神
二、醫學正典對“祝由”的重新定義
三、鬼神致病說的新發展
四、“注病”的年代——一個關於恐懼與治療的故事
五、餘論——“被忽略的中層”(Neglected Middle)
第四章 變化的身體——晉唐之間的小兒變蒸理論
一、前言
二、晉唐之間小兒醫學的發展
三、晉唐之間的小兒變蒸理論
四、結論
第五章 劉禹錫與《傳信方》——以唐代南方形象、貶官和驗方為中心的考察
第六章 唐、宋時期僧人、國家和醫療的關係——從藥方洞到惠民局
第七章 北攻伐,南保養——明代醫學的風土觀
第八章 醫生與病人——明代的醫病關係與醫療風習
第九章 從癩病史看中國史的特色
第十章 常山——一個“新”抗瘧藥的誕生
第十一章 中國食物療養傳統的形成與變遷
第十二章 史料的構成分析與整體研究
第十三章 中國傳統醫書中“禁忌”的變遷
第十四章 日據時期台灣醫藥關係管窺
第十五章 近代香港醫療服務網路的形成與發展(1841-1941)
第一章 花東卜辭的病與死
一、前言
二、花東卜辭所見的疾病
三、治病的方法
四、花東卜辭卜疾病的文例
五、花東卜辭的死
六、結語
第二章 論早期中國醫學論述之性質與目的——張家山《引書》結構研究
一、前言
二、古代中國寫本中的清單
三、法律與行政目錄
四、《引書》
五、結論
第三章 先秦兩漢病因觀及其變遷——以新出土文物為中心
一、引言——作為病因的鬼神
二、醫學正典對“祝由”的重新定義
三、鬼神致病說的新發展
四、“注病”的年代——一個關於恐懼與治療的故事
五、餘論——“被忽略的中層”(Neglected Middle)
第四章 變化的身體——晉唐之間的小兒變蒸理論
一、前言
二、晉唐之間小兒醫學的發展
三、晉唐之間的小兒變蒸理論
四、結論
第五章 劉禹錫與《傳信方》——以唐代南方形象、貶官和驗方為中心的考察
第六章 唐、宋時期僧人、國家和醫療的關係——從藥方洞到惠民局
第七章 北攻伐,南保養——明代醫學的風土觀
第八章 醫生與病人——明代的醫病關係與醫療風習
第九章 從癩病史看中國史的特色
第十章 常山——一個“新”抗瘧藥的誕生
第十一章 中國食物療養傳統的形成與變遷
第十二章 史料的構成分析與整體研究
第十三章 中國傳統醫書中“禁忌”的變遷
第十四章 日據時期台灣醫藥關係管窺
第十五章 近代香港醫療服務網路的形成與發展(1841-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