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期門

後期門,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福建民間針灸經驗錄》。位於髂嵴上緣,正對大轉子與尾骨尖連線之中點,在環跳穴直上方,髂骨嵴上緣取之,左右計2穴。淺層布有第4、5腰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有第4、5腰神經後支的肌支。主治腰髖痛,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難產,膝關節痛,腓腸肌痙攣等。直刺1.5-3寸;可灸。

基本介紹

  • 出處:《福建民間針灸經驗錄》
  • 隸屬經絡:經外奇穴
  • 主治:坐骨神經痛、難產等
  • 操作:直刺1.5-3寸;可灸
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相關論述,

定位

位於髂嵴上緣,正對大轉子與尾骨尖連線之中點,在環跳穴直上方,髂骨嵴上緣取之,左右計2穴。

解剖

穴下皮膚→皮下組織→胸腰筋膜淺層和背闊肌腱膜→豎脊肌→腰方肌,淺層布有第4、5腰神經後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第4、5腰神經後支的肌支和有關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主治

腰髖痛,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難產,膝關節痛,腓腸肌痙攣等。

操作

直刺1.5-3寸,除局部酸脹麻木外,有時可放散到整個臀部,留針30分鐘;灸3-7壯,或溫灸5-15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腰髖痛,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難產,膝關節痛,腓腸肌痙攣等。

相關論述

《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後期門,奇穴。……針十五至三十分。灸三至七壯。主治難產;亦治坐骨神經痛。”
《福建民間針灸經驗錄》:“期門穴在腿輪頭骨衕。可刺三寸。治婦人生產不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