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青(畫家)

徐冬青(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冬青 : 女,漢族。1972年生,安徽阜陽市人。美術學碩士學位,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畫家。2000年畢業於安徽阜陽師範學院美術系,同年入北京畫院王明明工作室學習,現任職於中國畫研究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冬青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阜陽市
  • 出生日期:1972年
  • 職業:中國國家畫院畫家
  • 畢業院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
  • 代表作品:《青鳥之歌——徐冬青畫集》、《中國畫名家年鑑——徐冬青卷》
簡介,藝術經歷,畫作選登,文章摘錄,詞條圖冊,

簡介

徐冬青 : 女,漢族。1972年生,安徽阜陽市人。美術學碩士學位,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畫家。2000年畢業於安徽阜陽師範學院美術系,同年入北京畫院王明明工作室學習,現任職於中國畫研究院。
徐冬青徐冬青
有《青鳥之歌——徐冬青畫集》、《中國畫名家年鑑——徐冬青卷》、《當代中國畫品叢書——虛和清遠卷·徐冬青》、《中國畫名家——花鳥卷·徐冬青》、《當代中國畫市場調查報告——徐冬青卷》、《水墨風格·中國當代名家研究——徐冬青卷》等多種畫冊出版。
徐冬青徐冬青

藝術經歷

2000年畢業於安徽阜陽師範學院美術系。
2000年秋入北京畫院學習。
舉辦有個展“ 青鳥之歌——徐冬青畫展”。
作品參加 “紙上方式——567當代中國水墨藝術作品展”、 “我們正在年輕——O.N.E青年水墨展”、“2011年 兩岸百家水墨畫大展”、“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周年慶典展覽——青年作品展”、“ 相約馬奈——中國國畫家12人作品展”、“融·聚——2009中國國家畫院學術邀請展”、“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 “ 兩京之間——2007中國水墨畫大展”、“ 回歸·交融——祖國內地和香港兩地美術家交流展”、“心靈的呈現——女畫家作品展”、 “第三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 “2005中國畫研究院花鳥提名展”、“南北花鳥——當代中國花鳥畫學術交流作品展”、“ 縱橫水墨——中國當代中青年中國畫家邀請展”、“ 第四屆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東方之韻—2003中國水墨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等全國性中國畫大展、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學術提名展。作品文章曾發表於《美術觀察》、《國畫家》、《畫刊》、《榮寶齋》、《水墨研究》、《美術報》、《中國文化報》等全國性專業報紙期刊。

畫作選登

繪畫是我與這個世界交談的最暢通的方式。  
——徐冬青

文章摘錄

是藝術讓我們找到了對方
從拿起畫筆的第一天起 我們便一步步接近了
——(摘自《青鳥之歌·徐冬青畫集》)/ 徐冬青
群花穿越時空,隨風而來,它們比人類古老,卻永遠年輕。人類的時代一個接著一個過去,花兒年年常開常新。繪畫使我與它們連線,我和萬物恢復了聯繫,畫中的物象隨著一筆一畫、一勾一點慢慢生長。於是,紙不再是空白的紙,花鳥也不再是一種景觀,而是相互之間的感應, 此時,自己就成為線條,成為花鳥與萬物。
藝術融化了我的盔甲,徹底袒露真心。
——《我以自己的方式愛著這個世界》節選 ( 摘自《青鳥之歌·徐冬青畫集》自序)/ 徐冬青
困惑也是一種感覺。
成為真正藝術家的心理轉換,我個人認為自我確認最重要。這種心理轉換和過渡期可以認為是他(她)的再一次覺醒,藝術本身就是他(她)的生活。意識到這點後,我就踏實了。
藝術本身內在的生長,自然而然很多東西就去除了。然而內力的增長是需要時間的,沒有那么快,急不得,就像女孩子真正的美是那種從內到外都散發光的天然美,很稀有。因為真的畢竟少,所以也最珍貴。
我理解的當代藝術應該是指生活在當代的藝術家在當時的情形下用自己的語言說出的真實的話。
形式是自身產生的。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藝術是自然心性的一部分,遵循的是生命法則,藝術無國界,也不是當下能歸結的。
藝術家選擇語言是出於表達的需要。
在藝術上所有畫種的問題都是一樣的。
繪畫是語言本身在表達,我們不能對語言本身作出當代或過時的判斷。
如果說有問題,那也是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在理解上出了問題。真正的藝術是活著的東西,是活著的形式的問題,藝術本身沒有固定,只不過是人的習慣固定了它。
藝術不難,是一種直接的打動。
藝術不是仰視,是一種尊重。
藝術沒有國界,也不分年齡。
—— 摘自訪談:《藝術不是仰視,是一種尊重——與藝術家徐冬青的一次對話》
南方溫潤的空氣喚醒了隱藏在身體裡的粒粒細胞,皮膚像剛剛經過愛的洗禮一般鮮嫩、光滑,根根頭髮吸足了水分,像被柔軟劑浸泡過一樣,溫順地垂直著,隨著走路的節奏快樂地左搖右擺。早起的第一個動作就是迫不及待地捲起窗簾,打開陽台的門,這時,就像戲台上的大幕被拉開一樣,大自然的美色就這樣 “呼啦”一聲映入我的滿眼:植物園霧氣蒙蒙,掩映於陽台上的植物葉兒濕漉漉地泛起珠光,顫巍巍往下滑落著水滴,遮天蔽日的熱帶植物極力向著陽光的方向生長。放下眼兒低頭望,粼粼的水影掩映著微醒的睡蓮,充滿著莫奈油畫中的意境,和著鳥鳴的清音,整個世界成為一個整體,天與人、人與自然密密地私語。
—— 摘自《在西雙版納等你——我的感性、情愫和思緒》/ 徐冬青
哲人說:有一種寧靜的神聖,不帶有英雄毀滅性的力量,這就是藝術家創造的行動,即神聖又完善又偉大的行動。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在花中感覺到時間的流逝而至於以花濺淚,在別離愁腸中感覺鳥鳴的驚心,在杜甫的這首千古絕唱中傳達的感覺就是詩性的感覺。何謂詩性,詩性就是在尋常中發現意義,在物象中覓得情感;就是給短暫以永恆,就是使人超越有限而至永恆。繪畫有物質的一面,但卻不能物化,物化的繪畫將沒有任何價值,繪畫的價值在於感性、精神性和文化性。
詩性就是將感覺引向靈魂。
真正為藝術家是能夠感覺到天籟的。
—— 摘自《當繪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徐冬青

詞條圖冊

冬青是一種植物的名字,普通得隨處可見。  
她沒有應時令奉出美麗的花,果實也小小的看不見。
她沒有因為季節的變換而改變自由的心,就這樣一直綠著,過了一年又一年。
——徐冬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