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位於貴州省東南部,已有上千年歷史。當地根據自然條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種植一季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群鴨”的農業生產方式。
概述,歷史,耕作方式,
概述
每年春天,穀雨季節的前後,侗鄉人把秧苗插進了稻田,魚苗也就跟著放了進去,等到魚苗長到兩三指,再把鴨苗放入稻田。稻田為魚和鴨的生長提供了生存環境和豐富的餌料,魚和鴨在覓食的過程中,不僅為稻田清除了蟲害和雜草,大大減少了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而且魚和鴨的來回遊動攪動了土壤,無形中幫助稻田鬆了土,魚和鴨的糞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機肥,保養和育肥了地力。
2011年,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試點地。2013年,入選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歷史
從江縣位於貴州省東南部,毗鄰廣西,隸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內多丘陵,世居有苗、侗、壯、水、瑤等,少數民族比例高達94%。當地侗族是古百越族中的一支,曾長期居住在東南沿海,因為戰亂輾轉遷徙至湘、黔、桂邊區定居。雖然遠離江海,但該民族仍長期保留著“飯稻羹魚”的生活傳統,稻魚鴨系統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這最早源於溪水灌溉稻田,隨溪水而來的小魚生長於稻田,侗人秋季一併收穫稻穀與鮮魚,長期傳承演化成稻魚共生系統,後來又在稻田擇時放鴨,同年收穫稻魚鴨。
如今侗族是唯一全民沒有放棄這一傳統耕作方式和技術的民族。
耕作方式
從空間上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具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占有不同的生態位。水上層的水稻、長瓣慈姑、矮慈姑等挺水植物為生活在其間的魚、鴨提供了遮蔭、棲息的場所;表水層的眼子菜、苹、槐葉萍、滿江紅等漂浮植物、浮葉植物靠挺水植物間的太陽輻射及水體的營養生長繁殖,從稻株中落下的昆蟲是魚和鴨的重要餌料來源;魚主要在中水層活動;底水層聚集著河蚌、螺等底棲動物、細菌以及挺水植物的根莖和黑藻等沉水植物,一些螺、河蚌等可為鴨所捕食。
從時間上看,侗鄉人根據稻、魚和鴨的生長特點和規律,選擇適宜的時段使它們和諧共生。在雛鴨孵出3天后放到田裡,一直到農曆三月初為止;之後播種水稻,在下谷種的半個月左右放魚花;四月中旬插秧,魚的個體很小,可以與水稻共生;稻秧插秧返青後,田中放養的魚花體長超過5厘米時放養雛鴨;水稻鬱閉、魚體長超過8厘米左右時放養成鴨;水稻收割前稻田再次禁鴨,當水稻收割、田魚收穫完畢,稻田再次向鴨開放。
稻魚鴨系統在同一塊土地面積上既產出稻米又有魚鴨,為侗鄉人提供了豐富的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但其生態效益更為顯著。
一是可以有效控制病蟲草害。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但是在稻魚鴨系統中其發病率和病情指數明顯低於水稻單作田;系統中魚、鴨通過捕食稻縱卷葉螟和落水的稻飛虱,減輕了害蟲的危害;魚和鴨的干擾與攝食使得雜草密度明顯低於水稻單作田。
二是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在稻魚鴨系統中,魚和鴨的存在可以改善土壤的養分、結構和通氣條件。魚、鴨吃掉的雜草可以作為糞便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魚、鴨的翻土增大了土壤孔隙度,有利於肥料和氧氣滲入土壤深層,有深施肥料、提高肥效的作用;魚、鴨擾動水層,還改善了水中空氣含量。
三是可以減少甲烷排放。在稻魚鴨系統中,魚、鴨能夠消滅雜草和水稻下腳葉,從而影響了甲烷菌的生存環境,減少了甲烷的產生;最重要的是魚、鴨的活動增加了稻田水體和土層的溶解氧,改善了土壤的養化還原狀況,加快了甲烷的再氧化,從而降低了甲烷的排放通量和排放總量,尤其是在稻田甲烷排放高峰期最為明顯。
四是可以儲蓄水資源。侗鄉人用養魚來保證田間隨時都有足夠的水,如此魚才不死,稻才不枯,鴨才不渴。為了保證田塊水源不斷,雨季時儘可能多儲水,侗鄉的稻田一般水位都會在30厘米以上。這種深水稻田具有巨大的水資源儲備潛力,具有蓄洪和儲養水源的雙重功效,儼然一座座“隱形水庫”。
五是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侗鄉人保留了多樣性的水稻品種。而且,良好的稻田生態環境保持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螺、蚌、蝦、泥鰍、黃鱔等野生動物和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共同生息,數十種生物圍繞稻魚鴨形成一個更大的食物鏈網路,呈現出繁盛的生物多樣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