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溪河(從化流溪河)

流溪河

從化流溪河一般指本詞條

流溪河,屬珠江三角洲河網河流,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的西北部,是由眾多溪流匯集而成。發源於從化區呂田鎮新豐縣交界處,先後匯集多條支流後,穿越黃瑤山峽(又稱石馬山峽)流入流溪河水庫,始稱流溪河,又稱呂田河。從北到南縱貫從化區,再流經白雲區鐘落潭、竹料、人和江村等地,匯入白坭河,經珠江三角洲河網而注入南中國海。自源頭至白坭河口,幹流全長156公里,流域總面積2300平方公里。

歷史上,流溪河經常暴雨成災,建國以來,流溪河乾、支流建成中、小型水庫多個,攔河壩多座,用以調節流量。河流得到充分利用和治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溪河
  • 別名:呂田河
  • 所屬水系:珠江三角洲河網河流
  • 地理位置:廣東省廣州市
  • 流經地區:廣州市從化區花都區白雲區
  • 發源地:從化區呂田鎮新豐縣交界處
  • 河長:156 km
  • 流域面積:2300 km
  • 河口:廣州郊區出江村的南江口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從化區段,白雲區段,治理開發,河道變遷,所獲榮譽,

幹流概況

流溪河
流溪河,珠江水系北江支流。主源頭地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東北部,呂田縣與龍門縣交界的桂峰山至大嶺頭一帶。該河全長157公里,流域總面積2300平方公里,其中從化轄區內河長113公里,流域面積1612平方公里。流溪河從北到南流貫全市,至太平場出從化區境,再流過廣州郊區的鐘落潭、竹料、人和,出江村的南江口,匯入花都的白坭河,經珠江三角洲河網注入南海
流溪河在良口鎮以上約10公里的上遊河道穿越於深山峽谷之中。河床平均坡降為1/1250,水流湍急;中下游在良口鎮以下約100公里,河床平均坡降減至1/2500,水流較為平緩。
從北到南流經轄區地方有:呂田的聯豐、官聯、三村、桂峰、呂新、呂中、水埔、獅象、草埔、安山、旱田;東明的東聯、五和、坪地、樂溪、石明、北溪、長流;流溪河林場及良口的良新、良口、良明、高沙、塘料、米埗;溫泉的衛東、溫泉、雲星、烏石;江埔的江村、鳳院、江埔、聯星、禾倉、白田崗;城郊的麻村、塘下、東風、向陽、城郊;街口街及神崗的赤草、沙貝、菜地、員洲、大坳、木棉、神崗、佛崗、連塘;太平的水南、黃溪、太平等地。流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80.2%。流域內耕地面積約28萬畝,人口約30萬人。
在廣州市白雲區境,從白雲區東北部鐘落潭鎮 湖村入境,流經黎家塘、長沙 、鐘落潭、龍崗、竹料鎮寮寀、米崗、竹料、龍塘、虎塘、人和鎮高增、人和、鴉湖、秀水、蚌湖鎮南方、清河、新市鎮石馬、石井鎮唐閣、龍湖、滘心、南崗等村,至鴉崗村附近三江口與白坭河匯合流入珠江西航道。白雲區境內幹流長50公里,集水面積529平方公里。
流溪河
流溪河從化段
流溪河
流溪河白雲區段

水文特徵

流溪河季節流量變化大,易形成澇災。
民國21年(1932),“七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四日,連日淫雨為災,自高塘以下至石井潭村,水勢浩大,田畝被淹沒,成為一片汪洋。流溪河沿岸之鐘落潭、竹料、鴉湖、蚌湖等村,亦因山洪與西潦相遇,堤圍崩潰,農田淹沒,屋宇倒塌甚多。”
1951年6月16日,流溪河水暴漲,龍洞坑圍水閘被毀,決堤10多米。
1957年5月上、中旬區內連降暴雨,5月20日降雨達208.6毫米,當日14~15時35分,降雨153.6毫米,時雨量達97毫米,流溪河水暴漲,堤圍多處決口,嶺南圍內受澇面積1.97萬畝,磨刀坑一帶山洪暴發,鬼叫窿山塘被沖毀,五邊、望崗一帶田野,西瓜到處漂流。全區塌房53間,死8人,傷9人。
1981年6月3日,白雲區內東北部連降暴雨,山洪暴發,流溪河水位上漲,鳳尾坑等衝決堤圍4處,2個山塘決口,1個山塘被沖壞排水涵管。流溪河沿岸堤圍積水成災,受浸農田3萬多畝。
1983年6月16日,白雲區郊區、從化連降暴雨,流溪河洪水暴漲,從化境內流溪河沿岸堤圍崩決,流溪河灌溉工程左、右乾渠被沖崩,決口11處,沖毀渠道建築物6座,整個工程停水20多天,灌區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主要支流

從化區段

流溪河流域支流眾多,在從化區內有呂田河、竹坑河、石壩河、牛欄河、楠木河(又叫玉溪水)、聯溪水、汾田水(又叫黃龍帶水)、牛路水、達溪水、北斗水、鴨洞河、石嶺水、龍潭河(又叫黎塘水)、棋桿水、小海河(又叫曲江水)、概洞水、鳳凰水、羅洞水、錦洞水、三百洞水、隔嶺坑(又叫井崗水、銀林水)、湖田水、格塘水、沙溪水與鹿脛坑等。其中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有小海河、呂田河、楠木河、龍潭河、牛欄河和汾田水等6條。
小海河是流溪河流域中集雨面積最大的一條支流,河長37.5公里,集雨面積260平方公里。明、清時期該河叫曲江水。該河有3條支流,一源於大嶺山林場的白芒潭,一源於溉洞,一源於灌村中心山。流經市內的桃園、灌村、江埔等3個鎮的大部分,流域內有耕地面積6萬餘畝,人口約6萬人。
呂田河河長24.8公里,集雨面積228.96平方公里。其源頭一段稱桂峰水,起源於呂田東面與龍門縣交界的桂峰山西麓。該河流經呂田的桂峰、聯豐、官聯、呂新、呂中、水埔、獅象等村。其中又有兩條主要支流石壩河和竹坑水匯入。石壩河源於呂田小杉的石牙頂西麓,流經官洞、石壩村,於鄧村附近與桂峰水會合,成為呂田河的主流,再往西流向呂田圩、水埔村方向。竹坑水源於呂田與東明之間的白米石南麓,流經呂田的竹坑口,在上黃徑附近匯入呂田河主流。呂田河主流在上黃徑西南約2.5公里處的水口附近與流溪河的另一支流牛欄河相匯合後流入流溪河水庫。
楠木江又名玉溪水,長38.7公里,集雨面積182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為1/60。楠木江發源於呂田、東明與新豐縣交界處北面的七星頂南麓,流經新豐的石橋等地,進入轄區內後經東明的上大步、下和洞、北溪村注入流溪河水庫尾。楠木江是流溪河上游的一條較長的支流,其中又有幾條小溪分別從東明與佛岡縣交界的通天蠟燭、黃金腦東麓,東明的樟木頭西麓及君子嶂北麓等地流下匯入。
龍潭河,河長29.7公里,集雨面積157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為1/80。龍潭河源於城郊北部與佛岡縣交界處的黃猄灘(地名)。其幹流自北向南經城郊的龍潭口、康村、大夫田等地,在流過風雲嶺腳下,經黎塘匯入流溪河。該河有一條支流從棋桿橫嶺村附近的山丘流下,經西塘、棋桿圩、步尾等地,在城郊的石合與三將軍之間加入龍潭河主流。
牛欄河,又名安山河,長20.3公里,集雨面積118.4平方公里。該河發源於良口錦村的牛角窿,在南向北流經溪頭、河背村,到呂田的古村後折向東,經火燒牛欄(地名)後再向北,在水口同呂田河匯合注入流溪河水庫尾。牛欄河有一條主流源於呂田小杉橫坑口,自東向西流經九曲水、馬鞍山腳,在鎮安附近加入幹流。
牛欄河流域有呂田的小杉、草埔、安山(鎮安)、旱田和良口的聯溪(溪頭)、三村等地,有耕地7000多畝,人口約8000人。
汾田水,又名黃龍帶水,河長22.7公里,中間建有總庫容為9458萬立方米的黃龍帶水庫,流域集雨面積100.5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1/46。該河發源於東明與佛岡縣交界的黃金腦(山名),源頭分兩支,均自北向南流。其一源於山麓西北,沿市邊界走向,在佛岡縣奔流4公里後入從化,直接流入黃龍帶;另一源於山麓東南,流經東明的長芨、梅樹等地,兩條溪流在黃龍帶水庫尾匯合成汾田水。該河出黃龍帶水庫後,流過黃龍山和黃牛山之間的峽谷,與從流溪河水庫放出的流溪河上游水流匯合,流向流溪河中下游地區。汾田水流域內有東明區與黃龍帶水庫管理處,耕地約1.3萬畝。人口約9000人。

白雲區段

流溪河在白雲區的主要支流有:
鹿頸坑,發源於從化新莊,下游經鐘落潭鎮上水莊與從化太平場之間入流溪河。全長11公里,集水面積65.98平方公里。在區內河段長2.5公里,集水面積5.25平方公里。
鳳尾坑,古稱良坑,發源於帽峰山東麓,經沙田、蓮塘、楓下、鳳尾等村,至黎家塘入流溪河,全長17公里,集水面積71.25平方公里。
良田坑,古稱華坑,發源於帽峰山北麓。原經良田鎮華坑、陳洞、良田等村,至竹料,1958年建竹料圍,改道經東鳳至中和與頭陂坑匯合經龍塘入流溪河。幹流長16公里,集水面積59.58平方公里。頭陂坑,古稱清水坑,發源於帽峰山西北,流經銅鑼灣、頭陂、九曲逕,至中和與良田坑匯合。幹流長15.5公里,上游建有銅鑼灣水庫,庫容280萬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積6.5平方公里。
兔崗坑,發源於花都市張公嶺,從人和鎮漢塘村流入白雲區,流經兔崗、高增入流溪河。幹流長19.5公里,集水面積51平方公里。流經白雲境內幹流長8.95公里。
沙坑,發源於帽峰山西麓,經白山、禾嶺與大源洞坑匯合,流經石湖、北村、柏塘等村至蚌湖鎮新坦莊入流溪河。幹流長16公里,集水面積51平方公里。上游建有和龍、梅窿、大源水庫,庫容共1938.4萬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積29.1平方公里。
磨刀坑,發源於洞旗峰,流經新市鎮望崗、科甲等村,匯入南園水,經清湖至石馬入流溪河。幹流長16.75公里,集水面積48平方公里。上游建有磨刀坑、紅路水庫,庫容共807萬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積11.28平方公里。
白坭河,又稱巴江河,發源於花都市天堂頂,於洲咀口匯合新街河流入白雲區。經神山、江高兩鎮至石井鎮鴉崗附近三江口匯合流溪河,流入珠江西航道。幹流全長53公里(區境河段長約10公里),集水面積78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蘆苞涌、西南涌(在三水市境內)、國泰河(在花都市境內),上游與北江相通。白坭河是北江洪水下泄的主要通道,每年汛期,對神山、江高、石井、新市等鎮有很大威脅。

治理開發

流溪河良口以上上遊河道,原先兩岸石壁陡峭,河道深窄。1958年,廣東省水利電力廳在良口小車村的峽谷中,興建一座總庫容為3.86億立方米的流溪河水庫,控制其上游集雨面積達539平方公里。此後,這一帶變成“高峽出平湖”的景觀。
流溪河的中下游因有眾多支流匯入,水量漸大,河面寬度達200-300米,1958年前可通航,從良口至太平場的航程約66公里。1958年後,流溪河水庫、溫泉人工湖發電站及神崗大坳引水灌溉攔河壩等水利電力工程相繼建成,流溪河在轄區內的航運亦隨之中止。
流溪河流域內,由於森林曾數度遭亂砍濫伐,加上不合理的開荒,造成大面積水土流失,也使流溪河河床遭受淤積。1968-1975年8年間,街口大橋附近河段的河床淤高1.1米。從1980年代開始,流溪河大量河砂被採掘用於建設,河床淤高大大降低,部分河段河床有下切現象。
流溪河(從化流溪河)
人和攔河壩
建國以來,流溪河乾、支流均已進行開發利用,上游從化、花都境內,建有中、小型水庫多個,攔河壩多座,用以調節流量。白雲區建成人和攔河壩,引水流量2立方米每秒,設計灌溉面積2萬畝。並在各支流上建成新陂、白汾、南塘、沙田、銅鑼灣、和龍、梅窿、大源、紅路、磨刀坑等水庫,庫容共4303萬立方米,控制集雨面積59.8平方公里。90年代,對流溪河上遊河段進行了綜合整治。

河道變遷

流溪河在街口附近一段河道的走向變遷十分明顯。據清雍正八年《從化縣誌·山川志》記載,流溪河流經麻村、塘下之後,過東風村的殷家莊口、田邊村口到青苔坑(即今街口街的北街口一帶),轉向今河濱公園、石角潭(即今河西河堤廣場金甌址),折入魚梁尾、陳屋(即今物資局址)、流入古樓潭(即今市人民政府招待所址)、流下門口江、再流經洪山圍門口而至藍田古廟,在藍田水閘口外有龍潭河匯入,然後流向東南方。上述許多地方已為街口街的建築群所代替,流溪河則從街口街的東側穿過。

所獲榮譽

2023年10月13日,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第二批名單已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核並進行公示。其中包括廣州市流溪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