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遊記選評

《徐霞客遊記選評》是200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珅。

基本介紹

  • 書名:徐霞客遊記選評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語言:簡體中文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叢書名: 新世紀古代歷史經典讀本·上海市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支持項目
298頁
ISBN: 7532535134
條形碼: 9787532535132
尺寸: 20.6 x 14.2 x 1.4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黃珅,1949年3月生。1987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現於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從事古典文學和古籍整理教學、研究工作。著有《瓣譯徐霞客遊記》等。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新世紀古代歷史經典讀本》之一種。從新世紀讀者的閱讀需求出發,精選《徐霞客遊記》中的代表性篇章,以全新的視角、獨到的切入點對之進行講評。同時,為便於讀者閱讀,還配以提綱挈領的導言和簡明扼要的注釋。全書賞評深入、精當,行文流暢,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明末徐霞客經30多年旅 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遊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在地理學上的重要成就有:①對喀斯特地區的類型分布和各地區間的差異,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徵、類型及成因,有詳細的考察和科學的記述。僅在中國廣西、貴州、雲南3省區,他親自探查過的洞穴便有270多個,且一般都有方向 、高度、寬度和深度的具體記載。並初步論述其成因,指出一些岩洞是水的機械侵蝕造成,鐘乳石是含鈣質的水滴蒸發後逐漸凝聚而成等。他是中國和世界廣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驅。②糾正了文獻記載的關於中國水道源流的一些錯誤。如否定自《尚書·禹貢》以來流行1000多年的“岷山導江”舊說,肯定金沙江是長江上源。正確指出河岸彎曲或岩岸近逼水流之處沖刷侵蝕厲害,河床坡度與侵蝕力的大小成正比等問題。對噴泉的發生和潛流作用的形成,也有科學的解釋。③觀察記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態品種,明確提出了地形、氣溫、風速對植物分布和開花早晚的各種影響。④調查了雲南騰衝打鷹山的火山遺蹟,科學地記錄與解釋了火山噴發出來的紅色浮石的質地及成因;對地熱現象的詳細描述在中國也是最早的;對所到之處的人文地理情況,包括各地的經濟、交通、城鎮聚落、少數民族和風土文物等,也作了不少精彩的記述。他在中國古代地理學史上超越前人的貢獻,特別是關於喀斯特地貌的詳細記述和探索,居於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在文學上的主要特點是:寫景記事,悉從真實中來,具有濃厚的生活實感;寫景狀物,力求精細,常運用動態描寫或擬人手法,遠較前人遊記細緻入微;辭彙豐富,敏於創製;絕不因襲套語,落入窠臼;寫景時注重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同時注意表現人的主觀感覺;通過豐富的描繪手段,使遊記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具有恆久的審美價值。此外,在記游的同時,還常常兼及當時各地的居民生活、風俗人情、少數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間的戰爭兼併等等情事,多為正史稗官所不載,具有一定歷史學、民族學價值。《徐霞客遊記》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目錄

編者的話
導言
一、游天台山日記
二、游雁宕山日記
三、游黃山日記
四、游黃山日記(後)
五、游武彝山日記
六、游廬山日記
七、游九鯉湖日記
八、游嵩山日記
九、游太華山日記
十、游太和山日記
十一、游五台山日記
十二、游恆山日記
十三、游北山三洞日記
十四、游武功山日記
十五、游麻葉洞日記
十六、湘江遇盜日記
十七、游九疑山日記
十八、游七星岩日記
十九、游象鼻山日記
二十、游灕江日記
二十一、游真仙岩日記
二十二、游白石山日記
二十三、游勾漏洞日記
二十四、游左江日記
二十五、游百感岩日記
二十六、游白水河瀑布日記
二十七、游太華山日記
二十八、游雞足山日記
二十九、游麗江日記
三十、游茈碧湖日記
三十一、游普陀崆日記
三十二、游大理日記
三十三、游騰越火山熱泉日記
三十四、游石房洞山日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