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革命時代的焦慮

後革命時代的焦慮

《後革命時代的焦慮》內容簡介:徐剛的研究偏重在對於當代文學的研究上,《後革命時代的焦慮》中很大一部分是研究“十七年文學”的。正如中山大學郭冰茹教授在《走筆至此》一文中所談及的,好的文學批評應該既能體現出作者的史家眼光,《後革命時代的焦慮》顯示出作者的理論素養,同時又不失銳氣、才情和鋒芒。劉濤、金理、徐剛不僅顯示出了“史家眼光”,也不失“銳氣、才情和鋒芒”。

基本介紹

  • 書名:後革命時代的焦慮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頁數:235頁
  • 開本:16
  • 作者:徐剛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211231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後革命時代的焦慮》收錄了《空間政治與消費主義幽靈——以“十七年文學”中的“舞廳”敘述為中心》;《“勞動烏托邦”的建構——試論20世紀50—70年代工業文學中“勞動”的意義》;《“摩登”與“革命”的辯證法——“十七年文學”與電影中的“上海姑娘”》;《“十七年文學”中的“鄉下人進城”》;《“工人新村”與社會主義城市的文學建構》;《“交叉地帶”的敘事鏡像——試論“十七年文學”脈絡中的路遙小說創作》等作品。

作者簡介

徐剛,1981年生於湖北,2007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師從張頤武教授攻讀當代文學博士學位。2011年畢業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現任曲藝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與文化的批評研究工作。近年來在《文藝理論研究》《文藝爭鳴》《南方文壇》《當代作家評論》《文藝理論與批評》《當代電影》《文藝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及評論文章數十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和《新華文摘》全文轉載,有學術專著《想像城市的方法》出版。

圖書目錄

總序

上編:當代文學研究
重述五四與“當代文學”的合法性論證考察
重審“當代文學”的概念與文學史分期問題
後革命時代的焦慮——歷史語境中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及其論爭
“激情”與“理性”的爭鬥——20世紀50—70年代工業題材文學及其文化政治
空間政治與消費主義幽靈——以“十七年文學”中的“舞廳”敘述為中心
“勞動烏托邦”的建構——試論20世紀50—70年代工業文學中“勞動”的意義
“摩登”與“革命”的辯證法——“十七年文學”與電影中的“上海姑娘”
“十七年文學”中的“鄉下人進城”
“工人新村”與社會主義城市的文學建構
“交叉地帶”的敘事鏡像——試論“十七年文學”脈絡中的路遙小說創作
下編:作家作品闡釋
先鋒記憶的緬懷與潰散——評馬原《牛鬼蛇神》
時代的精神狀況——評格非《隱身衣》
“講故事的人”——評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
消逝的故鄉風景——評陳應松《夜深沉》《送火神》
作為一種歷史態度的改革文學——重評張潔《沉重的翅膀》
現實的激憤與批判的證詞——重評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屈辱而荒謬的灰暗人生——阿乙小說論
蒼涼而卑微的女性敘事——孫頻小說論
新世紀中國科幻文學的流變
城市小說和它面對的世界——新世紀十年城市文學一瞥
後記

後記

大約十年前,我在內地一所閉塞的三流大學讀本科。年步的我於百無聊賴之際,終日浪跡在學校圖書館裡,尋找一切令人心動的文字。直至一日,我在一排書架的晦暗角落裡發現了那批被冠以“火鳳凰新批評文叢”的簡樸小書……多年以後,當我回想起當年閱讀陳思和的《雞鳴風雨》、蔡翔的《日常生活的詩情消解》、胡河清的《靈地的緬想》,以及張新穎的《棲居與遊牧之地》的場景時,定然不會料到正是這些激動人心的文字,開啟了我與批評最初的緣分。儘管此後我一路求學,從縣城出發,途經省城,再到首都,隨著眼界的開闊,更為厚重的文學史研究吸引了我更多的目光,但批評帶給人最初的激情依然讓我念念不忘。
在此,需鄭重感謝將我領入學術之門的王又平老師,亦感謝教會我批評方法的張頤武老師,是他們讓那一隻只“火鳳凰”在一位少年心中點燃的文學熱情,以更加具象、更加充實的方式呈現出來。他們讓我明白了學術的嚴謹和呆板,以及批評的靈動與輕率,這想必就是作為學者和批評家所處的兩難境地。多年來,我一直試圖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由此而認真實踐著研究與批評“兩條腿走路”的工作法則。這卻使得我的工作陷入一種刻骨的分裂境地:一方面將專注的目光執著地投向遙遠的“十七年文學”,另一方面又將濃厚的興趣頑強指向當下鮮活的小說、電影與文化現象。好在這樣的方式終究讓我樂在其中,學者與批評家孰高孰低的問題,便不再重要了!
收錄在本書中的文章都是我近年來陸續發表的作品,雖以“後革命時代的焦慮”命名,卻並沒有十分嚴密的中心,很難說都與“革命”有關,更遑論“後”了。在我看來,無論是唐小兵意義上的“後革命”,還是蔡翔所說的“革命之後”,似乎都不足以說明社會主義時期革命文化與無產階級政權的複雜聯繫,而唯有“焦慮”或許才是概括社會主義文學及其文化政治的核心命題。當然,這種“以論帶史”的形式,其本意也並非是將冷靜客觀的文學史研究敘述成觀點偏頗的批評性文字,而是要在枯燥而煩冗的“歷史研究”之外,展現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視域,在“歷史”的“重讀”之中,尋找一種“有思想的學術”,進而成全一種“有學術的思想”。很難說這些不成熟的文章完成了這樣的使命,但無論如何,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全書按照“當代文學研究”和“作家作品闡釋”分為上下兩部分,每部分選擇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因而這二十篇作品也大抵呈現了我在這些年所從事的工作和思考的問題。感謝周明全兄的熱情邀約,將我這本評論集編入他策劃的《“80後”評論家文叢》,比起我的同行來說,我的工作還如此不足,忝列在此,也令我深感不安。我寧願將此視為一次“卻顧所來徑”的契機,而於未來,則更多是一種鼓勵和鞭策。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論文和批評文章都已在國內的報刊發表。在此,必須感謝如下刊物的厚意:《文藝理論研究》《文藝爭鳴》《南方文壇》《文藝理論與批評》《海南師範大學學報》《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當代電影》《揚子江評論》《文藝報》《山花》《百家評論》,因此也必須感謝如下貴人,他們是朱國華、王雙龍、張燕玲、李雲雷、畢光明、劉德興、檀秋文、黃髮有、饒翔、徐健、行超、謝挺、師力斌、高方方等諸位老師、朋友,是他們主持的刊物和專欄,收留了這些或長或短,並不成器的文字。另外,這些文章有的也曾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新華文摘》等期刊轉載,有的還獲得一些獎項,被收入一些選本,在此也一併致以謝意!
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多年來的默默支持,感謝我所在單位及部門的領導和同事無微不至的關心,尤其是吳文科所長對我這位初來乍到的年輕人不遺餘力的提攜。感謝雲南人民出版社的編輯,他們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力!當然還需感謝我的導師張頤武教授在百忙之中為這本小書作序,老師的鼓勵定當成為我繼續前進的動力。
徐剛
2013年9月8日記於京郊北七家

序言

徐剛把他近年來的文章結集出版,希望我在前面寫幾句話。他是我的博士生,多年來潛心讀書研究,有了今天的成果,值得慶賀和鼓勵。徐剛這些文字的中心議題就是要理解21世紀以來中國當下文學和文化的命運。這也是他和他的同代人開始學術生涯之時就身處其中的時代。他們所經歷和見證的當下,其實是充滿活力和可能性的,也為未來的學術發展提供了無限的生機。
中國當代的文化和文學的情勢在新世紀以來經歷了極為複雜和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的軌跡不是斷裂武的,而是漸進的,但其複雜和深刻卻能夠讓我們在走過一段時間之後都能領悟得到。這似乎是郭敬明所描述的“小時代”,生活的變化、社會的命運都不再以疾風暴雨般劇烈的狀態出現。20世紀那些立即觸動和改變千百萬人命運的“大時代”的風雲已經漸行漸遠。支配我們命運的因素和“大歷史”的變動都是以“小”和“徽”的潛移默化的表征悄然改變我們。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平常的,以日常生活為中心的時代。但經過一段時間,我們才會發現我們走得如此之遠。我們近年來所關注的“新文學的終結”“新世紀文化”等等議題,其實就是對於這個複雜而深刻的轉變的思考和體認的嘗試。
新世紀以來,一方面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化的最關鍵和最富於生機的部分。中國已經通過加入世貿,申辦到舉行奧運會、世博會等諸多標誌性的事件彰顯了自身在全球化中的“位置”。另一方面中國則以在全球生產和消費中的巨大的作用,以及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與全球的深刻聯繫形成了構築這一“位置”的基礎。中國已經成為新世紀以來全球化的最重要的推動力。同時,在國內,市場化的深入、城鎮化的興起都帶來了一種新的“全國化”的進程,和全球化交相輝映,形成了波瀾壯闊的新的發展進程。這些過程中有諸多歡樂和痛苦,也有諸多從個人到社會的不可逆轉的新的現象出現,為文學和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問題,也在要求著理論的闡釋和現實的回應。我們可以發現在理解今天中國複雜變化的過程中,我們的研究似乎尚未能夠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考,尚缺少面對新的問題和現象的方法和路徑。我們往往依然在重複陳舊的議題和單調乏味的過時思路,往往還習慣於把過去的模式用來硬套在當下之上。我在20世紀90年代就提出的“闡釋中國的焦慮”不但沒有緩解,反而似乎愈演愈烈。理論和思考似乎對於自己的時代束手無策,處境尷尬。理論思考的“滯後”顯得益發清晰。
因此,如何觀察當下文化的變化,如何思考今天和未來的文學和文化,這些議題對於理論提出了緊迫而現實的挑戰。我想有一些新的現象其實是一個重要的路標,值得我們由此開始思考。對於21世紀的中國來說,許多現象中有兩個現象是最為關鍵的,也最值得用來標定時代的狀況。一是網際網路的發展。新世紀中國最為重要的變化就是網際網路的影響。網際網路已經無所不在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從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正是當下最重要的趨勢。沒有什麼比起百度、微博、淘寶更加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的東西了。這一變化為文化和文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體驗和新的可能性。二是中等收入群體和“80後”、“90後”年輕人的崛起所帶來的社會潮流和趨勢的變化。中國在迅速的中產化的同時也在迅速地放大年輕人的影響和作用。這些現象都投射到了文化之中,形成了當下文化重要的、不可逆的變化。諸如網路文學、青春文學等文學現象,諸如新的電影市場的展開,視頻網站的影響和新的電視選秀文化等,都是原有的文化之上的新的“增量”。這些都在要求著新的理論的闡釋。
從總體上看,如何理解當下的時代,如何認知當下的文化,如何超越
“闡釋中國的焦慮”,都需要有新的視角和新的方法。徐剛這部書中的文章就是他在這方面的堅實的努力。這些文章可能還不成熟,但其思考和關注點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值得我們細讀,並引發新的思考。
徐剛的學術生涯才剛剛開始,他的未來還在展開。希望他能夠做出更多的實績。
是為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