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足之,1963年生於湖北省浠水縣。1989年7月畢業於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 (現升為新聞傳播學院),2006年結業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學研究生班”。先後任《中國新聞·星期刊》編輯部主任、內刊部主任。2000年到2002年在香港特區從事新聞工作兩年,擔任美國《僑報》《港台娛樂》版主編;並在香港出版新聞專著《智慧為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足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畢業院校: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 (現升為新聞傳播學院)
- 出生地:湖北省浠水縣
人物簡介,主要報導,新聞專著,
人物簡介
徐足之,1963年生於湖北省浠水縣。1989年7月畢業於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 (現升為新聞傳播學院),2006年結業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學研究生班”。1989年8月到中國新聞社工作,主要從事時政專稿報導和內刊編輯工作20餘年,先後任《中國新聞·星期刊》編輯部主任、內刊部主任。2000年到2002年在香港特區從事新聞工作兩年,擔任美國《僑報》<港台娛樂>版主編;並在香港出版新聞專著《智慧為王》。長期從事外宣報導業務,報導對象為海外華僑華人,報導領域主要是中國國情、社會及時政、民族宗教文化等。
主要報導
長期從事政法報導和政治時事評論業務。曾先後在香港《廣角鏡》雜誌和台灣《中國時報》開闢時事評論專欄。1996年初,作為中新社“特別報導小組成員”,撰寫了長達一萬二千字的評析文章《香港觀察家看軍事演習》,在台灣一家報紙上整版刊出。
在中國新聞社工作二十餘年來,參加了11次全國性戰役報導,1990年和1991年獲“北京市優秀司法記者”榮譽稱號;獲第二屆和第四屆全國人大好新聞獎三等獎,獲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好新聞二等獎。
徐足之參加十一次境內外大型新聞報導:
(1)1992年春,參加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報導;
(2)1993年秋,參加北京市人大和政協“兩會”報導;
(3)1996年春,參加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報導;
(4)1997年夏,參加中央赴港採訪團,見證香港回歸報導;
(5)1997年秋,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報導;
(6)1999年春,參加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報導;
(7)1999年秋,參加建國五十周年及大閱兵戰役報導;
(8)2002年夏,參加中央採訪團報導香港回歸五周年的報導;
(9)2003年春,參加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報導;
(10)2004年春,參加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報導;
(11)2004年夏,參加國務院外宣辦組織“藏區行”中央媒體採訪團,赴甘肅、青海和西藏採訪報導。
新聞專著
《智慧為王》是作者在中國新聞社從事專稿報導的作品集,收集作者在北京工作和香港工作時撰寫的深度分析報導55篇。這些報導文章先後在香港《明報》、香港《廣角鏡》雜誌等報刊,以及台灣《中國時報》等報刊發表。報導文章體現“中新風格”,記錄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及政治經濟的脈搏跳動。
序……………………………………………………………………章新新(i)
自序…………………………………………………………………………(1)
第一部 智慧很美(6)
1. 論刺客戰爭……………………………………………………………(7)
2. 論對台獨干預主義……………………………………………………(14)
3. 端木正批“人代”寡言誤國…………………………………………(30)
4. 李海峰不負“新黃埔精神”…………………………………………(34)
5. 新的眼光看待孫中山…………………………………………………(39)
6. “輿論戰”漸成氣候…………………………………………………(45)
7. 陸建華獻策解決政治熱情……………………………………………(47)
8. 中國反貧困亟須改弦…………………………………………………(51)
9. 經濟革命論綱…………………………………………………………(55)
第二部 智慧為王(61)
1. “軍心工程”揭秘……………………………………………………(62)
2. 政治優勢力掌三軍……………………………………………………(68)
3. 北京部署高智防禦體系………………………………………………(74)
4. 第三代建立新思想體系………………………………………………(81)
5. 新領袖構建新權威……………………………………………………(85)
6. 江李朱組合“三重唱”………………………………………………(93)
7. 合縱連橫促外交突破…………………………………………………(96)
8. 對台兩手策略現端倪…………………………………………………(100)
9.國企命脈如印把子……………………………………………………(103)
10.中南海治理中國新抉擇………………………………………………(107)
11.大閱兵“走進新時代”………………………………………………(112)
12.重典治吏………………………………………………………………(114)
第三部 龍子龍韜(116)
1.鄧小平的魅力…………………………………………………………(117)
2.懷念鄧小平……………………………………………………………(119)
3.鄧仆方為殘疾人“超級公關”………………………………………(121)
4.中國人改變政治訴求方式……………………………………………(126)
5.工人萌發資本權利意識………………………………………………(130)
6.北京男人晚上不在家…………………………………………………(133)
7.北京居民“一家兩制”………………………………………………(135)
8.北京高校“圍城”現象………………………………………………(137)
9.北京私企“阿靜”現象………………………………………………(139)
10.陳祖芬的文人自救觀…………………………………………………(141)
11.“資本家”怕“地主”………………………………………………(143)
12.北京市民智告“蠻官”………………………………………………(145)
第四部 香江智慧(147)
1.香港需要鐵腕特首……………………………………………………(148)
2.拯救香港須效“三戒”………………………………………………(150)
3.董建華亦有“蘭花情結”?…………………………………………(152)
4.美國遇襲冷卻香港信念………………………………………………(154)
5.潮打香江意未平………………………………………………………(157)
第五部 青史留智(159)
1.高輝遠的“御醫”故事………………………………………………(160)
2.吳志攀掌法治“思想庫”……………………………………………(165)
3.季羨林三倡“國學”…………………………………………………(169)
4.魯迅之子追稿酬………………………………………………………(171)
5.新一代西藏攝影家的靈眼……………………………………………(173)
6.佛門貴子攝影家………………………………………………………(175)
第六部 魂靈失智(177)
1.販毒篇·武裝販毒氣焰囂張…………………………………………(178)
2.吸毒篇·賣兒賣身為毒癮死…………………………………………(181)
3.破毒篇·武裝掃蕩滇南毒窩…………………………………………(184)
4.治毒篇·中藥擔當療毒重任…………………………………………(187)
5.說毒篇·不除毒源難除毒害…………………………………………(190)
6.讓賣淫女重出生天……………………………………………………(193)
7.上世紀末的“隱私熱線”和“點歌現象”…………………………(198)
第七部 慧骨文心(207)
1.文章立意喜攀高………………………………………………………(208)
2.閱兵宣傳有藝術………………………………………………………(211)
3.大心歸佛(代後記)…………………………………………………(217)
4. 淺水灣的故事…………………………………………………………(229)
(附註:徐足之新聞專著,2002年11月在香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