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彭城廣場。博物館在原考古現場的基礎上,以“原址原真”的方式,集中展示了漢代、明代百姓的生活遺蹟,真實再現徐州滄桑建城軌跡。
2022年7月15日,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
- 外文名:Xuzhou Underground City Site Museum
- 地理位置: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彭城廣場
- 占地面積:3700 m
- 類別:遺址類
- 投用時間:2022年7月15日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價值意義,
歷史沿革
徐州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有著2600年的建城史。徐州地處黃泛區,自古以來水患嚴重。自秦漢至明清,徐州發生洪澇災害400多次。歷史上徐州古城自建城以來屢淹屢建,幾乎未易其地,呈現出“城下城、街下街、井下井”的疊城奇觀。從1930年到2020年的90年間,徐州有關城下城的重要發現達30次,特別是近年來在市中心商圈高層樓宇的地基建設中,城下城遺址頻頻現身。
2016年9月,彭城廣場開展文物初勘。徐州博物館考古部門在實地勘探後,明確了實施搶救性發掘的意見。
2016年10月,根據文物部門意見,在彭城廣場南部、地下慢行系統的核心位置預留了城下城博物館的位置。
2019年10月,徐州捷運集團專項啟動了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的設計和建設工作。
2020年4月至11月,彭城廣場開展考古發掘工作。
2022年7月15日,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開館。
建築布局
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約3700平方米,採用殼體大跨度無柱設計,殼體緩坡屋面與彭城廣場的標高順接,形成博物館北端頂部微微翹起的建築景觀,完美表達了將千年古城從廣場地面掀起蓋頭向後人展示的創意。
博物館由下沉廣場、門廳、序廳、水院和遺址考古大廳等功能區構成。其中門廳序廳通過圖片、實物和視頻等方式介紹徐州城下城遺址的總體情況,遺址大廳採用原址原貌保護的方式,展示了徐州明代至漢代的“城下城、街下街、井下井”的奇特景觀。
序廳正中,“彭城”紅底白字的篆刻印章來自2021年從文廟街區地下城遺址考古中,在戰國至西漢灰坑中發現的陶缽上面刻著的“彭城”二字。
遺址大廳,展示著千餘平方米的明代街道、磨台、房基、鐵匠鋪、豆腐坊,還有磚砌的灶台、漢代的排水渠……石板路北門大街兩側各有一排藤筐構成防水堤壩,為徐州歷年地下發掘的首次發現,完整展現了明代平民區的洪水防禦工事設施的做法。在地下12米發掘出保存完好的陶製內壁的漢代古井,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井口直徑1米,井壁光滑細膩,以數節高約30cm的預製陶質井圈套砌而成。完整的漢代水井在徐州地區考古中極為罕見,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博物館在原考古現場的基礎上,以“原址原真”的方式,集中展示了漢代、明代百姓的生活遺蹟,包括院落4座、房基14間、路面遺存2處、水井1處、灶台遺存1處等,打造了“置身歷史,穿越古今”的厚重場景。在遺址區東部還展示了近千平方米已探明的未考古區域,有待日後邊展陳邊開發。博物館通過城下城古城遺址原址原狀地發掘與保護,真實再現徐州滄桑建城軌跡。
價值意義
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展示了我國乃至世界城市史上罕見的疊城奇觀,也彰顯了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底氣。博物館將徐州的“古”與“今”有機融合,真實展示出徐州數千年城市建設演進歷程,通過歷史遺存與現代城市風貌的碰撞融合,進一步彰顯徐州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