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不再籍,糧不三載,語出《孫子兵法·作戰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役不再籍,糧不三載
- 出處:《孫子兵法·作戰篇》
役不再籍,糧不三載,語出《孫子兵法·作戰篇》。
役不再籍,糧不三載,語出《孫子兵法·作戰篇》。意謂兵員不搞第二次徵集。出征運送糧食時,第一次隨軍運糧至敵境,以後就因糧於敵,待到軍隊凱旋迴國時,再運第二次糧食至國境迎接,不搞第三次運糧。...
糧不三載 糧不三載,軍隊進入敵境後不再運送糧谷,而靠就地解決。《孫子兵法·作戰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李筌註: “軍出,度遠近饋之;軍入,載糧迎之,謂之三載。越境則館穀於敵,無三載之義也。”曹操註:“始載糧後遂因食於敵,還兵入國,不復以糧迎之也。”
因糧於敵,古代一種用兵作戰思想。意思是指取之於敵,以戰養戰。源於《孫子·作戰篇》。語出《作戰》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在冷兵器時代戰爭中,軍隊消耗的各類物質以糧食所占比重最大。而當時交通條件落後,輸送手段簡陋,組織大批量的糧食運輸,往往...
孫武稅收思想是指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孫子兵法》中,反映了孫武的稅收思想。他認為“善用兵,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作戰篇》)。“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軍事篇》)。把軍賦的徵發視為作戰取勝的重要因素。同時,他反對過度...
(56)籍:徵收。《孫子·作戰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57)部曲:原為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大將軍營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軍候一人。後來泛指軍隊。當時岳家軍駐屯在長江邊上的鄂州(今湖北武漢武昌),故稱“遠在上流”。(58)去秋臣兵深入陝、洛:指紹興六年八月收復商州(今陝西...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冑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
① 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役,兵役。籍,本義為名冊,此處用作動詞,即登記、徵集。再,二次。意即不二次從國內徵集兵員;三,多次。載,運送。即不多次從本國運送軍糧。② 遠輸:這裡指長途運輸。③ 近於師者貴賣:近,臨近。貴賣,指物價飛漲。意為臨近軍隊駐紮點地區的物價會飛漲。④ 急於丘役:急,在...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3),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4)馬,甲冑矢弓,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5),...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冑矢弓,戟螲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
3、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冑矢弓,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4、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
役不再籍,糧不三載 財竭則急於丘役 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 國學知識放大鏡 兵貴勝,不貴久 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故知勝有五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形篇 不可勝在己 能自保而全勝也 修道而保法 勢篇 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 以破投卵 紛紛紜紜 《孫子兵法》學習卡(...
原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 食可足也。戰例:高陽酒徒立奇功 郝昭誓死守陳倉 原文: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戰例:齊王貪小失大 漢軍破燒當 謀攻 《謀攻》概述 原文: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 為上,破旅次之;全卒...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冑弓矢,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
取用於國,因糧於敵 取用於國,因糧於敵,中國古代軍事家孫武提出的兩條後方補給原則。即由自己的後方遣送補給,在前方利用敵人的糧食就地補給。出自《孫子兵法·作戰篇》。《孫子兵法·作戰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