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從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昌寧縣珠街彝族鄉
- 電話區號:0875
- 郵政區碼:678114
- 地理位置:珠街彝族鄉西邊
- 面積:20.83平方公里
- 人口:1195人
- 方言:西南官話,彝語
- 車牌代碼:雲M
自然資源,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人文地理,彝族信仰,圖騰崇拜,彝族的服飾,喪葬習俗,文化教育,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58畝(田480畝,地1,478畝),人均耕地1.69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28,78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7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8.4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91.3畝,其中養殖面積8畝;草地15.9畝;荒山荒地168畝,其他面積236.8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74.4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7.51萬元,占總收入的54.14%;畜牧業收入91.5萬元,占總收入的19.2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82頭,肉牛68頭,肉羊1164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 111.23萬元,占總收入的 23.38%;第二、三產業收入14.24萬元,占總收入的2.99%;工資性收入1.18萬元,占總收入的0.25%。農民人均純收入2146.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人(占勞動力的1.03%),在省內務工12人,到省外務工 0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6.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1.3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核桃產業。擁有企業13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0人 。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0戶通自來水,有 130戶飲用井水,有12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4.06 %)。有260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0.91%、0%和83.9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30戶(分別占總數的80.42%和45.45%)。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2輛,機車11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58畝,有效灌溉率為64.2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3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戶;建有小水窖119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戶。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7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86戶,共鄉村人口1181人,其中男性571人,女性610人。其中農業人口1160 人,勞動力 695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145人,其他民族0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29人,參合率88.71%;享受低保6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0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70戶,占農戶總數的94.41%。
人文地理
彝族人的主要節日 與農事節令、宗教信仰有關,主要有春節、米線節、清明節、朝山會、端陽節、火把節、月半節、中秋節等。
彝族信仰
彝族信仰多種神和原始宗教,卻沒有專一的宗教信仰。彝族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是直接崇拜自然事物,據古彝文字記載和傳說,彝族祖先曾和日、月、水、火、雨、雷等鬥爭過,但都感到不可戰勝,而且也感恩於自然的賜予。所以轉變為對這些自然事物的崇拜。每逢喜、喪事或農事節令都要祭天、祭地、祭神,祈求保佑賜福。
圖騰崇拜
彝族的祖先認為與自然與神有關係,彝族人崇拜自然事物日、月、水、火、草、木以動物牛、馬、雞、狗的同時,在不能戰勝、抗拒自然時,也崇拜神靈神力。特別是崇拜狗。傳說狗討來谷種,給人免於飢餓。因此,彝族人在日常生產中十分敬愛家犬,不許打罵、虐待狗,嘗新飯要先餵狗,禁止屬狗和吃狗肉。
彝族的服飾
"彝"這個會意字形象地突出了彝族的服飾和生活特色,即頭戴包頭布或搭頭布,身上有米有衣,下身有寬大的褲子和圍裙。說明是一個重視吃穿,兩腳站立,昂首挺胸,具有特色的民族。過去成年男性頭繞黑色包頭布,身穿黑色或青色結扣的對襟衣,下穿寬大黑色或青色的寬大的封襠褲,腰纏青色的腰帶。青少年不繞黑色包頭布,上面蓋上黑色或白色的搭頭布,身穿青色右衽長尾衣,外套黑絲綢右祍袿,下穿黑布或青布長褲,外系黑布圍腰,腳穿繡花尖頭布鞋。一般戴耳環,玉片和手鐲,未嫁女子只戴銹花銀點子鑲的勒箍帽,上加搭頭布,不纏繞包頭布。
喪葬習俗
彝族喪葬禮儀 表面上看隆重複雜,實質上莊嚴肅穆而有條不紊,整個喪葬禮儀都充滿了悲傷哀痛。
一個人從死亡到埋葬,大至分為三個程式:即報喪(彝族人叫"害故")、辦喪(彝族人叫"害哥")、送葬(彝族人叫"墓堵")。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1,236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150人,距離鄉中學2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0人,其中小學生104人,中學生4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單一。
地圖信息
地址:保山市昌寧縣從崗--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