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好孩子大字童話桂冠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彼得·潘/好孩子大字童話桂冠故事
  • 作者:(英)詹姆斯·馬修·巴里|主編:陶林燕|改編:段立欣|繪畫:麥麥餅
  • 頁數:183頁
  • 出版社:學習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1日
  • 開本:16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內容,編輯推薦,文摘,序言,

基本內容

彼得·潘/好孩子大字童話桂冠故事

編輯推薦

彼得潘有時會飛到我們的世界來,好比說是英國倫敦的達令家,他常常躲在二樓的兒童臥室里,偷聽溫迪的媽媽給三個孩子聽說床邊故事。一天晚上彼得潘飛走時,影子不小心給關在臥室里,被達令太太撿到收在抽屜里。彼得潘為了取回影子,潛回臥室,被溫迪撞見,在一番對話後,溫迪和弟弟約翰、麥可便跟著彼得潘飛到永無島,展開一連串驚奇的冒險……
《彼得·潘》是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馬修·巴里的童話劇和童話故事,通過奇妙的永無島和不肯長大的男孩彼得·潘這樣的童話形象深情地告訴人們: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樂章,珍惜可貴的童年時代,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那僅僅屬於他們的歡樂。

文摘

第一章◎彼得·潘飛了起來
孩子們都是要長大的,例外只有一個。
溫迪是這樣知道她長大的:兩歲那年她在花園裡玩兒,她摘了一朵花奔向媽媽。達林太太看到她那可愛的樣子,忍不住捂著胸口叫道:“喔,寶貝,你要是長不大該有多好啊!”但是溫迪知道自己終究會長大的。兩歲,是個結束,一定也是個開始。
十四號門牌是達林家的房子。達林太太很招人喜歡,她超級愛幻想,還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她那充滿幻想的腦袋瓜里,就像裝著層層疊疊的禮物盒,打開一個還有一個,打開多少都到不了底兒。她甜甜的嘴角上總是掛著一個甜蜜的吻,可溫迪總是得不到。
達林先生是這樣迎娶達林太太的:當她還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孩的時候,周圍的男孩們都一窩蜂地向她家跑去,準備向她求婚;只有達林先生和別人一點都不一樣,他專門雇了一輛馬車,飛快地把所有人都甩在身後,最先到了達林太太家,於是就成功娶到了她。
達林先生經常跟溫迪說,她媽媽不僅愛他,最重要的是絕對敬重他。他知識淵博,說起股票和利潤這些亂麻一樣複雜的事情,總是頭頭是道。
達林先生擁有她的一切,唯獨得不到她嘴角的吻,還有達林太太心裡藏著的,最小的盒子。那隻小盒子一直沒有在達林先生面前打開過,他不知道裡面裝了什麼,還有那個吻,他漸漸地也不再想去爭取了。
溫迪有時會偷偷想:“偉大的拿破崙能得到那個吻嗎?不過我猜,拿破崙後來一定也會怒氣沖沖地離開的,他什麼也得不到。”
達林太太結婚時,身著一件潔白無瑕的白色婚紗。開始時,她把家裡的賬本記錄得井井有條,滴水不漏,就像做遊戲一樣,甚至就連一個小菜葉都不放過。但是慢慢地,就沒那么細緻了,沒事的時候還會在賬本上畫上幾個沒有五官的小孩子。沒錯,她預計到他們該來了。
她的第一個孩子是溫迪,然後是約翰,最後是麥可。
溫迪出生一兩個星期後,爸爸媽媽仍然不確定能否養活她。雖然有了溫迪是一件令人非常興奮的事情,但其實是帶有一定風險的。達林太太用央求的眼神看著達林先生,此時他正坐在她的床邊,一筆一筆地在計算著這個孩子的開銷。他的做法是用鉛筆和一張紙算賬,要是達林太太打斷了他,他又得從頭算起。
“我現在有一鎊十七先令,辦公室還放著兩先令六便士;咖啡我可以不喝,就算省下十先令,就有兩鎊九先令六便士。加上你的十八先令三便士,一共三鎊九先令七便士,我的存摺上有五鎊,總共八鎊九先令七便士——八——九一一七,小數點進位——還有你借給別人的一鎊——安靜點,瞧,到底亂了套——我剛才是說九——九——七……”
最終,他算出來他們總共只有九鎊九先令七便士。
“想想看,我們能靠這些撐過一年嗎?”
“當然能,喬治。”達林太太叫道。
“不要忘了腮腺炎,”達林先生提醒太太,接著算下去,“腮腺炎可能要花三十先令;麻疹五先令;德國麻疹半個幾尼,這樣就是兩鎊十五先令六便士;百日咳十五先令。”他算來算去,每次結果都不一樣。
好在溫迪都熬過來了。
約翰出生後這樣的場面再次上演,麥可的冒險還要更大,不過他們還是順利地長大了。過不了幾年,姐弟三人就由“保姆”領著,到福爾薩姆小姐的幼稚園上學去了。
達林家很窮,但達林先生非要和大家一樣請一位“保姆”,但最終他請來的是一隻紐芬蘭大狗,他們叫它娜娜。在達林夫婦把它帶回家以前,這狗根本沒有主人,所以它很在乎這份感情,把主人家的孩子看得更加重要。
達林一家是在肯辛頓公園裡認識它的,那時它在四處流浪,趴在搖籃車旁看著那些小嬰兒,惹得別人家的保姆很不高興。
不過說實話,娜娜的確是一位盡職盡責的保姆。它不分晝夜地看護著孩子們。夜裡不管什麼時候,孩子只要輕輕地哭一聲,它就一躍而起。
它還非常敏感,能夠分辨咳嗽的輕重;它護送孩子上學時,如果他們安分守己,它也安詳地跟在他們身邊。可如果他們活蹦亂跳,它就把他們趕進隊伍里去;約翰去踢足球的時候,它永遠不會忘記帶著他的線衣;要下雨了,它就叼著傘來接孩子們。
福爾薩姆的幼稚園里,保姆們都在地下室的長椅上候著。她們看不起臥在地上的娜娜,其實娜娜才懶得搭理她們呢。
達林先生知道娜娜很完美,但心裡還是犯嘀咕,害怕被左鄰右舍嘲笑。
另一個讓達林先生不安的地方,是他覺得娜娜不是太尊重他。
P1-4

序言

在西方,無論怎么往前推,“分級閱讀”也是一個很遲才出現的理念。它的背景,必定是後來成為主潮的科學主義的蔓延,必定是後來的認知心理學等現代學科的誕生和鼎盛。
“分工細化”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大特徵,最終導致了各方面的細化,比如閱讀。
在科學主義尚未成為主潮、成為人類的思維模式之前,我們在看待事物時,習慣於將世界看成一個沒有層次、沒有縫隙、沒有前景和背景的整體。用“混沌”一詞,對那時的認識世界的模式進行描述,顯然是非常合適的。
在那個時期,不可能有人提出“分級閱讀”的概念——連發現“剩餘價值”的馬克思都不可能。
但後來,隨著現代社會的日趨成熟並走向極致,原先工種混雜甚至不分工種的勞動方式、生產方式得到了徹底的改變。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明確,學科的建立也大致如此。原先沒有學科,後來就有了學科。而學科又一分再分。一門叫心理學的大學科,後來分成了大量的心理學子學科:兒童心理學、犯罪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疾病心理學……不一而足。
現代社會的思維模式就是如此:將原先看做“混沌”的整體世界進行層面、層次的無窮區分。
於是,就有了“分級閱讀”的概念。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現代的科學概念。它的合理性、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
中國現在講這個概念,是順應潮流。學習出版社以分級閱讀的名義出版這樣一套書,自然也是順應潮流。
當然,在中國推廣分級閱讀,還面臨一些較為複雜的情況。西方“分級閱讀”這一理念提出的前提是:社會獲得了相對均衡的發展。巴黎的法國與南部鄉村的法國,差不多是在同一水平上的法國。一個統一的分級閱讀計畫,是誕生在這個國家已經充分工業化,教育相對公平、均等的前提下的。然而中國呢?中國大概是這個世界上發展最不均衡的國家。東部與西部、城市與鄉村、新貴與平民、重點與非重點,有著很大的差異。
這么說。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把“分級閱讀”暫且擱置起來呢?我以為不可。我們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我們可以根據一個相對多數,制定一個相對合理的分級閱讀計畫。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套書,做了這樣的努力,並且我以為是成功的。
最後,我必須要說的是,當我見到這份書單時,我進行了仔細的斟酌和考量,結論是:這是我在這些年所見到的一份非常出色的書單。
曹文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