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後灣別業
薄雲晴日爛烘春,高柳清風便可人。
一飽本無華屋念,百年今見老農身。
童童翠蓋桑初合,灩灩蒼波麥已勻。
便與溪塘作盟約,不應重遣濯纓塵。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後灣:地名,在昆陽(今河南葉縣)。別業:本宅之外另置的田園。
②爛:明亮。烘:本義是“燒”“烤“,這裡引申為“溫暖”。
③可人:讓人舒適滿意。
④華屋:華美的住宅。
⑤百年:一生。老農:作者自指。
⑥童童:樹蔭下垂的樣子。翠盞:綠色的車蓋,這裡形容樹蔭。桑初合:桑樹葉子剛長大可以成蔭了。
⑦灩(yàn)灩:水光搖涌的樣了。蒼波:青蒼色的波瀾。這句是說麥苗長高了,麥田彌望,像滄海一般。
⑧溪塘:河、池。
⑨重(chóng)遣:再叫,再使。濯(zhuó):冼。纓(yīng)塵:帽帶上的塵土,指官場上的污濁。纓,帽子上的絲繩。
白話譯文
白雲飄拂,麗日和煦,春光明艷,綠柳垂絲,和風徐徐,更讓人舒適滿意。
有個溫飽也不求華美的住宅了,一生簡樸的老農生活正符合自己的願望。
桑樹葉子剛長大可以成蔭了,麥苗長高了,麥田彌望,像滄海一般。
於是和河湖約好,絕不讓它們洗第二次纓塵(決心不再做官)。
創作背景
金宣宗興定二年(1218),詩人從三鄉移居登封,並在昆陽(今河南葉縣)後灣買田置宅,而後過著隱居生活。該詩便是在這期間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寫別業景況。白雲飄拂,麗日和煦,春光明艷,綠柳垂絲,生活在如此環境中,詩人心情十分愉快。該聯,一寫天,“薄雲晴日”;一寫地,“高柳清風”。寫天,突出氣候之宜人;寫地,表現景色之秀美。景中已見詩人心境之愉悅,再用“便可人”強調,進一步突出了詩人對此地此景的不可自已的歡喜。
頷聯寫詩人心愿。詩人由眼前景象想到自己本來就清心寡欲的初衷,如今食求一飽,居處簡樸的農家生活正適合自己的願望。“一飽”,表現了詩人所求之低;“本無”,反映了詩人“此生只合田間老”的淡泊的胸懷。詩人幾經轉徙,在後灣別業暫時定居,飽經喪亂的心,得到了和平而寧靜的大自然的撫慰,因而心滿意足,更無所求。
頸聯寫別業豐收在望之景。該聯,一句寫桑樹茂盛,有桑即有衣;一句寫麥浪翻湧,有麥則有食。豐收在望,衣食有著,選此二景來寫,足見生當戰亂年月,飽受寒餓之苦的詩人心中所想所念。“一切景語皆情語”,桑蔭麥浪,折射出詩人關注農桑,心繫民生的殷殷深情。該聯又與頷聯的“老農身”相承相應。一個“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躬耕鄉間,植桑種麥的農夫形象躍然而出。
尾聯寫詩人志趣。置身於此景此況,詩人情由中發,馬上就與河湖相約:“不應重遣濯纓塵”:詩人決意再也不用河湖之水來濯洗纓塵了,因為詩人決定不再出仕當官了。該聯詩人以“纓塵”,表現了官場的污濁;而以與河湖相約,再不讓它們重濯纓塵的決絕的語氣,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深惡痛絕和絕意仕進,願意長在林泉的志趣。在詩里,“薄雲晴日”“高柳清風”“童童翠蓋”“灩灩蒼波”表現了田園風光的美好,田園生活的愜意,這就與以“纓塵”所代表的官場的囂塵髒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突現了詩人隱逸的情思。
全詩層次分明,感情真摯,情景交融。無論寫自然風景,寫生活態度,寫豐收在望,寫思想志趣,都緊緊圍繞對後灣別業的熱愛落筆,充溢著快樂安逸的情調。但是一個曾經立志“歸來明堂見天子,黃金橫帶冠峨峨”的人,而今卻決心棄絕仕進,從決絕的語氣中,似乎也流露出了一絲失意無奈,流露出了一些淡淡的辛酸。
名家點評
中國賦學研究會副會長
康金聲《田園詩注析》:“該詩是七言律詩,屬對工穩,乎仄合律,這樣的句子,讀來自然是流利悅耳,具有很強的音韻之美。”
作者簡介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金元之交時期北方文學的代表人物,對金元前後詩詞文化有承上啟下之用。他自幼聰慧,七歲能詩,十四歲時從
郝天挺學,淹貫經傳百家,六年學成,下太行,渡黃河,賦《箕山》《琴台》詩,名震京師。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善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以“喪亂詩”聞名。金亡後不仕,以故國文獻自任。編輯金源史錄至百萬言,元人修《
金史》,多有所本。著有《
遺山集》四十卷、《
中州集》《
中州樂府》,詞有《
遺山樂府》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