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主義思潮

後現代主義思潮

後現代主義思潮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國家開始廣泛出現的具有重大影響的社會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學、藝術(包括建築的風格等)、語言、歷史、哲學等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諸多領域。雖然這一思潮至今仍處於一種紛繁複雜、多元化的發展狀態,但從總體上看,後現代主義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要對現代文明發展的根基、傳統等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後現代主義思潮的興起,可以說為觀照現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鏡子,既折射出現代性與傳統的矛盾,又折射出現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現代主義思潮
  • 外文名:無
  • 出現時代:20世紀六七十年代
  • 出現地區:西方地區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指20世紀60年代以來整個西方以反傳統哲學為特徵的社會思潮和文化思潮,也是對現代文化哲學和精神價值取向進行批判和解構(deconstruct)的一種哲學思維方式和態度。這一反現代性思潮雖然孕育於30年代現代主義的母胎,但主要是後現代社會(又稱後工業社會、信息社會、晚期資本主義)適應科學技術革命發展需要的產物,也是美國社會危機和精神異化的反映。在歐洲,以德希達、福柯、馬爾特等為代表的後結構主義者企圖由批判早期結構主義的一些基本觀念出發來消解和否定整個傳統西方體系哲學的基本觀念;在美國,奎因、羅蒂等哲學家企圖通過重新構建實用主義來批判、超越近現代西方哲學。他們既否定笛卡耳以來的西方哲學,又否定尼采以來的現代哲學。正是60年代興起的後結構主義和新實用主義標誌著後現代主義的建構。 後現代主義者反對把歷史看成是一個連續的、進步的過程。哈桑在《後現代轉折》中對後現代主義的總體特徵進行了一些概述,認為零亂性或片斷性是後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後現代主義者只是割斷聯繫,他們自稱要持存的全部就是斷片”。
後現代主義的核心主張就是反理性主義。反理性主義思潮的產生有其思想文化背景和社會歷史背景。從思想文化背景上看,當代科學的發展出現了新的特點。尤其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哥德爾的不完全定理等新的科學理論的提出,使傳統理性主義對理性的絕對性、先驗性的信念受到巨大衝擊。這些新的科學理論為強調“不確定性”、“非中心性”、“非整體性”、“非連續性”等為核心內容的後現代主義所吸取和利用。從社會歷史背景上看,傳統理性主義者深信人類理性的力量,深信歷史進步的必然,但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各種弊端也充分暴露出來,經過理性啟蒙的世界並沒有實現理性的許諾,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空前深重的災難,正如霍克海默與阿爾多諾在1947年寫就的《啟蒙辯證法》中所指出的那樣:“從進步思想最廣泛的意義來看,歷來啟蒙的目的都是使人們擺脫恐懼,成為主人。但是完全受到啟蒙的世界卻充滿著巨大的不幸”。後現代作為一種西方思潮,帶有許多消極因素,如否定主義、虛無主義等,這些思想對於中國的文化建設是極為有害的,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挑釁。我們不僅要看到後現代思潮對我們的衝擊,還要看到後現代主義給我們帶來的嚴重的負面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