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到華盛頓:我的中美歷史回憶》作者王冀出生於民國政要家庭,其父親王樹常系原東北軍高級將領,與蔣介石、宋美齡、張學良、張群、顧維鈞、陳立夫、韓復榘等國民黨政要,以及毛澤東、周恩來、林彪、聶榮臻、楊尚昆等中共領導人往來密切。作者從小耳濡目染留下了關於這些名人的許多鮮為人知的記憶。 1949年作者來到美國求學,並通過自己的奮鬥成為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在此期間,作者頻繁穿梭於中美兩國和台灣、香港地區之間,不僅與台灣地區的國民黨領導人交往密切,而且與美國政要、中共高層領導人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作者是尼克森訪華後第一位具有官方背景返回大陸的華僑,親身見證並參與了抗日戰爭、中美建交、中美學術文化交流、兩岸會談、1995年宋美齡國會演講、江澤民、胡錦濤訪美、連戰訪問大陸等重大歷史事件,為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作者與張學良將軍和宋美玲女士交往密切,曾經積極為張學良秘密訪問大陸穿針引線,並成功地策劃了1995年宋美齡在美國國會的第二次演講,轟動世界。作者對這兩段交往的回憶為我們揭示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內幕。
基本介紹
- 書名:從北京到華盛頓
-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 頁數:270頁
- 開本:16
- 定價:36.00
- 作者:王冀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7538038
- 品牌:華文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從北京到華盛頓:我的中美歷史回憶》編輯推薦:王冀是柯林頓、希拉蕊、宋楚瑜的老師;他“在美國政府機構中地位甚高”,他是中美40年交往的親歷者,歷史細節締造了一個人物的傳奇。
中美建交之際,美國國務院為何偏派他秘訪大陸?張學良終獲自由,回歸大陸之計為何夭折?50年後,宋美齡究竟如何重返美國國會山發表震驚世界的演講?從反目到聯合,2004年台灣“大選”“連宋配”怎樣達成?2005年,國共領袖再次握手,連戰怎樣終登大陸?
中美建交之際,美國國務院為何偏派他秘訪大陸?張學良終獲自由,回歸大陸之計為何夭折?50年後,宋美齡究竟如何重返美國國會山發表震驚世界的演講?從反目到聯合,2004年台灣“大選”“連宋配”怎樣達成?2005年,國共領袖再次握手,連戰怎樣終登大陸?
作者簡介
王冀,1932年生,祖籍中國遼寧,為東北軍高級將領王樹常之子。1949年赴美國求學,1957年進入美國國會圖書館工作,1975年擔任國會圖書館中文部主任,直至2004年退休。20世紀70年代,王冀受美國國務院指派秘密訪問大陸,為中美兩國文化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5年,發起並成立了美中政策基金會,旨在加深美中兩國從高層到民間的廣泛交流。王冀先生交友廣泛,常年頻繁穿梭美國與中國、大陸與台灣、香港與內地之間,不僅與台灣地區的國民黨領導人交往密切,而且與中美兩國的政要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親身見證並參與了中美建交、中美文化學術交流、江澤民與胡錦濤訪美接待等重大活動,並一手策劃了1995年宋美齡在美國國會的演講、2006年連戰訪問大陸等重大歷史事件。
名人推薦
王冀先生豐富的一生,主要有兩種身份:一是擔任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部主任,並協助成立香港中文大學的圖書館,另一是在冷戰時期穿梭於中美兩國和台灣、香港地區之間,促進互動,協助結束冷戰時期,引向和平。《從北京到華盛頓》一書,正是他生動可讀的自傳。
——余光中 當代著名作家、詩人
王冀博士在美國政府機構中地位甚高,在中美知識界重啟交流大門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並為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台灣問題作出傑出努力。作為名門之後,若留在中國,他也許將另有一番發展;而在美國,他同樣成長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和他所遇到的人,造就了一段傳奇的人生故事。相信此書定會讓你手不釋卷。
——傅立民大使 資深外交家,前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前美國駐華公使,前美國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尼克森訪華之行首席翻譯
王冀的回憶錄《從北京到華盛頓》追述了他隻身從中國到美國留學、創業的故事。由於他的軍政首長家庭背景和生長在一個大動亂的特殊年代,這本書揭示了許多當代風雲人物的生活側面和重大歷史事件的內幕。
——亓冰峰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
王冀在美國60年,作為大學教授培育了不少英才,也積極促進中美文化的交流,對內地與香港、大陸與台灣都有著透徹了解,也清楚很多歷史事件背後的運作過程和周折,還曾促成蔣夫人宋美齡參加美國國會舉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50周年活動,並發表演講。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張漢昇 美國《世界日報》社長
——余光中 當代著名作家、詩人
王冀博士在美國政府機構中地位甚高,在中美知識界重啟交流大門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並為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台灣問題作出傑出努力。作為名門之後,若留在中國,他也許將另有一番發展;而在美國,他同樣成長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和他所遇到的人,造就了一段傳奇的人生故事。相信此書定會讓你手不釋卷。
——傅立民大使 資深外交家,前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前美國駐華公使,前美國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尼克森訪華之行首席翻譯
王冀的回憶錄《從北京到華盛頓》追述了他隻身從中國到美國留學、創業的故事。由於他的軍政首長家庭背景和生長在一個大動亂的特殊年代,這本書揭示了許多當代風雲人物的生活側面和重大歷史事件的內幕。
——亓冰峰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
王冀在美國60年,作為大學教授培育了不少英才,也積極促進中美文化的交流,對內地與香港、大陸與台灣都有著透徹了解,也清楚很多歷史事件背後的運作過程和周折,還曾促成蔣夫人宋美齡參加美國國會舉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50周年活動,並發表演講。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張漢昇 美國《世界日報》社長
圖書目錄
前言
自序
一、我的童年
1.1我的家庭
1.2兒時的記憶
1.3西安事變
1.4國難當頭
1.5抗戰勝利後的北平
1.6解放戰爭
1.7輾轉赴美求學
二、初到美國
2.1在紐約
2.2進入馬大
2.3大學學習
2.4日常生活聯繫
2.5擔任中國同學會會長
2.6開餐館的經歷
2.7排演話劇
三、教書歲月
3.1外交學院
3.2進入喬治城大學
3.3留校任教
3.4學術社團組織
3.5教書軼事
四、國會圖書館的歲月
4.1初識國會圖書館
4.2工作機會
4.3國會圖書館簡介
4.4中文收藏沿革
4.5初期的工作
4.6編寫中國科技工具書
4.7科技部的工作
4.8光榮進入中文部
4.9國會圖書館善本書典藏
4.10中文部的工作夥伴們
4.11前往香港
4.12擔任中文部主任
4.13中外學者
4.14與美國政界人士的往來
4.15重返香港中文大學
4.16其他工作
4.17經歷9·11
4.18中文部去留風波
4.19退休前後
4.20國會圖書館內幕
五、華盛頓五十年
5.1個人生活的雜憶
5.2美國種族問題
5.3華盛頓的變遷
5.4在美華人
5.5台灣見聞
5.6台灣駐美外交官
5.7大陸駐美使節
5.8成立美中政策基金會
5.9基金會活動
5.10美國智庫介紹
六、與大陸的聯繫
6.1首次回國
6.2促進中美圖書館界交流
6.3中美建交前夕
6.41977年鄧小平復出後我訪問大陸
6.5和大陸各界的往來
6.6我所參與的幾次重大活動
6.7基金會參加外事接待的經歷
七、我與張學良將軍的往還
7.1背景
7.2建立聯繫
7.3首次見面
7.4張學良口中的歷史
7.5我與張將軍的親密關係
7.6回大陸的努力
7.7張學良在美國的三個月
7.8終成泡影
7.9最後的日子--張學良夏威夷的歲月
八、我與宋美齡晚年的歲月1994-2003
8.1宋美齡往事
8.2首次拜見宋美齡
8.3推動宋美齡重返華盛頓國會
8.4宋美齡最後的日子
九、我與台灣國民黨的幾段往事
9.1促成連宋配
9.2連戰訪美
9.3連戰大陸行
9.4大陸行之後
9.5兩岸關係的思考
後記
自序
一、我的童年
1.1我的家庭
1.2兒時的記憶
1.3西安事變
1.4國難當頭
1.5抗戰勝利後的北平
1.6解放戰爭
1.7輾轉赴美求學
二、初到美國
2.1在紐約
2.2進入馬大
2.3大學學習
2.4日常生活聯繫
2.5擔任中國同學會會長
2.6開餐館的經歷
2.7排演話劇
三、教書歲月
3.1外交學院
3.2進入喬治城大學
3.3留校任教
3.4學術社團組織
3.5教書軼事
四、國會圖書館的歲月
4.1初識國會圖書館
4.2工作機會
4.3國會圖書館簡介
4.4中文收藏沿革
4.5初期的工作
4.6編寫中國科技工具書
4.7科技部的工作
4.8光榮進入中文部
4.9國會圖書館善本書典藏
4.10中文部的工作夥伴們
4.11前往香港
4.12擔任中文部主任
4.13中外學者
4.14與美國政界人士的往來
4.15重返香港中文大學
4.16其他工作
4.17經歷9·11
4.18中文部去留風波
4.19退休前後
4.20國會圖書館內幕
五、華盛頓五十年
5.1個人生活的雜憶
5.2美國種族問題
5.3華盛頓的變遷
5.4在美華人
5.5台灣見聞
5.6台灣駐美外交官
5.7大陸駐美使節
5.8成立美中政策基金會
5.9基金會活動
5.10美國智庫介紹
六、與大陸的聯繫
6.1首次回國
6.2促進中美圖書館界交流
6.3中美建交前夕
6.41977年鄧小平復出後我訪問大陸
6.5和大陸各界的往來
6.6我所參與的幾次重大活動
6.7基金會參加外事接待的經歷
七、我與張學良將軍的往還
7.1背景
7.2建立聯繫
7.3首次見面
7.4張學良口中的歷史
7.5我與張將軍的親密關係
7.6回大陸的努力
7.7張學良在美國的三個月
7.8終成泡影
7.9最後的日子--張學良夏威夷的歲月
八、我與宋美齡晚年的歲月1994-2003
8.1宋美齡往事
8.2首次拜見宋美齡
8.3推動宋美齡重返華盛頓國會
8.4宋美齡最後的日子
九、我與台灣國民黨的幾段往事
9.1促成連宋配
9.2連戰訪美
9.3連戰大陸行
9.4大陸行之後
9.5兩岸關係的思考
後記
後記
回憶錄到這裡即告一段落。讀者朋友們看完之後也許會對我有各種不同的看法,無論如何,我這一生一直是愉快而又幸運地走過,而我自己也確實樂在其中。
我生在一個大戶人家,20世紀20年代,父親成為東北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東北各地的親戚紛紛前來投靠,王家上百口人一直生活在一起,人丁興盛。從我一出生,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僅傭人就有幾十個的大家庭里,這樣的規模在當時全中國也並不多見。即使是抗戰逃難,我也從來沒有為衣食發過愁,整個家庭也沒有分散。歷經輾轉重返北平之後,父親卸職歸隱,但是聲威依舊,王家近百口人依舊生活在深宅大院之中。父親對置業購房頗有心得,對挑選房產既精通也熱衷,他總是希望能夠讓依附他的全族人生活得更加舒適。
我在1949年離開祖國前往美國求學,解放後家中的情況不得而知。。起初還會收到父親的家書,告知一切安好。再往後中美聯絡中斷,直至1972年秘密訪華,方才重新建立聯繫。
那次是我20多年後首次回家,深切感受到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家中的境況也出乎我的想像。父母已經過世,兄嫂支撐全家。哥哥告訴我,解放後,父親頗受禮遇,關照有加。但是畢竟新中國已經不再是從前的社會。父親所住的府邸依然留給我們家,但是其他各處的房產都收歸國有。家裡的幾百口人也陸續散去,前往各處自謀生路。
“文革”開始後,全家已經沒有幾口人了,只有兩個哥哥還在苦苦支撐。而散落各地的親戚,都受到衝擊,我在東北的堂兄有的投河自盡,有的下放北大荒,遭遇頗為悽慘。
到今天,我的哥哥姐姐們都已經不在,這一代人只有我一人還在人世。父親留下的房產都已充公,僅有北京一處還剩幾間由我侄子一家人居住。正如巴金的《家》、張恨水的《金粉世家》一樣的故事情節,我的家庭也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經歷了從興盛到沒落的過程。的確,盛極而衰周而復始正是不可避免的歷史規律。不光是我們家,看看當年不可一世的蔣家,也逐漸走下坡路,現在連台北蔣中正紀念堂都已難以保全。我作為一個親歷者和見證人,身處其間,不由得感慨萬千。
但畢竟,我自己是非常幸運的,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並沒有帶給我多少磨難和不幸。自小受到父母的蔭庇,出國避開了“文革”的波及,在美國的生活舒適愉快,家庭幸福。這都要感謝上天給我的運氣和身邊所有幫助和照顧我的親人朋友。
年老之後,我常常想到自己的歸宿,希望能夠落葉歸根,回到故土。每次回國,我都會到幾十年前父親和我曾經居住過、逗留過的各地走走看看,追憶舊事,自然免不了抑或舊貌新顏;抑或物是人非的感慨。不過,父親以前的地產都已經不在,我現在回國已是無處可居,無枝可依。我正打算向有關部門請求將原先父親的住所返還給我,然後修復改建成王樹常故居和紀念館。一來使我有個安身之所,二來也盡一份孝心了卻一樁心愿。
我一生中最值得寶貴的歲月是在國會圖書館中文部度過的。在這樣一個中國以外世界範圍內最大、最好、最權威的中文藏書寶庫工作,為知名學者、政界人士以及對各類課題有興趣的研究者提供幫助的過程,是非凡的體驗。在與很多學術巨擘的接觸中,我充分看到自己知識的膚淺和視野的狹窄,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我一直說自己從來都不是一流學者,沒有做出什麼一流的學問,但是,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自己是個一流的圖書館工作人員。我在大陸高中畢業出國留學,大學讀的是農科,最終能在國會圖書館中文部擔任主任一職,這也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就像自己因為種種關係能夠有如此的經歷,尤其是重大事件的見證以及和要人的交往,這也是我從來沒有想到的。人生總是這樣充滿著未知的驚喜。 另外就是在喬治城大學教中國歷史的歷程,這也是和很多圖書館界同仁不太一樣的經驗。比起圖書館工作,我的教書生涯更加久遠。我熱愛教書,熱愛歷史學,熱愛傳授知識,同時從學生身上汲取新鮮養分,讓我始終都樂此不疲。從事自己興趣所在的事業是很享受的,每每和莘莘學子濟濟一堂,研究討論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是十分快樂的經歷。
除此之外,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始終關注中美關係。在從國會圖書館退休之後,依然想方設法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庶竭駑鈍,弘揚中國文化,為中美兩國的友好關係的發展儘自己綿薄之力。
歲月蹉跎,一晃而過,回想起來就如同大夢一場,所幸的是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美好的記憶。
這本回憶錄到此已至盡頭,希望讀者朋友批評指教。由於時間跨度有六十年之久,有些年代時間已記不確切,若有偏差之處,還請原諒。本書得以順利出版,離不開商務印書館Steven Luk董事總經理、徐昕宇編輯以及美國的高青同學大力協助,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我生在一個大戶人家,20世紀20年代,父親成為東北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東北各地的親戚紛紛前來投靠,王家上百口人一直生活在一起,人丁興盛。從我一出生,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僅傭人就有幾十個的大家庭里,這樣的規模在當時全中國也並不多見。即使是抗戰逃難,我也從來沒有為衣食發過愁,整個家庭也沒有分散。歷經輾轉重返北平之後,父親卸職歸隱,但是聲威依舊,王家近百口人依舊生活在深宅大院之中。父親對置業購房頗有心得,對挑選房產既精通也熱衷,他總是希望能夠讓依附他的全族人生活得更加舒適。
我在1949年離開祖國前往美國求學,解放後家中的情況不得而知。。起初還會收到父親的家書,告知一切安好。再往後中美聯絡中斷,直至1972年秘密訪華,方才重新建立聯繫。
那次是我20多年後首次回家,深切感受到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家中的境況也出乎我的想像。父母已經過世,兄嫂支撐全家。哥哥告訴我,解放後,父親頗受禮遇,關照有加。但是畢竟新中國已經不再是從前的社會。父親所住的府邸依然留給我們家,但是其他各處的房產都收歸國有。家裡的幾百口人也陸續散去,前往各處自謀生路。
“文革”開始後,全家已經沒有幾口人了,只有兩個哥哥還在苦苦支撐。而散落各地的親戚,都受到衝擊,我在東北的堂兄有的投河自盡,有的下放北大荒,遭遇頗為悽慘。
到今天,我的哥哥姐姐們都已經不在,這一代人只有我一人還在人世。父親留下的房產都已充公,僅有北京一處還剩幾間由我侄子一家人居住。正如巴金的《家》、張恨水的《金粉世家》一樣的故事情節,我的家庭也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經歷了從興盛到沒落的過程。的確,盛極而衰周而復始正是不可避免的歷史規律。不光是我們家,看看當年不可一世的蔣家,也逐漸走下坡路,現在連台北蔣中正紀念堂都已難以保全。我作為一個親歷者和見證人,身處其間,不由得感慨萬千。
但畢竟,我自己是非常幸運的,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並沒有帶給我多少磨難和不幸。自小受到父母的蔭庇,出國避開了“文革”的波及,在美國的生活舒適愉快,家庭幸福。這都要感謝上天給我的運氣和身邊所有幫助和照顧我的親人朋友。
年老之後,我常常想到自己的歸宿,希望能夠落葉歸根,回到故土。每次回國,我都會到幾十年前父親和我曾經居住過、逗留過的各地走走看看,追憶舊事,自然免不了抑或舊貌新顏;抑或物是人非的感慨。不過,父親以前的地產都已經不在,我現在回國已是無處可居,無枝可依。我正打算向有關部門請求將原先父親的住所返還給我,然後修復改建成王樹常故居和紀念館。一來使我有個安身之所,二來也盡一份孝心了卻一樁心愿。
我一生中最值得寶貴的歲月是在國會圖書館中文部度過的。在這樣一個中國以外世界範圍內最大、最好、最權威的中文藏書寶庫工作,為知名學者、政界人士以及對各類課題有興趣的研究者提供幫助的過程,是非凡的體驗。在與很多學術巨擘的接觸中,我充分看到自己知識的膚淺和視野的狹窄,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我一直說自己從來都不是一流學者,沒有做出什麼一流的學問,但是,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自己是個一流的圖書館工作人員。我在大陸高中畢業出國留學,大學讀的是農科,最終能在國會圖書館中文部擔任主任一職,這也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就像自己因為種種關係能夠有如此的經歷,尤其是重大事件的見證以及和要人的交往,這也是我從來沒有想到的。人生總是這樣充滿著未知的驚喜。 另外就是在喬治城大學教中國歷史的歷程,這也是和很多圖書館界同仁不太一樣的經驗。比起圖書館工作,我的教書生涯更加久遠。我熱愛教書,熱愛歷史學,熱愛傳授知識,同時從學生身上汲取新鮮養分,讓我始終都樂此不疲。從事自己興趣所在的事業是很享受的,每每和莘莘學子濟濟一堂,研究討論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是十分快樂的經歷。
除此之外,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始終關注中美關係。在從國會圖書館退休之後,依然想方設法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庶竭駑鈍,弘揚中國文化,為中美兩國的友好關係的發展儘自己綿薄之力。
歲月蹉跎,一晃而過,回想起來就如同大夢一場,所幸的是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美好的記憶。
這本回憶錄到此已至盡頭,希望讀者朋友批評指教。由於時間跨度有六十年之久,有些年代時間已記不確切,若有偏差之處,還請原諒。本書得以順利出版,離不開商務印書館Steven Luk董事總經理、徐昕宇編輯以及美國的高青同學大力協助,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序言
我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工作47年,於2004年退休。我一直有一個想法:在時間充裕的時候,把自己近半個世紀以來在美國圖書館界闖蕩的經驗和體會記錄下來,以供同仁們分享。於是,退休之後,我即開始撰寫這樣一些文字。結果思如泉湧一發不可收拾,不光是國會圖書館的內容,還有這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都一齊湧上心頭。既如此,不如索性信馬由韁,朝花夕拾,寫一本70年生涯的回憶錄。
這一年半以來,我每天都會抽空寫上幾筆,想到多少就記多少,到目前為止就算是大體完成了。雖然總感覺還有很多人和事沒有寫完,但對於一本這樣的書,我認為300多頁的篇幅比較合適,太長人們就沒興趣讀下去了。
這本所謂的回憶錄,為的是把自己有記憶以來所經歷的、並且值得一記的事情都寫下來。自20世紀30年代盧溝橋事變起,到新世紀初在國會圖書館退休止。不求精彩詳盡,但求真實確切。希望能讓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我本人的讀者們,既可以通過我的視角看看這70年來的變遷,也能夠分享我這樣一個知識分子的觀察、體會和思考。
全書內容跨度70年,其中所提到的時間、地點和人名不可避免會有偏差之處。我衷心希望讀者朋友批評指正,將來如有機會再版必定更正。
我年歲已高,手寫很慢,也不會用電腦打字。幸虧巧遇一位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同學高青。他會打字,文筆也很好,於是我請他共同合作。在他的幫助下,這本回憶錄順利完成。這也是一段很幸運和有趣的經歷。
在美國,70歲以上的老一輩中國學者們,大多和我有所往還,他們中寫回憶錄的並不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回憶錄,一是芝加哥大學何炳棣教授所著的《讀史閱世六十年》,何教授國學造詣深厚,我對他的精深學問一向欽佩不已。他的這部回憶錄記敘了他從求學到治學的往事,親切溫暖,我看後十分感動。
另一位是哈佛大學現代文學教授李歐梵。我平時的一大愛好是逛書店,每次回國,都會在各大書店的人文圖書書架旁駐足很久。有次回香港,看到書店有他的一本《我的哈佛歲月》,就買下來在回美國的飛機上拿出來閱讀。一翻看就被深深吸引,手不釋卷。他的文筆流暢有趣,思路清晰獨特,讀起來興味盎然,我非常喜歡。這也是我讀過最吸引人的回憶錄。
如今,來美國留學的年輕中國學生越來越多,他們聰穎勤奮、積極好學,在美國這片土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像我這樣老一輩留美知識分子也有必要把自己的歷程和體會介紹給年輕一代,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從中參考經驗、吸取教訓,少走點彎路。
對我影響頗深的兩位忘年之交張學良將軍和宋美齡女士都曾和我聊過寫回憶錄的事。他們都說回憶錄不好寫。若把自己寫得太不堪,心有不平;若寫得過高,則難免自我吹噓之嫌。我寫回憶錄,希望能盡力做到實事求是。我並非一流學者,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但或多或少在學術界和中美關係方面做過一些事情,文中涉及之處,是否是自吹自擂,我相信讀者自有判斷。
我這一生,從出生到工作退休,一直都很幸運,沒受什麼磨難。生在大戶人家,常有貴人相助,又得賢妻體貼照顧。不像其他很多來美求學的中國學生有艱苦奮鬥的磨礪。我平生最大的遺感就是父母去世前沒有機會床前盡孝。
一帆風順走到今天,我必須要感謝那些在人生道路上給我指點和幫助的人,尤其是在國會圖書館共事40年的老同事們。
最後,借用張學良將軍經常說的一句話:“上帝一直在眷顧我。”
2007年8月華盛頓
這一年半以來,我每天都會抽空寫上幾筆,想到多少就記多少,到目前為止就算是大體完成了。雖然總感覺還有很多人和事沒有寫完,但對於一本這樣的書,我認為300多頁的篇幅比較合適,太長人們就沒興趣讀下去了。
這本所謂的回憶錄,為的是把自己有記憶以來所經歷的、並且值得一記的事情都寫下來。自20世紀30年代盧溝橋事變起,到新世紀初在國會圖書館退休止。不求精彩詳盡,但求真實確切。希望能讓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我本人的讀者們,既可以通過我的視角看看這70年來的變遷,也能夠分享我這樣一個知識分子的觀察、體會和思考。
全書內容跨度70年,其中所提到的時間、地點和人名不可避免會有偏差之處。我衷心希望讀者朋友批評指正,將來如有機會再版必定更正。
我年歲已高,手寫很慢,也不會用電腦打字。幸虧巧遇一位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同學高青。他會打字,文筆也很好,於是我請他共同合作。在他的幫助下,這本回憶錄順利完成。這也是一段很幸運和有趣的經歷。
在美國,70歲以上的老一輩中國學者們,大多和我有所往還,他們中寫回憶錄的並不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回憶錄,一是芝加哥大學何炳棣教授所著的《讀史閱世六十年》,何教授國學造詣深厚,我對他的精深學問一向欽佩不已。他的這部回憶錄記敘了他從求學到治學的往事,親切溫暖,我看後十分感動。
另一位是哈佛大學現代文學教授李歐梵。我平時的一大愛好是逛書店,每次回國,都會在各大書店的人文圖書書架旁駐足很久。有次回香港,看到書店有他的一本《我的哈佛歲月》,就買下來在回美國的飛機上拿出來閱讀。一翻看就被深深吸引,手不釋卷。他的文筆流暢有趣,思路清晰獨特,讀起來興味盎然,我非常喜歡。這也是我讀過最吸引人的回憶錄。
如今,來美國留學的年輕中國學生越來越多,他們聰穎勤奮、積極好學,在美國這片土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像我這樣老一輩留美知識分子也有必要把自己的歷程和體會介紹給年輕一代,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從中參考經驗、吸取教訓,少走點彎路。
對我影響頗深的兩位忘年之交張學良將軍和宋美齡女士都曾和我聊過寫回憶錄的事。他們都說回憶錄不好寫。若把自己寫得太不堪,心有不平;若寫得過高,則難免自我吹噓之嫌。我寫回憶錄,希望能盡力做到實事求是。我並非一流學者,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但或多或少在學術界和中美關係方面做過一些事情,文中涉及之處,是否是自吹自擂,我相信讀者自有判斷。
我這一生,從出生到工作退休,一直都很幸運,沒受什麼磨難。生在大戶人家,常有貴人相助,又得賢妻體貼照顧。不像其他很多來美求學的中國學生有艱苦奮鬥的磨礪。我平生最大的遺感就是父母去世前沒有機會床前盡孝。
一帆風順走到今天,我必須要感謝那些在人生道路上給我指點和幫助的人,尤其是在國會圖書館共事40年的老同事們。
最後,借用張學良將軍經常說的一句話:“上帝一直在眷顧我。”
2007年8月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