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增訂版)

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增訂版)

《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增訂版)》是201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祥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增訂版)
  • 作者:張祥龍
  • 出版時間:2011年10月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 9787100084789
  • 類別:圖書>哲學/宗教>哲學>中國古代哲學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增訂版說明
序——中華古學的當代生命
部分 西方哲學的轉機
一、胡塞爾的意義學說及其方法論含義
二、胡塞爾“生活世界”學說的含義與問題
三、胡塞爾的《邏輯研究》與德希達的《聲音與現象》
四、德希達將閃爍在思想天穹
五、海德格爾的境界
六、“Dasein”的含義與譯名——理解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線索
七、本體論為何是詮釋學?
八、羅姆巴赫的密釋學——引介二則
九、“想像一塊紅!”——維根斯坦破除傳統意義理論的一例
十、維根斯坦與海德格爾的象論
十一、關於克爾凱郭爾《致死的疾病》
十二、塔斯基對於“真理”的定義及其意義
第二部分 現象學與中國古代思想
十三、現象學的構成觀與中國古代思想
十四、中國古代思想中的天時觀
十五、境域中的“無限”——《論語》“學而時習之”章析讀
十六、海德格爾的語言觀與老莊的道言觀
十七、思想方式與中國觀——幾位德國思想家的中國觀分析
十八、觀“象”
十九、邊緣處的理解———中西思想對話中的“印跡”
附錄:關於《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的通信
二十、中國哲學? 道術? 還是可道術化的廣義哲學?
二十一、儒家哲理特徵與文化間對話——普遍主義還是非普遍主義?
二十二、二十一世紀的儒學
附錄:為北大立孔子像向北大校領導陳情書
二十三、儒家原文化主導地位之含義——儒家復活的意識前提以及與印第安文化的對比
第三部分 神與美
二十四、東西方神性觀比較——對於方法上的宗教觀的批判
二十五、“合理信仰”的困境與儒家的“中庸至誠”
二十六、呂斯布魯克及其《精神的婚戀》中的“迎接”的含義
二十七、感受大海的潮汐——《神秘主義經典系列》叢書總序
二十八、現象本身的美
二十九、為什麼中國書法能成為藝術?——書法美的現象學分析

作者簡介

 張祥龍,1949年出生於香港九龍。1982.年初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獲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Toledo)大學碩士學位,1992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布法羅(Buffalo)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歸國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和哲學系。現為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曾任國際中西哲學比較學會會長、北大現象學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東西方哲學比較、現象學、儒家哲學。出版《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海德格爾傳》、《西方哲學筆記》、《當代西方哲學筆記》、《思想避難:全球化中的中國古代哲理》、《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先秦儒家哲學九講》等著作,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