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成說
- 外文名:epigenesis
學說介紹,希波克拉底,亞里士多德,哈維,莫泊丟,沃爾費,達爾文E,
學說介紹
後成說(epigenesis)是關於胚胎髮育的一種學說,認為無論卵細胞還是精子中都不存在生物體發育的雛形,生物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都是在個體發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漸成論的發育觀符合古希臘的樸素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即任何事物都存在於運動、變化與發展的過程之中,而預成論則迎合了中世紀的神學理念,根植於上帝的創造之中,因此,一切必定是由上帝預先決定的。
希波克拉底
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os II 或者 Hippokrates of Kos,約前460年—前377年)被尊為歐洲醫學奠基人。他在《幼體的特性》中十分粗略地描述了雞胚胎的發育過程:“拿二十個或更多的雞蛋,讓兩隻或兩隻以上的母雞進行孵化。從第二天起到孵出之前,每天打碎一個雞蛋進行檢查。你將發現種種情況都和我所說的相符:在這種程度上,鳥類在本質上是應該和人類有相同之處的”(瑪格納2001)。這應該是最早的漸成性思想,也可認為是十九世紀提出的所謂“貝爾法則”的萌芽。
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關於胚胎是如何形成的提出了兩種可能性,一是胚胎中的一切都是從一開始就先成的,僅僅是在發育過程中逐漸長大;另一種可能是胚胎中新的結構是逐漸形成的,他稱這一過程為“後成”(意思是“形成中”)並將其比喻為“織網”(沃爾珀特2009)。
亞里士多德傾向於後成論,他在《論動物生成》中說,“即使整個動物或植物由精液或種子生成,其任何一部分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已經存在於精液或種子之中了……存在著某種創造胚胎各部分的東西,但這種東西不是作為個體存在的,也不是作為完善的部分最初存在於精液之中”(亞里士多德1997b)。可見,早在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正確的發育觀念。
哈維
英國醫生哈維(William Harvey,1578年-1657年) 通過對雞卵發育的觀察確信發生過程符合漸成論的觀點,即認為身體的各個部分是逐漸形成的,他把關於發生的概念作了“一切動物都來自卵”的概括。但是,哈維幾乎成了十七世紀後期至大半個十八世紀中唯一的漸成論支持者(瑪格納2001)。當然,哈維只是重複了希波克拉底的觀察而已。
莫泊丟
按照預成論者的觀點,父母雙方僅有一方可將遺傳特性傳給後代,而這顯然與許多遺傳表征相矛盾。法國數學家莫泊丟(Pierre Louis Moreau de Maupertuis,1698年—1759年)列舉出許多與此觀點相矛盾的日常現象,譬如,在孩子身上既可以單獨發現父母各方的特徵,也可以發現一些父母雙發的混合特徵(如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兒),動物中公驢和母馬的後代就明顯地呈現出雙親性狀的結合(雙親差別過大,以致騾不能生殖)。上述後代出現的混合特徵說明後代的特性不會單單只在精子或卵子之中(瑪格納2001)。
沃爾費
德國胚胎學家沃爾費(Caspar Friedrich Wolff, 1733年—1794年)於1759年發表了學位論文《發育論》,駁斥了預成論,而主張漸成論。他研究了雞胚的發育,指出雞卵里均一的生活物質中,最初並沒有形成的小雞雛型,而是一種無定型的有機物質,以後逐漸形成小雞的腦髓和脊髓的胚,出現翅膀和腳;在雞卵的胚胎早期出現的一些散在的薄片,以後逐漸演化為管道,形成神經、呼吸、消化和血管系統。所有在生物個體發育中,有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演化過程(恩格斯1984)。希波克拉底早在古希臘時代就進行了雞卵胚胎髮育的觀察,也早就給出了沃爾費的結論,只是後者的觀察與描述更為細緻罷了。
沃爾費在這篇論文的開頭,給“生物發生”下的定義是:通過身體各部分的產生而形成身體,他說,“身體上的各個器官並不始終都是像現在這樣存在著,而是逐步形成的,不管形成過程中採用何種方式。我不說它們的產生是由於某些顆粒的偶然結合,或是通過某種發酵過程;或是由於某些機械的原因,或是通過靈魂的活動。我只說它們已經產生了”;他認為發育過程由“本質的力”或“內部的力”所驅動;他還假設,動植物在還沒有分化時,本質上是相同的;他已認識到植物在發育的早期階段是由很微小的單位所構成的,而這些小單位並不是成體器官的雛形,動物也同植物一樣。沃爾費批評道:“那些採用預成論體系的人,解釋不了有機體的生長發育,根據他們的看法,只能得出結論說:有機體是根本不發育的”(瑪格納2001)。
達爾文E
達爾文的祖父—達爾文E(Erasmus Darwin,1731年—1802年)在於1794年出版的《動物學》中指出,即使是“自命為上帝代理人的老爺式人物……也是從結構和感覺的萌芽中,從胚胎的小點中,從顯微鏡下才能見到的‘微粒’中發展起來的”(瑪格納2001)。正如美國進化生物學家威廉斯 (George Christopher Williams,1926年–2010年)所說,“一個複雜的多細胞生物不可能在某一天是一個自養生物,而在第二天又成為一個捕食者。在一個生物體的生活史中,體質的演替必須為每一個階段的依次轉化”(威廉斯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