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錦堂(山西藥用植物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錦堂,藥用植物學家。經過長期的探索,在我國傳統名貴中草藥黃連、天麻及豬苓的栽培技術和理論研究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徹底扭轉了這些藥材長期緊缺的局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錦堂
  • 類別:藥用植物學家
  • 出生:1929年6月11日
  • 故鄉:山西省太原市
人物簡介,個人經歷,

人物簡介

徐錦堂,1929年6月11日出生於山西省太原市,原籍山西省五台縣。勤勞忠厚的父親徐步青,原本是走街串鄉為人鋸碗釘秤的手藝人,靠此積攢了一點錢,並與別人合股經營了一個小織布廠,才使一家人生活得以溫飽。1935年,徐錦堂在太原上國小,兩年後抗日戰爭爆發,一家人逃難到晉西的?縣。他在那裡讀完了國小,考入晉山中學。顛沛流離的生活,加之操勞過度,1944年,徐步青過早告別人世,這年徐錦堂才15歲。為一家生計,他被迫綴學而去種地、趕腳、種菜。抗日戰爭勝利後,一家人回到太原。強烈的求學欲望,使徐錦堂在生活極端艱難的情況下,考入公費的太原中學進修班。但是,僅兩年又為生活所迫再度失學,靠賣苦力維持一家生活。1949年,太原解放,徐錦堂考入山西農業技術學校(1952年改為山西農學院附屬農業技術學校)。他十分珍惜國家給他的學習機後者被評為國家二等發明獎。以後,他的“天麻種子共生萌發菌的發現及其套用”,獲衛生部甲等獎,並由此揭開了天麻生長的全部秘密。

個人經歷

70年代中期,徐錦堂又開始了重要中草藥“豬苓”的栽培研究。1990年,“豬苓半野生栽培研究”通過專家鑑定,並受到高度評價。
幾十年來,徐錦堂教授深入生產第一線,用辛勞的汗水與智慧,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他也為科研人員樹立了榜樣。黨和國家授予他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家、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特等勞動模範、全國衛生文明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在黨中央提出“科學技術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戰略方針的今天,徐錦堂所走的科研之路特別值得倡導和發揚光大。
吃盡黃連苦中苦 造福中華億萬人
黃連是一種重要的常用中藥,在我國最早的本草著作《神農本草經》中已有記載。大約在唐代,四川、湖北等地已開始人工栽培黃連。幾百年來,各地一直沿襲毀林搭棚栽連的方法。這種植物屬高山蔭生植物,它喜濕潤氣候,需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但又懼怕陽光的直射,所以人們在黃連田間用木材支起人工棚,製造一種蔭蔽環境。然而,這種種植方式需要砍伐大量林木,因為每種一畝黃連,需要10立方米木材,大約要砍伐3畝森林。從四川到湖北數百里的黃連產區,徐錦堂都見到因栽黃連而造成荒山禿嶺的慘狀,生態的嚴重破壞,又反過來威脅黃連生產,使黃連生產萎縮,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958年,他與另一同志赴陝西、四川、湖北的黃連產區調查黃連生產情況後,痛心疾首地說:不改變傳統的栽連方式,黃連生產將陷入絕境!回京後,徐錦堂毅然向領導請纓:“為改變黃連生產局面,請派我去黃連產區。”1959年初,他的請求得到批准。
黃連產區一般都在海拔1700左右的高山區,長年陰雨連綿,山高路險。1959年春,徐錦堂開始在四川省石柱縣黃水壩農場和湖北省利川縣福寶山藥材場建立了長期的試驗基地。為了改革黃連傳統種植方法,他吃了比黃連還苦得多的苦。
試驗點兩地相距170餘里山路,中間隔著3座海拔1500米到1800米的高山和人跡罕到的原始森林。如果繞道乘車坐船,往返一趟要10來天。為了節省時間,他寧肯翻山越嶺,步行往返。開始走3天,以後2天,後來竟朝發夕至,連常走山路的老藥農都稱他為“飛毛腿”。
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1959年秋天,福寶山藥材場不論幹部還是工人,每月口糧陡然降至7.5公斤,只好以野菜充飢。徐錦堂的口糧未減,他把每月16公斤糧票全交到食堂,與工人共渡難關。嚴重的困難,使福寶山藥材場900多人中有390多人下了山。而徐錦堂像一隻候鳥,依然春來冬去,整整8年。他還兼任了福寶山藥材場農中教師、總場技術指導、一分場技術員。他用行動贏得了組織的信任,得到了民眾的支持。
“黃連在人工栽連前就野生於森林,是否讓它重返自然,在森林中生長呢?”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場領導支持。他與場裡派來的老周師傅,懷揣飯糰,手持砍刀,進了深山老林,選了一片一畝多大的森林試驗田。黃連栽上不久苗長出來了,比棚栽毫不遜色。這一破天荒之舉,吸引了許多人參觀。但一些老藥農卻說:林間栽連好是好,誰敢保證下大雨不會沖死黃連,要曉得棚高過5尺都要淋死黃連哩!1960年7月18日夜晚,一場暴雨由天而降,一夜雨量達152.4毫米。電閃雷鳴把徐錦堂從夢中驚醒。暴雨下的黃連怎么樣了?天剛蒙蒙亮,他就來到試驗田,他驚喜地發現大部分黃連安然無恙。為了探個究竟,他蹲在試驗田樹林中細心觀察。1小時、2小時過去了,雨水淋透了他的衣衫,凍得他直哆嗦。終於,黃連在林下淋不死的秘密被揭開了:下雨時會有風,有風樹葉就要擺動,雨點是經過樹葉四處飛濺漂灑到黃連上的。而固定的棚架,雨水順樹枝集中到一點下落,棚子越高,雨水下落的加速度就越大,因此,棚高過5尺就可能淋死黃連。以後,徐錦堂對山坡的坡度、樹林的密度仔細觀察,終於在黃連的栽培方式上完成了一次重大改革。1962年,除林間栽連成功外,徐錦堂完成的簡易棚栽法、黃連種子濕沙棚貯方法、黃連精細育苗等研究也都取得喜人的成效。
然而,他望著一片片被剃光了頭的禿山,被雨水沖刷而日益貧瘠的土地,心情十分沉重。“能不能讓黃連大發展,再使荒山重新披上綠裝呢?”此舉並非易事。若先栽樹,即使速生林也要十年八年才能為黃連遮蔭,這勢必誤兩茬黃連。他日思夜想,廢寢忘食。沒過多久,徐錦堂巧妙地設計出了一種植物伴栽的方法。他利用玉米葉定向生長的特點,播種時把種子方向擺好,葉子方向就會按人的意志生長了。經過反覆試驗,一種前所未有的栽連方法成功了。從此,毀林搭棚栽連的傳統方式宣告結束,並可一舉獲得藥、林、糧三豐收。這一成果在湖北、四川等黃連產區推廣後,緩解了全國黃連生產長期供不應求的局面,產生的經濟效益與對生態平衡的貢獻是難以估計的。據湖北省恩施地區特產局對1982年黃連生產的統計,運用此項技術,年節省木材73000立方米,生產木材8760立方米,全年增收節支經費達1800多萬元。
1984年,他的“栽培黃連的玉米與造林遮蔭技術”榮獲國家三等發明獎。
天生之麻多奇妙 歷盡艱辛解其謎
天麻,顧名思義為天生之麻。《本草綱目》中稱“天麻乃定風草,故為治風之神藥”。近代藥理實驗也證明,天麻有止眩暈、抗驚厥、鎮靜等功效,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自古以來全靠人工採挖野生天麻供藥用。由於野生天麻資源有限,越挖越少,供應十分緊張。
60年代初,徐錦堂在山區蹲點時,發現山裡有天麻,並對這種無根、無綠色葉片的特殊植物產生了濃厚興趣。當他聽說天麻供應比黃連還緊張時,便萌發一個念頭:搞天麻人工栽培。一天,他把想法與老藥農一談,老人連連擺手說不行,並說:我年輕時也種過天麻,種下幾個月就不見了。據說天麻長有仙人腳,我就在它周邊用石頭壘個圈,幾個月後還是跑了。老人還隨口說出一段歌謠:“天麻、天麻,天生之麻,老天爺播種,土地爺發芽,人要種它,那是白搭。”
儘管天麻藥用功效顯著,但對這種特殊植物人類對它的生長規律知之甚少。抱著解決藥用急需的願望,徐錦堂毅然把天麻野生變家栽列入第二個課題。個人承擔一個課題談何容易。沒有做試驗用的天麻,上山時就帶把钁頭,碰上就挖幾個,有時他自己掏錢買幾個。當地縣領導深深地為他這種精神所感動,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撥出1000元錢支持他。為種活天麻,他把各種適合農作物生長的方法都試驗過了,卻沒有一個天麻成活。然而他並不灰心,仍繼續試驗。1962年春天,偶然發現一個碰掉頂芽的天麻,埋了20幾天長出了小天麻,他晃然大悟:以往的失敗在於頂芽抽苔後,天麻就成了空殼。民間傳說天麻長有仙人腳,可能就源於此。重複試驗,小天麻長出來了,有的新生麻還超過了母麻的重量。可喜的進展,受到所領導重視。1964年,天麻野生變家栽被列入研究所正式課題,所里並增派2名同志,成立天麻研究小組,由徐錦堂任組長。
為摸清天麻生長規律,徐錦堂等人進行了3年艱苦的全面的天麻野生生態調查,基本摸清了天麻生長繁殖過程,以及生長所需的溫度、濕度、土壤質地等條件。但天麻靠什麼養分生長依然是個謎。為此,徐錦堂等人查閱了大量有關文獻、材料,但均一無所獲。70年代,有一次徐錦堂在北京開會時,一個偶然機會發現日本學者草野俊助1911年曾發表過天麻與蜜環菌的關係。使徐錦堂決心以此為線索,獨立揭開天麻生長營養來源的秘密。
一天夜裡他醒來,又習慣地下床觀察床下的天麻。他十分驚奇地看到天麻發生微弱的螢光。掰開天麻一看,發現螢光出自一些快要腐爛的母麻,裡面長滿白色和黑褐色的菌絲。經過分析研究,從這些菌絲中分離出了蜜環菌。天麻無根、無綠色葉片,本身不能製造養分,而是靠侵入塊莖中的蜜環菌獲得營養。蜜環菌分離的成功,為天麻的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礎。1965年,徐錦堂用野生蜜環菌材伴栽天麻取得初步成功,同時研究成功人工培養菌材的技術。在天麻神秘大門就要叩開時,“文化大革命”席捲全國,一封催促下山的電報,使徐錦堂被迫去了“幹校”。
1972年,當天麻組行將撤點之時,剛從“幹校”回來的徐錦堂,不顧“臭老九”帽子的壓力,毅然據理力爭:“天麻野生變家栽雖獲成功,但還處於試驗室階段,離大面積推廣套用還有很大距離,市場供應這么緊缺,課題不能下馬。”當時天麻只能作為“首長”保健藥,偌大的北京藥材市場上很難買到天麻,所里又讓他重新負責天麻的研究。當年在所里還召開了六省市天麻座談會,會上,徐錦堂從天麻生長特點,談到天麻與蜜環菌關係,人工菌材的培養,引起與會者的極大興趣。陝西省藥材公司的同志,當即邀請他去漢中指導天麻生產。
1972年冬,徐錦堂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把試驗點定在漢中地區的寧強縣滴水鋪公社東風三隊。這裡群山環抱,山高坡陡,氣候濕潤,全年溫差較小,且有天麻資源分布。他決定搞一種方法簡單、農民易學、又省工穩產的天麻栽培方法。沿著產區—實驗室,實驗室一產區的科研路線,他不知設計了多少方案,爬了多少高山陡坡。1973年,“天麻無性繁殖固定菌床法”宣告成功。第二年,東風三隊的天麻空窩率下降到1.1%,平均窩產由0.15—0.2公斤,提高到1.5公斤,生長周期由2年,縮短為1年。他發明的方法簡單易學,省工省時,不與農作物爭勞力,還解決了大坑培養菌材易污染雜菌的難題,深受農民的歡迎。
為了全面推廣這一技術,徐錦堂不辭辛苦,奔波於各地講學,常常是剛在這個縣講完又奔往另一個縣。為了搶時間,他有時顧不上吃飯、休息,有幾次暈倒在路上,但一醒過來又抖擻精神上了講台。他先後在陝西40餘縣講過課,聽課人超過2萬,培訓出幾百名不脫產的技術骨幹。這一成果曾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在逐漸推廣的過程中,徐錦堂敏銳地發現,最早栽培成功天麻的東風三隊,由於多代無性繁殖天麻出現了退化,產量降低。作為植物栽培的研究人員,徐錦堂十分清楚,如不及時採取對策,後果不堪構想,搞有性繁殖是防止退化的一條出路。但這意味著要推翻自己已成功的方法,需要在天麻神秘的世界重新去探索。
天麻種子奇小,一粒蓮子大小的果實里,包含著數萬粒種籽。像麵粉一樣的種籽,只有種胚,沒有胚乳及其他營養貯存的器官,使其發芽異常困難。他日以繼夜地試驗探索,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對此許多人迷惑不解,因為“固定菌床法”成功之後,生產效益良好,許多地方把它當作“拳頭”產品。民眾栽天麻的積極性也很高,曾出現一個冬天有上萬人上山採挖天麻種麻的盛況。在身背乾糧,夜宿岩洞的“民眾運動”面前,他不顧冒“給民眾運動潑冷水”的風險,多次提出單純搞無性繁殖多代後要退化的觀點。有的同志悄悄地勸他,他卻說:“如不這樣做,一旦出現大面積減產,我怎么對得起產區的人民。”
1978年,徐錦堂又把一項重大發明奉獻給產區人民——“天麻有性繁殖——樹葉菌床法”。這一方法具有發芽率高、生長期短、商品天麻比重大,產量高、成本低,對擴大天麻種子來源,防止種麻退化,提高天麻產量具有顯著意義。天麻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相結合進行生產,實現了天麻大面積穩產高產。這一成果,1980年,被國家科委評為二等發明獎,並被中華醫學會等四學會推薦為“建國35年來20項重大醫藥科研成果”之一。
科學技術是生產發展的火車頭。陝西漢中地區的寧強縣過去是個苦地方,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1983年,全縣總產天麻達100萬斤(1983年後分田到戶就無法統計),其中鮮商品天麻45萬斤,縣藥材公司收購39萬斤,僅此一項農民即增加100萬元收入。漢中地區1983年收鮮商品天麻140萬斤,總產近300萬斤,總產值近1000萬元。天麻大面積推廣生產,還帶動了當地食品、釀酒、製藥及出口產品的生產,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他時刻關注著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並不畏艱難去攻克它。自從1911年,日本學者草野俊助發現天麻與蜜環菌共生關係之後,國內外植物界長期認為,天麻是靠蜜環菌獲得營養,甚至在種子發芽階段也如此。然而,在實踐中徐錦堂卻發現相反現象,蜜環菌對天麻種子的發芽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為此,他提出天麻種子發芽是與蜜環菌不同的其他真菌有關的構想,並於1979—1981年分離到12種使天麻種子共生萌發的真菌。經小區試驗與大面積推廣套用,天麻種子發芽率提高了7倍。由於當時未能鑑定出這些萌發菌的分類科屬,在學術界引起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學者認為“徐錦堂報導的天麻種子共生萌發菌,很可能是蜜環菌呈現的另一種形式。”
1988年,徐錦堂和他的研究生培養出天麻種子萌發菌的子實體,經鑑定確認為口蘑科小菇屬的紫萁小菇,屬我國尚未發現的國內新紀錄。它的發現與套用,使學術界對天麻種子萌發營養來源這一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得到解決。紫萁小菇的主要作用是,天麻胚細胞消化了侵入的紫萁小菇的菌絲獲得營養而發芽。而蜜環菌在天麻種子發芽階段不提供營養,反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種子萌發後的原球莖,開始第一次無性繁殖,分化生長出營養繁殖莖,萌發菌所提供的營養已遠遠不能滿足天麻無性繁殖階段的需要,必須接上蜜環菌才能正常生長,這也是天麻在漫長的物種形成過程中,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結果。由此,徐錦堂提出“天麻是先後靠雙菌共生完成從種子到種子全部生活史的植物”的觀點,並由此揭開了“天生之麻”生活史的全部秘密。此項成果,榮獲衛生部甲等獎,並被國家科委選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大科技成果選集》中。
老驥伏櫪志千里 再返山林栽豬苓
豬苓栽培研究是徐錦堂繼黃連、天麻之後,第三次向科學高峰的進軍。此時他已兩鬢斑白,身患多種疾病,然而他深知此項研究的重大意義。豬苓,是一種具有利水抗癌功效的中藥。近年藥物研究人員從中提取出豬苓多糖,證明對動物移植性腫瘤有抑制作用。一些臨床實驗也表明,豬苓多糖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作為腫瘤治療中的一種輔助藥物,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同時,豬苓多糖注射液在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中也有明顯的療效,已運用於臨床。與天麻情況相同,豬苓野生資源越來越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70年代末,作為重點科研項目,組織過六省市合作攻關,但由於生產技術複雜、投資高、用工多、產量低,而未能大面積推廣生產。
徐錦堂和他的助手們從國家用藥的急需出發,沒有在困難面前止步,而是迎難而上,堅持在產區蹲點。他從營養源研究入手,經大量實驗室研究與產區栽培研究,重新設計栽培方案。他將已栽培3年應該收穫的豬苓不翻動,只挖開穴邊加入新木材和蜜環菌種。3年後,收穫時奇蹟出現了,後3年長的豬苓大大超過前3年的產量。這給了他很大啟示:豬苓栽後第3年才開始旺盛生長,但此時原栽菌材已朽,不能再提供營養。經大量實驗室試驗,通過生物切片,顯微鏡和電鏡觀察,及採取發酵培養手段,他從理論上闡明了蜜環菌與豬苓菌是一種寄生與反寄生的共生關係,並利用同位素示蹤原子法,證實了豬苓可以從土壤中滲入有機和無機營養的第二營養源。這一發現為栽培豬苓大量利用樹葉等有機物奠定了理論基礎。經化學分析測定,家栽與野生豬苓的化學成分相同。
1990年5月,徐錦堂不顧大家勸說,懷揣“心血管疾病救急包”,爬上了海拔1500米的豬苓試驗場。這一年,他為了豬苓曾三次來到這裡。工夫不負有心人,當他和其他同志一道挖出僅生長5年,重量達7.5公斤的“豬苓王”時,徐錦堂和在場的人們無不歡欣鼓舞,因為這標誌著“豬苓半野生栽培”方法的成功,實現了徐錦堂提出的易學、省工、投資少、見效快的構想,深受當地農民的歡迎。
1990年11月21日,在“豬苓繁殖、生長、營養及半野生栽培技術研究”鑑定會上,與會專家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會上,我國著名生藥學家樓之岑教授深有感觸地說:一個人能取得這樣多的成果實屬不易,徐錦堂同志的成功經驗應當認真總結,特別是他不畏艱苦,貴在長期堅持在生產第一線,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精神值得提倡。
正如樓教授所言,徐錦堂認為,搞套用科學的人,目標始終應當放在生產上,為生產服務。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
回首在藥用植物世界的幾十年探索歷程,徐錦堂常說:我是靠國家獎學金讀完中專、大學的,沒有黨的培養哪有我的今天!雖然我獲得了幾項國家獎,發表了近40篇論文,但這只能說明過去。我要盡最大努力,把知識全部奉獻給祖國和人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