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盛(成都理工大學教授)

徐國盛(成都理工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國盛,男,漢族,江蘇泰興人,1962年1月生,中共黨員,現就職於成都理工大學能源學院,為“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二級教授。 1997年1月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8年7月獲煤田、油氣地質與勘探專業博士學位,2001年10月晉升為教授,2003年12月增列為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博士生導師,2006年獲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

基本介紹

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研究領域,主要成果,獲獎記錄,

主講課程

給本科、碩士、博士生共講授《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進展》、《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專論》、《油氣勘探經營管理與決策》、《油氣成藏動力學》等10門專業課程。

研究方向

油氣成藏動力學、資源經濟評價與戰略決策。

主要貢獻

近五年作為負責人或主研人員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九七三計畫項目下設專題2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及其它協作項目,總計16項。在研項目5項,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九七三計畫項目下設專題1項、中石化前瞻性項目1項等。培養碩士生39人,畢業22人;培養博士生11人,畢業7人。
獨立編著《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套用》教材,2006年由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第一作者編著《四川盆地天然氣成藏動力學》專著,2005年由地質出版社出版;以第二作者編著《碳酸鹽岩儲層特徵與油氣成藏》專著,2006年由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至今在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地球科學、地質學報、石油學報、石油與天然氣地質、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等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14篇,經國土資源西南科技查新檢索站檢索證明全部論文中19篇被國際檢索系統EI收錄,2篇被國際檢索系統SCI收錄。

研究領域

油氣藏成藏動力學;資源經濟評價與戰略決策。科研工作主要針對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等存在高壓異常、隱蔽岩性圈閉、縫洞型碳酸鹽岩儲層等複雜油氣藏進行成藏動力學與成藏規律研究。同時開展油氣資源經濟評價與戰略決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套用並不斷完善油氣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並提出了油氣勘查階段經濟評價和風險分析方法。

主要成果

近五年承擔國家、部、省級及協作項目共16項。其中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作為子項負責人完成973課題2項;作為負責人完成與在研協作項目10項,完成與在研國際合作項目3項。公開出版專著3部,其中第一作者編著《四川盆地天然氣成藏動力學》,2005年由地質出版社出版,獨立編著《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套用》教材,2006年由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在《地質學報》、《石油學報》、《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Journal of Earth Science》、《Petroleum Science》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其中,有8篇被EI所檢索,5篇為SCI收錄(第一作者三篇)。

獲獎記錄

持證書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其中2002年“中國西部盆山耦合及其動力學過程”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列第四; 2006年“四川盆地天然氣成藏動力學研究”獲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列第一。
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其中2005年《四川盆地天然氣成藏動力學研究》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列第一;2002年《中國西部盆-山系統耦合關係及其動力學過程》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列第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