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匯博物院

徐家匯博物院 由法籍耶穌會會士韓伯祿(Pierre Heude),韓伯祿於清同治七年來華,同治十二年創立徐家匯博物院,是上海最早的博物館。原址在今漕溪北路240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徐家匯博物院
  • 著名景點:大批動植物標本
  • 價值:上海最早的博物館
  • 相關人物:法籍耶穌會會士韓伯祿
民國20年(1931年),院內蒐集的大批動植物標本,連同土山灣孤兒院存貯的中國古物3500件,全部移至呂班路(今重慶南路)新建的一座博物院內,1952年移交中國科學院,原建築曾經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使用,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
徐家匯博物院
徐家匯博物院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由天主教耶穌會神父韓伯祿(韓德)創立,是上海最早的博物院。以收藏中國動植物標本為主旨,原院址在徐家匯耶穌會總院以南,今已拆遷。
韓伯祿是動植物學家,著有《說鹿》一書。清光緒三年曾被法國教育部批准為科學名著。他在上海長達30多年時間內,以徐家匯為基地,到中國各地考察蒐集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還到日本、菲律賓、安南(今越南)等地採集物產。加上徐家匯天主教堂原已收藏的生物標本,其數量之多,為當時遠東第一。
光緒九年始建院舍,免費供人參觀。院舍分2層,標本分類陳列。除獸類、鳥類、蛇類標本外,還有少量活物。
神父韓伯祿主博物院30多年。以後,由柏永年、松梁材等先後繼任。他們對鳥類、昆蟲類均頗有研究,注重採集。積年累月,物品漸增,徐家匯博物院已顯陳舊狹小。天主教葛修士也留心蒐集中國藝術品與古物,所得頗多。包括銅器、兵器、貨幣、玉器、陶器等共3500餘件,藏於土山灣孤兒院中。
民國19年(1930年),建新院於呂班路(今重慶南路)震旦大學內,次年徐家匯博物院連同土山灣所藏博物一併遷往,改名震旦博物院。於民國22年(1933年)冬正式開放。

漕溪北路 博物院原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