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性別

後性別

後性別,網路流行詞,全稱是“後性別式取名法”。姓名“網站Nameberry通過對美國社會保障局發布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擁有中性名字的新生兒在過去10年增加了60%,而在過去30年中增加比例則是88%,研究者將這種選擇男女通用的去性別化取名法稱為“後性別式取名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性別
  • 性質:網路流行詞
發展經過,社會評價,

發展經過

部落格網站WaitButWhy曾在一項調查中綜合分析了美國政府官方人名數據和取名網站BabyNameWizard上的英文取名趨勢,發現在二戰爆發後的近30年裡,叫阿道夫(與希特勒姓氏發音相同)的人驟減,到60年代末還叫阿道夫的人已經非常罕見。
在中國,許多50年代生人也選擇用隨大流的取名法表達自己的家國情懷,由此產生了建國、愛國、援朝、超英等一系列如今看來具有年代識別度的名字代表。
隨著時間轉入和平年代,取名跟流行文化也越來越接近,美國母嬰網站Babycenter在早前的一項調查中對其用戶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在PokémonGo流行的2016年裡,將近一半的新手父母沉迷抓精靈,而一些寵物精靈的名字因此受到歡迎,比如Roselia(毒薔薇)的受歡迎排名同比上升了5,896個名次,Onyx(大岩蛇)上升了2,191名,Evee(伊布)上升了1,394名。
此外,時下流行的中性風也體現在名字上,名字網站Nameberry通過對美國社會保障局發布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擁有中性名字的新生兒在過去10年增加了60%,而在過去30年中增加比例則是88%,研究者將這種選擇男女通用的去性別化取名法稱為“後性別”取名。

社會評價

這種模糊性別的取名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平權思潮的影響,許多Nameberry的用戶表示,給孩子取箇中性的名字是希望儘可能地為孩子提供一個無性別偏見的環境,正如許多家長不再刻意為女兒布置粉紅色夢幻臥室,給兒子同時準備變形金剛和毛絨玩具,都是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維吉尼亞大學於今年春天的一項研究表明,異性伴侶在收養孩子時傾向於讓小孩和父母保持一樣的姓氏,而同性情侶更願意將二人姓氏合併組成的新詞作為領養孩子的姓氏。而西方文化中女性婚后冠夫姓的傳統也在慢慢發生變化,除了女方保持婚前姓氏不變,也有許多夫婦選擇在婚後將二人姓氏重新組合,以示男女平等,也是圖個新的開始的好口彩。
除了這些,我們發現,如今人們已經不再局限於只給自己取名,取名的熱情體現在生活的各方面,為了進一步感受人們在取名這件事上傾注的感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