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花燈

得勝花燈

得勝花燈也稱“彩燈”、“麼姑燈”,源起於清朝中期,是產生和流傳在瀘州市瀘縣得勝鎮仁和村的一種以舞為主、演唱為輔、民眾自娛自樂的民間舞蹈。

2010年,得勝花燈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得勝花燈
  • 遺產級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
歷史淵源,表演特徵,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瀘縣得勝鎮位於四川省瀘州市以北25公里,是四川省有名的花燈藝術之鄉。得勝鎮人傑地靈,鐘靈毓秀,歷史文化積澱和底蘊豐厚,現代文明程度高尚,這為當地花燈藝術的產生、發展和傳承鋪墊了極為紮實的基礎,營造了極為廣博的空間。得勝花燈也稱“彩燈”、“麼姑燈”,源起於清朝中期,是產生和流傳在瀘縣得勝鎮仁和村的一種以舞為主、演唱為輔、民眾自娛自樂的民間舞蹈,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當地人民民眾每逢節慶賀歲、結婚嫁娶時,都會表演得勝花燈。瀘縣得勝花燈傳播到了瀘縣十九個鎮,以及重慶市永川市、榮昌縣,瀘州市江陽區、龍馬潭區,自貢市富順縣,內江市隆昌縣等部分地區,流傳範圍廣。

表演特徵

得勝花燈是流行在瀘縣境內的一項傳統的民俗民間演唱藝術,具有源於勞動、歷史悠久、內容和形式高度和諧,雅俗共賞,民眾喜聞樂見等基本特徵。

社會影響

得勝花燈起源於勞動,表現人民民眾的生產和生活情態,見證了瀘縣多少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歷史。既有漢民族民間音樂藝術形式發展和文化繁榮的重要價值,又是研究瀘縣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歷史依據。得勝花燈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其主要原因就是內容和形式的完善結合,高度和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