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賊臣董卓廟議》是唐代高適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後漢賊臣董卓廟議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高適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後漢賊臣董卓廟議
昔漢祚陵夷,桓、靈棄德,宦官用事,國步多艱,宗社有綴旒之危,宰臣非補袞之具。董卓地兼形勝,手握兵鈐,顛而不扶,禍則先唱。興晉陽之甲,君側未除;入洛陽之宮,臣節如掃。至乃發掘園寢,逼辱妃嬪。太后之崩,豈稱天命!宏農之廢,孰謂人心?敢諷朝廷,以自尊貴;大肆剽虜,以極誅求。焚燒都邑,馳突放橫。衣冠凍餒,倚死牆壁之間;兆庶困窮,生塗草莽之上。於是天地憤怒,鬼神號哭。而山東義旗,攘袂爭起,連州跨郡,皆以誅卓為名。故兵挫於孫堅,氣奪於袁紹。僭擬與服,黨助奸邪,驅蹙東人,脅帝西幸。淫刑以逞,有湯鑊之甚,要之糜爛,刳剔異端。乃謂漢鼎可移,郿塢方盛,殊不知禍盈惡稔,未或不亡。故神贊允誠,天假布手,母妻屠戮,種族無留。懸首燃臍,遺臭萬代,骨肉灰燼,不其快哉!今狄道之人,不慚卓之不臣,而務其為鬼。苟斯鬼足尚,則漢莽可得而神,晉敦可得而廟,桓元父子,可享於江鄉,爾朱弟兄,可祀於朔上。嗟乎!仁賢之魄,寂寞於邱陵;義烈之魂,沈埋於泉壤。何馨香之氣,而用於暴悖之鬼哉?適竊奉吹噓,庇身戎幕。每承餘論,飽識公忠之言;不遠下風,盡知仁義之本。昨忝高會,敬受德音,今具賊臣之事,悉以條上。謹按《尚書》,王者望秩天地之神祇,諸侯祭境內之山川,亂臣不言,淫祀無取。則董卓之廟,義當焚毀。
作者簡介
高適,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早年仕途失意。後來客遊河西,先為哥舒翰書記,後歷任任淮南、四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筆力雄健,氣勢奔放。邊塞詩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