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備兵
- 拼音:hòu bèi bīng
- 注音:ㄏㄡˋ ㄅㄟˋ ㄅㄧㄥ
- 解釋:泛指戰時可以徵集到軍隊中服兵役的人員
(1).泛指戰時可以徵集到軍隊中服兵役的人員。 (2).某些國家分兵役為現役、預備役和後備役,服預備役期滿後轉入後備役的士兵叫後備兵。 ...
清朝光緒三十年正式建立新軍制,將兵役分為常備兵、續備兵、後備兵三種,現役與預備役的區分更加明確。法國在1794年取得反對外國武裝入侵勝利之後,深刻認識到充足的...
同樣耗盡了前兩線兵力的拉丁同盟,相信羅馬軍隊已經山窮水盡了,於是他們投入了自己的後備兵發動決定性的進攻。第三線的接觸中,拉丁同盟的後備兵摧枯拉朽地摧毀了...
預備役是國家儲備後備兵員的重要制度,也是戰時快速實施兵員動員的重要措施。預備役制度預備役軍官軍銜 編輯 按照1995年5月10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
預備役訓練始於普魯士。19世紀初,普魯士王國把軍隊區分為常備軍和後備軍。第一類後備軍每兩年參加1個月的操練,第二類後備軍平時不進行訓練。隨後,奧匈帝國、義大利、...
預備役是區別於現役的一種兵役義務,是兵役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儲備後備兵員的基本形式。是戰時實施兵員動員的主要基礎。實行預備役的目的是,在平時儲備數量...
公民在軍隊外所服的兵役。 是國家儲備後備兵員的重要措施,包括軍官預備役和士兵預備役。 公民在服預備役期間定期參加軍事訓練,執行軍事任務,並隨時準備應徵現役。我...
對於保障軍隊現役兵員的更替和後備兵員的儲備,加強國家武裝力量建設,建立戰時兵員動員基礎,具有重大意義。中文名 兵役 意義 接受軍事訓練的制度 分類 現役、預備役 ...
決定指出,實行義務兵役制,對於加強我軍建設,加強民兵建設,為中國軍隊積蓄後備力量,均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決定,為了加速我軍革命化、現代化建設,實行義務兵與志願...
《日本地理兵要》是1884年出版的圖書。全書線裝8冊10卷,清光緒十年(1884年)由清政府出使日本公使團隨員姚文棟(1852~1929年)編譯。姚文棟的《日本地理兵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