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在輞川鎮後任村,主祀“鎮閩越王”。建於明萬曆(1 5 7 3—1 6 2 0)年間,坐西朝東,面積1 8 O平方米。
由山門、拜亭、兩廊和主殿組成。主殿面闊、進深各三間,抬梁穿斗混合結構,硬山式屋頂。宮前有磚埕,面積7 0平方米,磚埕前有放生池l口、石鼓1個,石船1隻、石香爐1個、石塔1座。
宮北側有輞川城遺址,建於明嘉靖(1 5 2 2~155 3)年間,為抵禦當時日本海盜集團的侵擾而
建.尚存殘牆256米、殘高0.7—0.8米。
宮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分別有修葺。
2001年公布為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宮北側有輞川城遺址,建於明嘉靖(1 5 2 2~155 3)年間,為抵禦當時日本海盜集團的侵擾而
建.尚存殘牆256米、殘高0.7—0.8米。
宮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分別有修葺。
2001年公布為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