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閱讀世界景觀與設計: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教學案例

徒步閱讀世界景觀與設計: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教學案例

《徒步閱讀世界景觀與設計: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教學案例》是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編者是李迪華韓西麗孟彤。本書是《景觀設計學教育參考叢書》之一。

基本介紹

  • 書名:徒步閱讀世界景觀與設計: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教學案例
  • 作者:李迪華、韓西麗、孟彤
  • ISBN:9787040284928
  • 頁數:191
  • 定價:40.00元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4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序言,文摘,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
叢書名: 景觀設計學教育參考叢書
平裝: 19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40284928
條形碼: 9787040284928
尺寸: 25.6 x 18.4 x 1.4 cm
重量: 440 g

內容簡介

《徒步閱讀世界景觀與設計:"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教學案例》內容簡介:如何在全球視野下思考和解決當代中國景觀規劃與設計的問題,如何借鑑世界經驗發展中國的景觀設計學教育,中國景觀設計如何融人世界和參與國際競爭,是當代景觀教育和行業的參與者所面臨的共同責任。《徒步閱讀世界景觀與設計:"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教學案例》收錄了2006年、2007年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生專業“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赴德國、法國學習後完成的25個專題研究報告,內容以考察參觀過的法國和德國城市為對象,全面展現研究生們對建築、景觀、空間與設計的觀察與理解,對歷史文化與生活的感受與分析,對當代城市與景觀設計的理念、方法與營造手段的研讀與介紹。《徒步閱讀世界景觀與設計:"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教學案例》以每個參與者最強烈的直觀感受和寫作意願為基礎完成,是交流學習西方國家建築、城市與景觀的理想讀物。《徒步閱讀世界景觀與設計:"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教學案例》為設計學教育與實踐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模式,可作為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景觀設計、景觀規劃、建築學專業師生以及相關專業領域的參考書。

目錄

德國篇
徒步閱讀世界景觀與設計: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教學案例
專題1 景觀設計思考——德國遊學有感
專題2 德國景觀設計中邊界設計案例探討
專題3 土地轉換形成的景觀
專題4 景觀與建築的共生
專題5 德國Kronsberg生態社區雨洪管理
專題6 德國城市濱水景觀規劃設計
專題7 德國兒童遊戲空間設計
專題8 德國城市鋪裝及其作用
專題9 生態恢復的實踐
專題10 德國紀念性建築
專題11 德國大城市歷史街區保護——以慕尼黑與柏林為例
專題12 人與自然的對話——由呂訥堡石楠灌叢自然保護區引發的思考
法國篇
專題1 法國公共空間與當代藝術的結合
專題2 法國現代景觀對諾特爾式園林的繼承
專題3 城市歷史性空間“再設計”途徑研究——以巴黎皇家廣場為例
專題4 生態意識介入城市公共空間設計
專題5 對巴黎城市空間價值的思考
專題6 為使用者而設計
專題7 價值的重現——城市歷史遺產的再利用
專題8 步行巴黎
專題9 時間與景觀——法國景觀中的時間之旅
專題10 在巴黎尋回的城市記憶——巴黎城市空間的對比與聯繫
專題11 當代法國城市景觀中的“法蘭西精神”
專題12 巴黎的“看與被看”
專題13 對巴黎城市地標、軸線和城市發展的思考

序言

“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是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景觀設計學研究院(GSLA)自2006年起開設的一門兼具探索性與創新性的研究生課程。之所以承擔高額的成本、克服巨大的困難將所有學生送到國外進行為期兩周的考察,目的在於三點:其一,讓景觀設計學專業的中國學生們走出國門,切身體會和解讀現代景觀規劃與設計教育和實踐的先行國家已經和正在做些什麼;其二,從各個方面理解與建築、城市、景觀密切關聯的歷史、文化、生產、生活對規劃與設計的影響;其三,展望世界和中國的未來,重新定位個人的責任和行動方向。在出國變得越來越習以為常的今天,“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為學生們提供了第一次出國的機會,課程中學生們掌握的觀察和思考世界的方法必將影響他們終生的職業理想。出版課程教學案例,希望為其他以各種方式出國參觀學習的學生和同行提供參考,把這種影響變成更加普遍的行動。
“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大體分為四個階段開展:第一階段,由李迪華老師主持,提前E個月在普遍徵求意見和論證的基礎上,確定候選訪問學習的國家,並與支持我們的外國教師一道制訂教學和訪問計畫。第二階段,出訪前1個月,學生廣泛收集將訪問的國家的自然、歷史、文化、建築、城市、景觀等各個方面的資料,包括地圖、照片和文獻,通過反覆研討交流,不斷補充完善,讓學生對即將出訪的國家和城市形成“故地重遊”的印象,同時編輯資料彙編。通過研討,每位同學還要求結合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確定一個或者數個專題研究方向。第三階段,學生出國考察,每日行程中安排與考察內容相關領域的國外專家帶領並講解,學生每晚組織討論,交換考察心得,在討論中確定課程報告的選題,訪問學習結束前1~2天留給學生進行個人專題研究。第四階段,學生回國後撰寫研究報告,舉辦專題研究報告會、出國學習成果展覽。
本書從2006年、2007年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專業研究生“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出訪德國、法國後完成的35個專題研究中遴選出25個結集出版,內容涉及訪問國家的城鄉建設、自然保護、市民生活和歷史文化保護等和景觀設計學學科與行業密切關係的方方面面問題,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報告以學生的觀察與思考收穫為主線。課程研討過程中,大家探討最多的基本問題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創新和保持傳統的關係,二是如何塑造現代性或者當代性,三是人和城市與景觀的關係。顯然,這些問題都是無一致答案的,都是一代又一代景觀設計學人需要永恆探討的問題,因此,收錄的報告中,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直觀感受描述部分應該是我們推薦給讀者重點閱讀的部分。

文摘

近200年以來,中國始終在探索一條如何向西方學習的道路。然而這條道路並不平坦,能夠真正親身經歷和感受西方的中國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了解的西方是片段的、間接的,來自於書本、圖片、網路或他人的轉述。我們的文化、城市和景觀基本上是在“崇洋媚外”的責難聲中逐步西化、洋化甚至變得什麼都不是。不少人為此痛心疾首,大聲疾呼——拯救傳統,拯救鄉土。
近十年以來,出國容易了,出國的中國人多了。來北大、來中國的外國人也多了。但我們對西方的理解卻似乎更加模糊,也更加困惑了。
本著“親身經歷與自我發現”的精神,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專業的“世界建築、城市和景觀”研究生課程就這樣醞釀出來了。15名有著韋編三絕求學精神的北大學生第一次隨著他們的老師踏出國門。
幸運的,我們把第一次出國考察的地點選擇在德國。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保持傳統和創新設計的完美結合——不失文化身份(identity)而能標新立異是景觀設計專業教育的制高點——德國之行帶給我們的是信心,和“中國景觀設計師能解決中國的問題”的務實精神。
感謝斯諾文尼亞的Ogrin教授,是他第一個建議本課程並編制2006年德國訪問計畫;感謝德國的Johannes Kuchler教授,Antje Stockman教授,Max Bachler教授,Hans Luz先生,Rainer Schmidt設計公司的設計師、漢諾瓦大學和柏林理工的同學們及給予我們幫助的所有德國朋友;感謝赴德國期間的領隊Monika Spinczyk為我們所做的周到細緻的安排;感謝DAAD給予的大力支持,他們在經濟和簽證方面做出的努力使得此次行程變得便捷簡單;感謝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他們鼓勵創新辦學的精神和所提供的經費支持是這次教學活動得以成功的基礎。
最後感謝隨我出訪的15名學生,他們的勤奮、好學、友好、合作,在自己收穫的同時也給德國同行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