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狩西

徐狩西(1893-1931)又名徐石麟。安徽霍山(今屬金寨縣)燕子河鎮人。1905年入私塾。後轉入黃栗杪霍山縣第二高等國小。畢業後考入安慶甲種農業專科學校,不久轉入安慶陸軍測繪學堂就讀。1917年春,在燕子河火神廟創辦燕溪國小,並任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狩西
  • 別名:又名徐石麟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霍山(今屬金寨縣)燕子河鎮
  • 出生日期:1893
  • 逝世日期:1931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安慶陸軍測繪學堂
  • 信仰:共產黨
  • 主要成就:皖西地區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
簡介,生平經歷,人物事跡,

簡介

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保衛蘇維埃鞏固根據地做出了卓越貢獻,1931年犧牲

生平經歷

1905年入私塾。後轉入黃栗杪霍山縣第二高等國小。畢業後考入安慶甲種農業專科學校,不久轉入安慶陸軍測繪學堂就讀。1917年春,在燕子河火神廟創辦燕溪國小,並任校長。1920年秋,在燕溪國小創建霍山縣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1921年秋,被黃栗杪霍山縣第二商等國小聘任為校長。曾為改革校內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建立新的教學秩序,傳播新文化、新思想,宣傳馬克思主義做了大量工作。後創辦“新衡書店”和進步刊物《醒獅》,團結了一大批進步師生和社會愛國青年。1923年秋與徐育三、徐軒驥等人組織200多人的西鎮學生請願團開赴城關,同教育界人士和4個高級國小的學生一起,開展反對“七項附加”,奪取教育經費的鬥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燕溪國小當校長。建立燕溪國小學生同盟會,積極帶領學生和青年農民進行反帝反封建、反剝削、反壓迫的鬥爭。經常組織學生深入農村遊行、演講、貼標語、演活報劇、辦夜校,發動農民向地主豪紳開展鬥爭。1929年11月,領導農民赤衛隊,從聞家店打到黃栗杪、漫水河、道士沖。西鎮革命委員會成立後,又帶領游擊隊200餘人在轉春河活捉反共團長夏太和,擊斃反共大隊長黃從章,並全殲其反動武裝。後任由燕溪國小發放稱的霍山縣第六區蘇維埃政府列寧國小校長。不久,發展了志誠、聞店、樹林、橋樑四所分校。1930年,調任霍山縣蘇維埃獨立營教導員。為保衛蘇維埃,鞏固根據地,率領獨立營轉戰皖西各地,屢立戰功。在“把子嶺”戰鬥中,一次就消滅黃纓會匪60多人。1931年秋,奉命率部攻打霍邱李家圩子,由於敵圩堅強,火力又猛,久攻未克。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

人物事跡

徐狩西是皖西地區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1920年,時任燕溪(現位於金寨縣燕子河鎮街道)國小校長的徐狩西(1894年4月——1933,燕子河鎮麒麟河村紅塘灣人)由於在安慶甲等農業學校讀書時,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1919年回到家鄉,以辦學教書為名,團結帶領本校青年、進步教師,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傳播馬克思主義。白天給學生上課,晚上坐在油燈下學習討論馬克思主義理論,討論如何推翻封建軍閥統治;如何打到帝國主義;如何剷除不合理的剝削制度。在這個小組活動的影響下,逐步向學生中發展,把學生分成3-6人不等的學習小組,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摸索,徐狩西校長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擴大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大量吸收社會進步知識分子和有一定文化的進步農民像劉仁輔(燕子河鎮燕溪村塔兒河人)、徐育三(燕子河鎮麒麟河村畈心組人)、徐軒驥(麒麟河村紅塘灣人)等參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和宣傳。創辦了進步刊物《醒獅》雜誌,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新文化和革命思想。
徐狩西還經常同劉仁輔、徐育三、徐軒驥(同為安慶法政學堂同學)等進步人士集聚在一起,交流信息、評論時政,抨擊黑暗,一時間馬克思主義的“無產者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就是勝利的諸多光輝論斷在燕子河地區四處傳播,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通過燕溪國小的宣傳,使很多熱血進步青年也逐步認識了中國貧窮落後的原因,人民民眾階級覺悟不斷得到提高。
燕溪國小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是皖西地區較早的進步青年組織,在這個學習小組的帶動和影響下,鄂豫皖周邊筆架山農校、志成、明強、淠陽等國小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讀書會等組織也相繼建立起來,為後來建立農民赤衛隊和六霍起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培養了一批紅軍幹部,1929年,學習小組成員中的徐育三擔任了紅11軍33師107團團長、徐軒驥擔任副團長、劉仁輔任西鎮黨支部書記、西鎮暴動的總指揮。後期成員中的汪維裕(燕子河鎮大峽谷村人)任107團的黨代表。這支部隊是創建皖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武裝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