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蓮嬌

徐蓮嬌

徐蓮嬌,女。曾任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和南京市政協副主席等職。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蓮嬌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省崇安縣
  • 出生日期:1917年6月
  • 性別:女
人物簡歷,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以後,生平介紹,

人物簡歷

徐蓮嬌,女,1917年6月生,福建省崇安縣(今武夷山市)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土地革命

受革命家庭的薰陶,跟隨父親徐福元從事革命活動,1927年參加兒童團, 1928年10月參加崇安上梅農民暴動。1929年6月參加革命,同月至1930年1月任崇安縣上梅鄉兒童團團長。1930年1月至12月任崇安縣上梅區兒童團團長。同年12月至1931年7月任崇安縣下梅區兒童團團長。1931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7月至1932年1月任中共崇安縣上梅區委青婦幹事,1月至5月任組織幹事。1932年5月至1933年1月任崇安縣上梅區少共區委書記。1933年1月至4月任崇安縣星村區少共區委書記。4月至6月任建陽縣少共縣委組織部長。1933年5月因父親遭王明“左”傾錯誤路線迫害被殺,全家受株連。6月受審查,仍對黨忠心耿耿。同年8月至1934年8月任建陽縣少共縣委書記。1934年8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8月至1935年4月任中共閩北分區委西南戰區少共組織部長。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留下堅持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積極恢復發展根據地,擴大紅軍。1935年5月至1936年4月任中共閩北分區委西南戰區少共書記,1936年4月任中共閩北分區委少共局書記兼青年婦女部部長。1936年9月,戰鬥中負傷被捕,綁赴刑場陪斬,寧死不屈。被判無期徒刑,在獄中堅持鬥爭。

抗日戰爭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國共兩黨合作,經中共閩浙贛特委營救,於11月出獄,投入抗日鬥爭。同月至1938年1月任中共閩浙贛特委委員、婦女部部長。1938年1月至 1939年6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員、婦女部部長。1939年6月至9月入中共東南局(新四軍軍部)黨校學習,7月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9月至12月任中共東南局婦委工作團團長。12月由皖南新四軍軍部起程赴延安,克服重重困難,於1940年12月到達延安,到中央組織部報到,編入中央黨校學習,受毛澤東接見。1941年1月至1942年1月轉入馬列學院學習。系統學習馬列主義,提高理論素養。1941年2月至1945年4月入中央黨校一部學習,參加整風和審乾運動。1945年4月至6月作為華中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同年任中國解放區婦女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委員。

解放戰爭

1945年8月赴東北工作。10月至12月任中共瀋陽市大東區委組織部部長。1946年1月至4月任中共瀋陽市浦河總區委(下轄六個區)組織部部長。4月至8月任中共沈、鐵、撫聯合縣委組織部部長。8月至11月任中共安東省第四地委組織部幹部科長。同年12月至1947年9月任駐朝鮮新義州辦事處交際科兼組織科科長。1947年9月至12月任中共安東省第四地委組織部幹部科科長。同年12月至1948年3月任中共遼東分局婦委常委、組織部部長。1948年3月至1949年11月任中共安東省委婦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參加建立和鞏固東北根據地的鬥爭,從事解放區婦女工作。

建國以後

1949年11月南下,12月抵達江西省。同月至1951年10月任中共江西省袁州地委委員、婦委書記兼行署婦聯主任。1951年10月調國防工業戰線工作,同年10月至1955年3月任中共南昌320廠黨委委員、工會主席。為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的誕生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3月至1956年10月任中共320廠黨委副書記。1956年10月至1961年12月任中共南京511廠黨委書記,領導全廠積極完成國防軍工生產任務。1961年12月至1966年5月任中共南京市委委員。1962年8月至1963年4月任中共南京市委國營工業部副部長。1963年4月起任中共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對幹部嚴格要求,又注意保護幹部積極性。“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1968年3月至1971 年1月任南京市革命委員會常委。1969年11月至1971年1月任南京市衛生局召集人。1971年再次受到迫害。1975年5月至1982年12月任中共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參與領導和主持南京市落實政策工作,平反冤假錯案,受到中央的肯定。1978年8月至1981年11月兼任中共南京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1980年6月至1982年12月任南京市第六屆政協副主席。1982年12月離休。離休後擔任南京市關心下一代協會副主席,熱情關心青少年成長。1989年8月31日因病在南京逝世。

生平介紹

徐蓮嬌,武夷山市嵐穀人。她1917年出生,1927年參加兒童團,1931年入團,1934年入黨。1939年11月,作為福建省出席黨的七大代表,她萬里迢迢赴延安,在閩北根據地從事革命活動前後共13個春秋。
徐蓮嬌
徐蓮嬌的父親徐福元,是閩北革命根據地的領導人之一,曾任中共崇安縣委第三任縣委書記、崇安赤衛軍軍長、閩北分區蘇維埃政府財政部長、閩北銀行行長。所以,徐蓮嬌在10歲就參加了兒童團,父親每年還給她一塊大洋交團費。
1929年10月,閩北第一支工農紅軍紅五十五團誕生。這時,徐蓮嬌才12歲,父親就把她送到離家百里的上梅區,託付給區委書記丁候余,要她在火紅的工農運動中接受鍛鍊。不久,徐蓮嬌就擔任了上梅區的兒童團長。1931年8月,由丁候余介紹她入團。然而,革命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1933年5月1日,她的父親徐福元被誣陷為“AB團”慘遭錯殺,徐蓮嬌受到株連也被撤職了。
然而歷史是公正的。1933年9月,崇安縣委派人通知徐蓮嬌,說她父親是被錯殺的,要給她另行分配工作。10月初,徐蓮嬌調到星村區擔任團委組織部長兼兒童團長。星村區團委書記童慧貞是位女同志,像姐姐一樣關心徐蓮嬌,使她在思想和工作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1934年1月,她與童慧貞到大安參加閩北分區團委召開的會議。會後,童慧貞留在分區團委工作,由她接任星村區團委書記的職務。年底,組織上又調她到新開闢的黎源區擔任團委書記。她用自己的工作熱情,很快與青年們打成一片,團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她政治上迅速成長,黨組織為她辦理了團轉黨手續,不久又調到建陽縣團委擔任組織部長兼縣兒童團書記。
1935年1月,閩北蘇區進入三年游擊戰爭時期。徐蓮嬌調到西南戰區擔任團委組織部長兼青婦部長,下半年又提升為閩北分區委青婦部長兼兒童局副局長。1936年10月,閩北成立4個分區委,徐蓮嬌被派到閩中特委擔任婦女部長。這期間,擴大紅軍是各級黨委的工作重心。根據特委分工,徐蓮嬌與李冬娥一道開展擴紅工作,為閩北游擊戰爭的勝利輸送了大批優秀的兵員。這年11月間,她倆前往建陽開展擴紅,在竹雞壠與敵人遭遇,李冬娥犧牲,徐蓮嬌被捕。
1937年冬,在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形勢下,閩北黨組織多次向國民黨邵武當局提出抗議,要求釋放被關押的所謂“政治犯”,國民黨方面才將徐蓮嬌釋放出獄。徐蓮嬌歷經一番磨難,於1938年初春到了在江西鉛山縣的石塘鎮的閩北分區委機關駐地。這時,閩北紅軍游擊隊已匯集到石塘,編為新四軍三支隊五團整裝待發,並設立了新四軍第三支隊崇安留守處。徐蓮嬌被分配在留守處做交通和民眾工作,黨內在省委機關做婦女工作。
留守處有9位女同志,其中有閩浙贛根據地主要創始人方誌敏的愛人繆敏,時任中共中央東南局宣傳部長、新四軍駐南昌辦事處主任黃道的愛人陳清鳳,其他幾位是原在閩北根據地擔任婦女領導職務的骨幹。這年,徐蓮嬌已是21歲的姑娘,長得又高又壯,工作起來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危險的事總是走在前,為閩贛邊的抗日宣傳、開展合法鬥爭和與新四軍的聯絡做了許多工作。福建省委根據徐蓮嬌的突出表現,送她到中共中央東南局黨校學習。學習結束後,她由東南局直接派到新四軍第一團擔任工作組組長,協助團領導做政治工作。
1939年7月,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中共福建省委於7月22日至27日在武夷山坑口的村頭綠村洋山上,召開福建省首屆黨代會,選舉產生新一屆省委領導,並選舉出席黨的七大代表。經過黨代會選舉,選出範式人、陳振芳(後改名程式)、聶顯書、毛彪、方言、彭蓮玉(因故未出席)6人為出席黨的七大代表,範式人為福建代表團團長。11月30日,福建出席黨的七大代表團從武夷山的坑口出發到江西上饒,經浙江開化到安徽岩寺,轉到新四軍軍部的丁家山,到達中共中央東南局機關駐地。福建代表團在東南局時,由東南局黨委直接提名,增補徐蓮嬌為福建出席七大的代表。
福建代表團到達延安後,徐蓮嬌先後到中央黨校和延安馬列學校學習深造,並參加了富有歷史意義的延安整風運動。1945年4月,她光榮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聆聽了毛澤東主席在大會作的具有劃時代重大意義的政治報告。
建國後,徐蓮嬌在擔任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和南京市政協副主席等職期間,曾多次回到閩北和武夷山,對武夷山的建設和發展提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她每次回來,都要到閩北蘇區首府大安、上梅暴動舊址、坑口省委機關駐地看望和慰問“五老”,還到閩北革命烈士紀念碑、閩北烈士紀念亭,瞻仰、緬懷革命先烈和她的父親徐福元。這位閩北革命老區的優秀女兒,為黨的事業奮鬥了整整60個春秋,於1989年8月3日在南京逝世,終年72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