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端拱元年遼
帝國南下連破宋軍,幸得宋將
李繼隆違詔出戰,會戰於
唐河,重創
耶律休哥率領的遼 軍,斬首萬餘級。但遼軍也還以顏色攻占了幾度反覆的
易州,並將其牢牢控制,宋軍仍然沒有扭轉頹勢。次年七月(
端拱二年公元公元989年)
威虜軍(遂城一帶)乏糧,宋軍準備運送補給前往,而
耶律休哥此時得到了確切情報已於是派出軍隊攔擊。對這個局面宋朝內部爭論紛紛,以張汩為首的
文臣提出放棄
威虜軍一線,收縮防禦兵力。
張洎上了一份奏章摘錄一段“今敵兵入境,阻絕糧道,而王師遽出,三鎮之眾,冒炎酷,陟郊坰,充防護軍儲之役,本無斗心。以援送怠惰之師,當北敵輕揚之騎,且行且戰,必貽敗衄。一軍小卻,眾或隨之,則威虜等軍望風而自下矣。安危事勢,昭然可觀,宜因此時,乘大軍之勢,保全士旅,拔壘而旋。如是,則三鎮之眾,出既有名,威虜等軍免覆亡之禍矣……。”
對此軍方代表人物
李繼隆當然是極力反對的他提出“梁門(靜戎軍)北面保障,不可廢”。事實上樑門和遂城的確很大程度上牽制了遼軍,加大了宋軍的戰略縱深,後來名將
楊延昭和
魏能鎮守這兩個要塞,遼軍屢屢不能得手,被時人稱為“鐵遂城,銅梁門”這兩位大將也賴此成名!於是宋軍在激烈的紛爭壓力下毅然出發補給
威虜軍。
戰役情況
宋軍一方可謂精英盡出,指揮官當然是他們的頭牌悍將定州
都部署李繼隆,副手有定州副部署
孔守正,定州副都部署
范廷召(定州都部署名將
郭守文似乎沒有出戰,可能已經身體吃不消了,此人次年年底去世),此外頭號勇將李繼宣和忠肝義膽的
裴濟也隨行了。參戰的部隊主要也是鎮,定兩個部署司的精銳,總兵力不多“所領步騎裁一萬”。
遼軍主帥當然是名將
耶律休哥。遼軍兵力情況記載不一,
范廷召傳記為三萬,而
李繼隆傳記為八萬,在我看來八萬對一萬似乎過於離奇,很可能李繼隆傳所謂八萬包含了一些遼軍的輔助人員在內,誇大了宋軍的戰績,遼軍動員的部隊筆者認為應該是精銳的宿衛軍
皮室軍,在宋史
尹繼倫傳有一段記載“殺其將皮室一人。
皮室者,契丹相也”這裡皮室一個可能是人名,但筆者認為更有可能是部隊稱謂。
余靖在《武溪集》中指出“
契丹謂金剛為
皮室”,“而契丹有皮室軍為其精銳”。遼史兵志記載“太宗益選天下精甲,置諸爪牙為
皮室軍…… 凡三十萬”當然三十萬人顯然是誇大了,實際數量按照宋代
宋琪的
考證實際宋初不過三萬左右,宋琪還指出“皮室,皆精甲也”。故這裡宋軍有可能誤把敵軍番號當作了人名。遼軍徐河參戰部隊很可能就是皮室軍。皮室軍原為中央近衛軍分為南北兩軍。到了
端拱年間開始走下坡路了,並逐漸喪失了近衛軍功能,但仍然是遼軍的精銳,頻頻派遣到對宋作戰前線。
戰役經過
打擊補給線是遼軍
耶律休哥的老
戰術了,此番故伎重演企圖一洗
唐河戰敗的恥辱。但他這次面臨的是個可怕的對手
李繼隆。
李繼隆顯然對整個行動作了周密部署,由於整個部隊才一萬人,故保持了相當的機動性和隱蔽性,宋軍的行動迅速而敏捷,以至於
耶律休哥的阻擊計畫徹底落空,等到耶律休哥來到後宋軍已經勝利完成補給任務開始返回了。故此徐河之戰是發生在宋軍補給結束返回之路上,對於這點宋史有多記載可以證明,李繼宣傳記載“與
李繼隆部芻糧抵威虜,還度徐河,為敵追襲”宋史王杲傳也有記載“命督餉藁趣
威虜軍還抵徐河”。
耶律休哥先輸一招後如果就此收兵應當不會有太大問題,當然于越不甘心就這樣結束,於是帶領僅僅三萬人一路追蹤宋軍企圖尋找機會發動攻擊。宋軍行動迅速度過徐河,遼軍也一路尾隨深入來到了徐河和
唐河之間,一支三萬人的部隊這樣深入到唐徐河之間的重點防禦核心地帶無疑極大的冒險。
李繼隆針對遼軍的行動也做出了相應部署,派定州副部署孔守正帶領人馬埋伏於徐河之北的
漕河,另外“命千人設伏城北十里”這千人很顯然可能就是
尹繼倫的部隊了。這個手法和李繼隆在
唐河打敗
耶律休哥的手法如出一轍,不過唐河
戰役伏兵被攻擊沒有起到作用,完全靠的是正面突擊。而這次徐河
戰役李繼隆運氣好的出奇,
耶律休哥竟然對這支伏兵毫無舉動,只顧著向前追擊企圖和宋軍決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尹繼倫的突擊部隊偷偷咬住了遼軍,入夜
後宋遼兩軍開始休整,遼軍主力和宋軍主力相隔約五里。
尹繼倫下令厲兵秣馬,同時他開始了激情演說“寇蔑視我爾。彼南出而捷,還則乘勝驅我而北,不捷亦且泄怒於我,將無遺類矣。為今日計,但當卷甲銜枚以躡之。彼銳氣前趣,不虞我之至,力戰而勝,足以自樹。縱死猶不失為忠義,豈可泯然而死,為胡地鬼乎!”
尹繼倫不愧是為演說大師,他向士兵們指出了兩條道路一條做一個忠義鬼,另一條就是做胡地鬼。這對於崇尚葉落歸根的中國人無疑是個極大的激勵。士兵們熱血沸騰,決心死戰。凌晨天還沒亮,遼軍開始就餐,準備用飯後進攻。而此刻宋軍
尹繼倫已經完成了布陣“列陣於城北以待之”,而
李繼隆也做出了部署“方陣於前以待”,鑒於宋軍兩軍幾乎都迅速結陣備戰很可能尹繼倫已經把行動計畫送到了李繼隆手裡。和宋軍積極備戰相比,遼軍似乎情報非常糟糕,他們還在悠哉的用餐,全然沒有覺察死神的降臨。很快
尹繼倫首先發難,遼軍陷入了混亂,一名高級將領被殺,
耶律休哥也身負重傷,“于越方食,失箸短兵中其臂,創甚,乘善馬先遁”!但值得注意的是尹繼倫也陷入了敵人的包圍,突擊部隊的局面極為不利,宋史王杲傳記載“時尹繼倫與寇戰,小衄,杲適遇賊河上,即按兵拒之,殺賊,奪所乘馬”可見尹繼倫的確情況不妙,但當
李繼隆的大部隊馬上投入了戰鬥後,很快宋軍確立了優勢。
戰役結果
李繼宣,
裴濟等大將紛紛投入戰鬥,遼軍大敗“寇兵隨之大潰,相蹂踐死者無數”當遼軍退到
漕河,埋伏的孔守正部隊也出擊了,經過戰鬥遼軍大將大盈被殺。按宋史記載此戰宋軍斬首達到了“數千級,獲牛馬、鎧仗甚眾”,這可以算是個大捷了。這一戰後數年內遼軍南下的強度明顯減弱,可見此戰對遼軍的打擊。
戰後
尹繼倫戰後以功領
長州刺史,雖然遼方的紀錄掩蓋了戰敗的事實,但是宋朝從遼方逃歸的孫崇柬再次證實了遼軍的戰敗,以及遼人的一些恐慌的反應“太宗詢以邊事,極言徐河之戰契丹為之奪氣,故每聞繼倫名,則倉皇不知所措。”遼人紛紛相戒,當避“黑面大王”而黑面大王就是黑臉
尹繼倫,當
宋太宗得到了孫崇柬的證實後尹繼倫再次得到提拔升為“
長州團練使”。
尹繼倫成為了宋軍的新星,
宋太宗對尹繼倫極為欣賞,當
李繼隆後來進剿党項無功後,就派尹繼倫前去輔佐
李繼隆,可見尹繼倫在
郭守文戰後次年去世後,尹繼倫就成為太宗心目中僅次於
李繼隆的二號戰將,可惜太宗用人過度,尹繼倫帶病出征剛到西北就病逝了!
對於遼國的
耶律休哥來說軍事生涯的高峰就此過去,這也是他和宋軍的最後一次大型
戰役,
唐河,徐河兩次敗於
李繼隆之手不能不說是其輝煌軍事生涯的遺憾!而李繼隆作為戰役指揮官當然也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勳,徐河之戰充分體現了李繼隆的沉著,機智和勇猛以及獨到的用兵藝術,不愧為
潘美,
曹彬之後宋軍陣營之頭牌。而
范廷召,
李繼宣,
裴濟,
王杲等人也在徐河之戰表現不凡,徐河之戰不僅是李繼隆和
尹繼倫的功勞,更是廣大宋軍將士共同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