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蜀即得楚

得蜀即得楚

得蜀即得楚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司馬錯提出的戰略主張。意思是得到巴蜀之地(即現在的四川重慶一帶)就能占據上流,俯緲楚國,對楚國擁有絕對的戰略主動地位。在其後的伐楚之戰中,司馬錯就證明了這一點:繞過楚國在秦楚邊境的大軍,直接秦軍攻占楚國黔中郡。楚頃襄王被迫獻上庸和漢水以北地區給秦以罷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得蜀即得楚
  • 性質:戰略主張
  • 提出時期:春秋戰國
  • 提出人:秦國名將司馬錯
  • 代表戰役:滅蜀之戰、伐楚之戰
  • 戰術特點:避實擊虛
戰爭背景,伐楚之戰,評價,

戰爭背景

在當時的秦國南方偏遠腹地,生活著兩個蠻夷國家,一個是蜀國,就是在現在的四川地區,一個是巴國,就是現在的重慶地區。秦惠文王時期,這兩個國家發生了交戰,互相攻打,兩個國家都向秦國派出使者求援。
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已經大治。秦惠文王早有吞併蜀國之意,但苦於蜀道艱難,難以攻打。而恰在此時東邊的韓國也派兵入侵秦國,所以秦惠文王一直猶豫不決,舉棋不定,不知道是該先滅蜀還是先攻韓。
丞相張儀主張先攻韓,大將司馬錯主張先滅蜀。張儀的論斷是占領三川郡,打通宜陽道,挾持周天子,以完成霸業,而至於蜀國只是一個西方邊遠小國,根本不值得勞民傷財去攻打,對秦國的霸業毫無幫助。
而司馬錯的論斷是秦國要想稱霸,首先必須國強民富,務必先擴張領土,增加財富,所以應當先滅蜀國,這樣秦國吞併蜀國之後擴大了版圖,增加了財富。而如果去攻打韓國劫持周天子,不僅不能獲得什麼實利,反而背了一個不仁不義的壞名,而且周、韓自危,必然會去聯合齊、趙共同抗秦,因此,攻韓是失策,伐蜀才是萬全之計。
秦惠文王聽後覺得大將司馬錯說的完全有道理,於是便派司馬錯為將率兵攻打蜀國,司馬錯果然馬到成功一舉滅掉了蜀國,而後又乘勝滅掉了巴國,使得秦國的領土擴大了近一半,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公元前310年,蜀相陳莊叛秦,司馬錯率軍平定蜀亂,誅陳莊,並受命鎮撫蜀國,後在水利專家李冰對巴蜀水患的綜合治理,從而為秦國打下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後方,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源源不斷的為秦國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為秦國的統一立下了大功。

伐楚之戰

司馬錯在滅蜀之戰中,就向秦惠王提出“得蜀即得楚”的戰略主張,他認為如果得到蜀地,就能占據上流,俯緲楚國,對楚國擁有絕對的戰略主動地位。所以,司馬錯打的是一張連環牌。
在其消滅蜀國,徹底平定蜀地後,公元前280年,司馬錯便率大軍由隴西進入四川,然後增補巴、蜀軍隊10萬,接著乘坐大船萬艘,載米600萬斛,從巴地延涪水南下,進攻楚國。
秦軍戰勝重重困難,翻越今岷山山脈、摩天嶺山脈、雲貴高原,出其不意地攻到楚國後方。當時,楚軍主力集結西北部秦、楚邊境前線,後方空虛,遭司馬錯突然進攻,楚軍猝不技防,損失大片土地,秦軍攻占楚國黔中郡。楚頃襄王被迫獻上庸和漢水以北地區給秦以罷兵。

評價

司馬錯提出的得蜀即得楚,是典型的避實擊虛戰術,開創了我國戰爭史上早期的戰略大迂迴戰例。這場戰爭無論是戰術決策,還是戰役指揮都到達了超乎尋常的地步,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一場大迂迴機動戰爭。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以當年司馬錯伐楚的進軍路線為基礎稍加改變,選擇入漢中順漢水南下,出其不意的突入楚境,楚軍一路節節敗退,白起迅速攻取了主要分布在漢水流域的楚國重鎮。
秦軍長驅直入,直抵楚國別都鄢城,接著水淹鄢城,迅速攻下了楚國國都,挖了歷代楚王的祖墳,放火燒了夷陵道。然後在第二年,白起率部隊休整了一段時間之後在鄢郢之戰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出兵奪回被楚國復奪回的巫郡、黔中郡,秦初置黔中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